【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处理工具。
技术介绍
1、如图6示出了电源适配器外壳的立体结构图,其呈长条状结构,其上设置有一对插头。其通常采用注塑的方式加工而成,而加工完成后容易在其外壁上形成毛边及飞边,而这些缺陷的存在将影响产品的品质,同时也容易对电源适配器的组装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处理工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方便进行外壳的飞边的处理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3、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处理工具,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一对连接套,连接套内穿设有活动销,活动销的下端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连接套内,活动销的上端设有下压板,下压板将作用于外壳的上侧,以对外壳进行定位。下压板的上壁设有导向环,导向环的外形结构与电源适配器外壳的外形结构一致,导向环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滚轮,滚轮的上端转动设有上横板,上横板的外侧端设有竖连板,竖连板上穿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外侧端设有外板,外板的上端转动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内侧端设有转动帽,外板的下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设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内侧安装有刮板,刮板的内侧端为刃形结构。通过沿着导向环移动的刮板,当其沿着导向环进行运动时,能通过刮板对外壳的外壁下端的棱边进行去除飞边操作,而调节丝杆的设置能使刮板靠近外壳,并通过刮板对外壳上的飞边等进行去除,同时也能避免对外壳造成过多的刮除。
4、进一步地,下压板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孔
5、进一步地,连接套的上端安装有上横壁板,上横壁板上设有竖板,竖板的下端设有插杆,将插杆插设在连接线走线孔内,从而和下压板共同完成对外壳的定位操作。
6、进一步地,导向环的截面呈t形结构,一对滚轮进行限位,以免在去除时对外壳造成损伤。
7、进一步地,刮板的内侧端开设有多个刮槽,这种设计方式方便对装配端的边沿处进行飞边刮除操作。
8、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9、本技术方便进行电源适配器外壳飞边的去除操作,并且能避免对外壳造成过分的刮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处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一对连接套(10),连接套(10)内穿设有活动销(11),活动销(11)的下端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连接套(10)内,活动销(11)的上端设有下压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外壳处理工具,其特征在于,下压板(15)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处设有刮套(2),刮套(2)的下端为刃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外壳处理工具,其特征在于,连接套(10)的上端安装有上横壁板(12),上横壁板(12)上设有竖板(13),竖板(13)的下端设有插杆(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外壳处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导向环(17)的截面呈T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外壳处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刮板(38)的内侧端开设有多个刮槽(3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适配器外壳处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一对连接套(10),连接套(10)内穿设有活动销(11),活动销(11)的下端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连接套(10)内,活动销(11)的上端设有下压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外壳处理工具,其特征在于,下压板(15)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处设有刮套(2),刮套(2)的下端为刃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均林,胡扬帆,周文苑,曾顺求,萧兰,杨进,张才亮,谢利丝,孙成林,张俊洪,李晓英,李艳华,胡利菊,蒋凯兵,寇丽,刘杰,谢金,胥凯,杨凤姣,王菲,杨牧,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高新区科光宏盛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