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作业机械热管理,具体涉及一种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及电动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1、在“减排降碳”的大背景下,通过电驱动运行,符合当前对作业机械发展的期望,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量,还可以节约资源。
2、然而,由于目前电动作业机械中的电机电控冷却系统、液压油冷却系统以及空调系统之间的集成度较低,因此会增加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的制备成本和布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及应用该热管理系统的电动作业机械,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动作业机械的热管理系统集成度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为了方便表述,下文简称“热管理系统”),包括:
3、电机电控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散热器;
4、液压油冷却系统,包括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与所述冷却液散热器并列设置;
5、散热风扇,朝向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和所述冷却液散热器的相邻区域设置;
6、液压油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
7、电动机,分别与所述散热风扇和所述压缩机传动连接。
8、有益效果:将液压油散热器(hydraulic oil cooling system radiator,hoc)与冷却液散热器(radiator,rad)并列设置,并将散热风扇朝向液压油散热器和冷却液散热器的相邻区域设置,实现散热风扇在对液压油散热器散热的同时,也对冷却液散热器物理散热,即可以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电机电控冷却系统的电控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机电控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管路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中的液压油管路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液压油管路中的液压油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空调系统中的冷媒管路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冷媒管路中的管路压力。
10、有益效果:通过在冷却液管路上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液压油管路上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在冷媒管路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并将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电控模块电性连接,能够实现对冷却液管路、液压油管路以及冷媒管路的温度、压力等物理参数实时监控。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电控模块电性连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下,所述电控模块根据所述冷却液温度、所述液压油温度以及所述管路压力三者中所对应的所述电动机的最大转速,控制所述电动机以所述最大转速进行旋转。
12、有益效果:将电动机与电控模块电性连接,能够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即基于电控模块实时获取的冷却液温度、液压油温度以及管路压力信息,电控模块会灵活地调整电动机的转速,以此来确保热管理系统始终在预设的正常范围内进行工作。进一步地,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下,电动机以冷却液温度、液压油温度以及管路压力三者中所对应的电动机的最大转速进行旋转,能够让电机电控冷却系统、液压油冷却系统和空调系统均在自己的合理工况下正常工作,避免出现冷却液温度过高、液压油温度过高或管路压力不足的现象。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为低压传感器,另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为高压传感器。
14、有益效果:通过在空调系统的冷媒管路上设置一个低压传感器和一个高压传感器,能够获取冷媒进入压缩机前后的压力,实现对空调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测。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电控模块电性连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停机模式下,所述电控模块根据所述冷却液温度和所述液压油温度二者中所对应的所述电动机的最大转速,控制所述电动机以所述最大转速进行旋转。
16、有益效果:将电动机与电控模块电性连接,能够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即基于电控模块实时获取的冷却液温度和液压油温度信息,电控模块会灵活地调整电动机的转速,以此来确保热管理系统始终在预设的正常范围内进行工作。进一步地,在空调系统处于停机模式下,电动机以冷却液温度与液压油温度二者中所对应的电动机的最大转速进行旋转,能够让电机电控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均在自己的合理工况下正常工作,避免出现冷却液温度过高或液压油温度过高的现象。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电控冷却系统还包括电子水泵、电控模块以及主泵电机,所述冷却液散热器具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电子水泵、所述电控模块以及所述主泵电机的内部均具有供冷却液流动的通道;所述出水口通过冷却液管路依次与所述电子水泵的通道、所述电控模块的通道、所述主泵电机的通道以及所述进水口相连通并形成循环回路。
18、有益效果:由于主泵电机的功率通常要高于电控模块(electronic controlmodule,con)的功率,因此在相同的时间内主泵电机的产热量会高于电控模块的功率,即在相同的时间内主泵电机的升温速度要快于电控模块的升温速度。所以通过让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先经过电控模块在经过主泵电机,可以减少主泵电机对电控模块产生的热冲击,确保主泵电机和电控模块始终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避免因冷却效果不佳导致自身性能下降。
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风扇为机械风扇。
20、有益效果:由于机械风扇没有保护壳体,因此相较于电子风扇,能够有效避免灰尘堆积产生的动平衡失效问题,保证散热风扇能够始终快速地带走冷却液散热器以及液压油散热器周侧的热量,确保热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2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散热风扇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与所述冷却液散热器远离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所述散热风扇为负压风扇。
22、有益效果:将冷凝器和散热风扇设置在液压油散热器与冷却液散热器的相对两侧,不仅能够让散热风扇对液压油散热器与冷却液散热器进行散热,同时还可以让散热风扇带动冷凝器周侧的气流流动,加快冷凝器的降温速度。进一步地,将散热风扇设置为负压风扇,能够让液压油散热器、冷却液散热器以及冷凝器周侧的热气流朝向电动作业机械的动力系统舱的所在方向进行流动,如此,能够防止热气流流向电动作业机械其他设备而造成其他设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电机电控冷却系统(1)的电控模块(105)电性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2)、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40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2)与所述电机电控冷却系统(1)中的冷却液管路(103)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液管路(103)中的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2)中的液压油管路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液压油管路中的液压油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402)与所述空调系统(4)中的冷媒管路(403)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冷媒管路(403)中的管路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5)与所述电控模块(105)电性连接,在所述空调系统(4)处于制冷模式下,所述电控模块(105)根据所述冷却液温度、所述液压油温度以及所述管路压力三者中所对应的所述电动机(5)的最大转速,控制所述电动机(5)以所述最大转速进行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5)与所述电控模块(105)电性连接,在所述空调系统(4)处于停机模式下,所述电控模块(105)根据所述冷却液温度和所述液压油温度二者中所对应的所述电动机(5)的最大转速,控制所述电动机(5)以所述最大转速进行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电控冷却系统(1)还包括电子水泵(104)、电控模块(105)以及主泵电机(106),所述冷却液散热器(101)具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电子水泵(104)、所述电控模块(105)以及所述主泵电机(106)的内部均具有供冷却液流动的通道;所述出水口通过冷却液管路(103)依次与所述电子水泵(104)的通道、所述电控模块(105)的通道、所述主泵电机(106)的通道以及所述进水口相连通并形成循环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3)为机械风扇(30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4)还包括冷凝器(404),所述冷凝器(404)与所述散热风扇(3)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液压油散热器(201)与所述冷却液散热器(101)远离所述散热风扇(3)的一侧,所述散热风扇(3)为负压风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5)为双出轴电动机,所述双出轴电动机的一个输出轴与所述压缩机(401)同轴连接,所述双出轴电动机的另一个输出轴与所述散热风扇(3)同轴连接。
10.一种电动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电机电控冷却系统(1)的电控模块(105)电性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2)、第二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40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2)与所述电机电控冷却系统(1)中的冷却液管路(103)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液管路(103)中的冷却液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液压油冷却系统(2)中的液压油管路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液压油管路中的液压油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402)与所述空调系统(4)中的冷媒管路(403)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冷媒管路(403)中的管路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5)与所述电控模块(105)电性连接,在所述空调系统(4)处于制冷模式下,所述电控模块(105)根据所述冷却液温度、所述液压油温度以及所述管路压力三者中所对应的所述电动机(5)的最大转速,控制所述电动机(5)以所述最大转速进行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40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402)为低压传感器(4021),另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402)为高压传感器(40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械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5)与所述电控模块(105)电性连接,在所述空调系统(4)处于停机模式下,所述电控模块(105)根据所述冷却液...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