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母端连接器。
技术介绍
1、连接器是用于构成两个有源器件电流或信号连接的器件,连接器一般为两个,分成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通过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之间的插接耦合来构成两个对应器件的信号或电连接,其中的母端连接器通常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内腔、安装口、连接口,所述的内腔供端子容置,所述的安装口和连接口用于构成内腔和外部的连通,且安装口和连接口分别供内腔中的端子安装和与公端连接器形成连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部分客户会要求单个连接器同时实现信号和电的连接,并且在此基础上连接器也需要满足防尘防水以及防震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满足信号和电连接并且满足防尘防水以及防震要求的母端连接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母端连接器,包括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中设置有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以及尾卡,所述的第一内腔中设置有信号端子,所述的壳体对应第一内腔还设置有分别用于其中端子安装和与外部连接的第一安装口和第一连接口,所述的第二内腔中设置有电源端子,所述的壳体对应第二内腔还设置有分别用于其中端子安装和与外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的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堵和第二密封堵,所述的第一密封堵用于和第一内腔形成第一安装口侧的密封,所述的第二密封堵用于和第二内腔形成第二安装口侧的密封,所述的尾卡卡装在壳体对应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的端面处,且尾卡能够与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形成抵接限位。
3、采用上
4、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密封堵连接在信号端子的后端处,第一密封堵由弹性材质构成,且第一密封堵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和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的第一过线孔供外部线束穿设,所述的第一环形凸起部为若干个并均朝向第一连接口方向渐小设置。
5、通过进一步设置,在第一密封堵上设置第一过线孔和第一环形凸起部,将第一密封堵设置成由弹性材料构成,能够在安装后,第一密封堵的壁面能够弹性压紧在通过第一过线孔的线束和贴合第一环形凸起部的第一内腔内壁,而第一环形凸起部若干个并朝向第一连接口渐小的设置,能够方便安装的同时大端抵紧在第一内腔内壁上,保证连接的强度。
6、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密封堵包括有位于前端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的信号端子包括有弧形的第一底部和位于第一底部两侧两个第一延伸部,所述的第一底部能够贴合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环形凸起部之间处,且两个第一延伸部能够弯折合拢形成对第一密封堵的卡接。
7、通过进一步设置,在第一密封堵的前端设置第一限位凸起,并在信号端子上设置弧形的第一底部和位于第一底部两侧的两个第一延伸部,让弧形的第一底部贴合在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环形凸起部之间处,形成前后的限位,再在信号端子安装完毕后,对第一延伸部进行弯折合拢,来形成对第一密封堵的卡接定位。
8、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密封堵连接在电源端子的后端处,第二密封堵由弹性材质构成,且第二密封堵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和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的第二过线孔供外部线束穿设,所述的第二环形凸起部为若干个并均朝向第二连接口方向渐小设置。
9、通过进一步设置,在第二密封堵上设置第二过线孔和第二环形凸起部,将第二密封堵设置成由弹性材料构成,能够在安装后,第二密封堵的壁面能够弹性压紧在通过第一过线孔的线束和贴合第二环形凸起部的第二内腔内壁,而第二环形凸起部若干个并朝向第二连接口渐小的设置,能够方便安装的同时大端抵紧在第二内腔内壁上,保证连接的强度。
10、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密封堵包括有位于前端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的电源端子包括有弧形的第二底部和位于第二底部两侧两个第二延伸部,所述的第二底部能够贴合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部之间处,且两个第二延伸部能够弯折合拢形成对第二密封堵的卡接。
11、通过进一步设置,在第二密封堵的前端设置第二限位凸起,并在信号端子上设置弧形的第二底部和位于第二底部两侧的两个第二延伸部,让弧形的第二底部贴合在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部之间处,形成前后的限位,再在电源端子安装完毕后,对第二延伸部进行弯折合拢,来形成对第二密封堵的卡接定位。
12、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尾卡包括有对应信号端子的第一抵接部、对应电源端子的第二抵接部以及位于两侧的扣部,所述的第一抵接部延伸穿入第一内腔与第一密封堵抵接配合,所述的第二抵接部分别延伸穿入第二内腔与第二密封堵抵接配合,且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的截面均呈弧形设置,所述的扣部用于和壳体卡接配合。
13、通过进一步设置,在尾卡上设置对应信号端子的第一抵接部、对应电源端子的第二抵接部以及位于两侧的扣部,通过分别穿入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的第一密封堵和第二密封堵,来对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形成抵接限位,配合第一密封堵和第二密封堵弹性的设置,达到更好的防震效果,并且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的截面均呈弧形的设置,能够对穿入的线束也进行限位,达到更好的定位效果,最后通过扣部,让尾卡和壳体卡接定位。
14、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包括有对应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端部和环绕端部设置的挡边,所述的端部和挡边之间形成有卡槽,且端部上套设有位于卡槽处的密封圈。
15、通过进一步设置,在壳体对应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端部处设置环绕的挡边,从而在端部和挡边之间形成卡槽,保证与公端连接器的连接强度,再在端部套设位于卡槽处的密封圈,形成其与公端连接器连接处的密封,并能通过密封圈强化两个连接器的连接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端连接器,包括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中设置有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以及尾卡,所述的第一内腔中设置有信号端子,所述的壳体对应第一内腔还设置有分别用于其中端子安装和与外部连接的第一安装口和第一连接口,所述的第二内腔中设置有电源端子,所述的壳体对应第二内腔还设置有分别用于其中端子安装和与外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的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堵和第二密封堵,所述的第一密封堵用于和第一内腔形成第一安装口侧的密封,所述的第二密封堵用于和第二内腔形成第二安装口侧的密封,所述的尾卡卡装在壳体对应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的端面处,且尾卡能够与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形成抵接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堵连接在信号端子的后端处,第一密封堵由弹性材质构成,且第一密封堵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和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的第一过线孔供外部线束穿设,所述的第一环形凸起部为若干个并均朝向第一连接口方向渐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堵包括有位于前端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的信号端子包括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封堵连接在电源端子的后端处,第二密封堵由弹性材质构成,且第二密封堵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和第二环形凸起部,所述的第二过线孔供外部线束穿设,所述的第二环形凸起部为若干个并均朝向第二连接口方向渐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封堵包括有位于前端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的电源端子包括有弧形的第二底部和位于第二底部两侧两个第二延伸部,所述的第二底部能够贴合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部之间处,且两个第二延伸部能够弯折合拢形成对第二密封堵的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卡包括有对应信号端子的第一抵接部、对应电源端子的第二抵接部以及位于两侧的扣部,所述的第一抵接部延伸穿入第一内腔与第一密封堵抵接配合,所述的第二抵接部分别延伸穿入第二内腔与第二密封堵抵接配合,且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的截面均呈弧形设置,所述的扣部用于和壳体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有对应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端部和环绕端部设置的挡边,所述的端部和挡边之间形成有卡槽,且端部上套设有位于卡槽处的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端连接器,包括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中设置有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以及尾卡,所述的第一内腔中设置有信号端子,所述的壳体对应第一内腔还设置有分别用于其中端子安装和与外部连接的第一安装口和第一连接口,所述的第二内腔中设置有电源端子,所述的壳体对应第二内腔还设置有分别用于其中端子安装和与外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的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堵和第二密封堵,所述的第一密封堵用于和第一内腔形成第一安装口侧的密封,所述的第二密封堵用于和第二内腔形成第二安装口侧的密封,所述的尾卡卡装在壳体对应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的端面处,且尾卡能够与信号端子和电源端子形成抵接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堵连接在信号端子的后端处,第一密封堵由弹性材质构成,且第一密封堵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和第一环形凸起部,所述的第一过线孔供外部线束穿设,所述的第一环形凸起部为若干个并均朝向第一连接口方向渐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母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堵包括有位于前端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的信号端子包括有弧形的第一底部和位于第一底部两侧两个第一延伸部,所述的第一底部能够贴合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一环形凸起部之间处,且两个第一延伸部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淑芳,林建亮,王琼林,陆敏,张文景,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奥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