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载盘上下料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载盘上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723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载盘上下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上料单元、至少一个下料单元和设置于左右间隔排列的上料单元与下料单元之间的移栽单元,所述移栽单元包括:通过支撑梁安装于上料单元、下料单元上方的第二水平运载模组,可左右移动的所述第二水平运载模组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一移料气缸,竖直设置的所述移料气缸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一活动基板,此活动基板的下方间隔安装有若干个用于与料盘的上表面吸附配合的真空吸盘。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以对料盘中的产品进行自动、批量上料,又可以对上料完成后的空料盘进行自动搬运与下料,从而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镀膜检测,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镀膜产品的载盘上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及各种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制造商通常会采用贴合玻璃盖板来提升电子设备的美观度和质量。在玻璃盖板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防划、防指纹、防蓝光等效果,会在其外部进行镀膜处理。在这之后需对其镀膜质量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往复搬运。

2、在自动化加工领域,为实现产品的自动化批量加工,通常需要将多个待加工的零件放置在料盘中进行批量输送进料,料盘中设置有放置零件的多个容纳槽,可分别将零件放置在各容纳槽中。由于料盘中产品结构较小且检测过程中对产品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对产品进行高效且稳定的搬运,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载盘上下料机构,该载盘上下料机构既可以对料盘中的产品进行自动、批量上料,又可以对上料完成后的空料盘进行自动搬运与下料,从而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和稳定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盘上下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上料单元、至少一个下料单元和设置于左右间隔排列的上料单元与下料单元之间的移栽单元,所述移栽单元包括:通过支撑梁安装于上料单元、下料单元上方的第二水平运载模组,可左右移动的所述第二水平运载模组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一移料气缸,竖直设置的所述移料气缸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一活动基板,此活动基板的下方间隔安装有若干个用于与料盘的上表面吸附配合的真空吸盘

3、所述上料单元、下料单元均包括:安装底板、分别设置于安装底板上表面两侧的左支架、右支架、安装于安装底板上表面的第一水平运载模组和设置于安装底板前侧的竖直运载模组,位于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所述第一水平运载模组的活动部可前后移动,所述左支架朝向右支架的一侧安装有一左挡板,所述右支架朝向左支架的一侧安装有一与所述左挡板相对设置的右挡板,所述竖直运载模组的活动部上安装有至少2个间隔设置的活动载块,竖直部与竖直运载模组的活动部连接的所述活动载块的水平部延伸至左挡板与右挡板之间并用于与料盘的底面接触;

4、竖直叠置的若干个料盘中的任意两个相邻料盘的边缘处均形成有一叠置间隙,所述上料单元的左支架上并位于左挡板上端的外侧安装有一左气缸,此左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朝向右挡板设置的左推板,所述上料单元的右支架上并位于右挡板上端的外侧安装有一右气缸,此右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朝向左挡板设置的右推板,所述左推板、右推板各自相背于左气缸、右气缸一侧的表面上均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料盘边缘处的下表面搭接接触的左分料块、右分料块,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安装有一可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的梁板,所述梁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一竖向气缸,此竖向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条形板,一设置于左挡板与右挡板之间的水平载板的后端与分别安装于条形板两端的活动块连接。

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6、1.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推板或右推板上通过导柱与导套可活动地安装有至少一个侧推块,可左右移动的所述侧推块与对应的左推板或右推板之间连接有一左右延伸的弹簧,使得侧推块可与料盘的侧表面挤压接触。

7、2.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平载板上表面的后侧安装有一后气缸,可前后收缩的所述后气缸的活塞杆前端安装有一后推板,所述竖直运载模组的壳体上端安装有一与所述后气缸相向设置的前气缸,此前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与所述后推板相对设置的前推板,所述后推板朝向前推板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前后移动的活动推块,此活动推块与后推板之间连接有一前后延伸的弹簧,使得活动推块可与料盘的后侧表面挤压接触,所述前推板朝向后推板一侧的表面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活动推块对应设置的固定推块。

8、3. 上述方案中,所述梁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滑轨与滑块与左支架、右支架滑动连接。

9、4. 上述方案中,所述梁板与一安装于左支架或右支架上的气缸的活动部连接。

10、5.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挡板、右挡板上各自均开设有供左分料块、右分料块穿过的避位孔。

11、6. 上述方案中,所述移栽单元设置于上料单元、下料单元后端的上方。

12、7. 上述方案中,所述真空吸盘设置有6~8个。

13、8.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料单元、下料单元各自的左挡板与右挡板的内侧表面上均安装有2个与料盘对应设置的导向条,其中一个竖直延伸的所述导向条固定安装于左挡板、右挡板的前端,另一个竖直延伸的所述导向条通过至少一个前后延伸的条形孔安装于左挡板、右挡板上。

14、9.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料单元设置于2个所述上料单元之间。

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6、1、本专利技术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移栽单元包括:通过支撑梁安装于上料单元、下料单元上方的第二水平运载模组,可左右移动的第二水平运载模组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一移料气缸,竖直设置的移料气缸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一活动基板,此活动基板的下方间隔安装有若干个用于与料盘的上表面吸附配合的真空吸盘,上料单元、下料单元均包括:安装底板、分别设置于安装底板上表面两侧的左支架、右支架、安装于安装底板上表面的第一水平运载模组和设置于安装底板前侧的竖直运载模组,位于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第一水平运载模组的活动部可前后移动,左支架朝向右支架的一侧安装有一左挡板,右支架朝向左支架的一侧安装有一与左挡板相对设置的右挡板,竖直运载模组的活动部上安装有至少2个间隔设置的活动载块,竖直部与竖直运载模组的活动部连接的活动载块的水平部延伸至左挡板与右挡板之间并用于与料盘的底面接触,既可以对料盘中的产品进行自动、批量上料,又可以对上料完成后的空料盘进行自动搬运与下料,从而提高生产加工的效率和稳定性。

17、2、本专利技术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竖直叠置的若干个料盘中的任意两个相邻料盘的边缘处均形成有一叠置间隙,进一步在上料单元的左支架上并位于左挡板上端的外侧安装一左气缸,此左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朝向右挡板设置的左推板,上料单元的右支架上并位于右挡板上端的外侧安装有一右气缸,此右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朝向左挡板设置的右推板,左推板、右推板各自相背于左气缸、右气缸一侧的表面上均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与料盘边缘处的下表面搭接接触的左分料块、右分料块,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安装有一可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的梁板,梁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一竖向气缸,此竖向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条形板,一设置于左挡板与右挡板之间的水平载板的后端与分别安装于条形板两端的活动块连接,可以对叠置的、装有产品的料盘进行逐一的自动分盘并对分离出的料盘进行稳定的接驳,还可以保证料盘以及料盘内产品在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盘上下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上料单元(200)、至少一个下料单元(300)和设置于左右间隔排列的上料单元(200)与下料单元(300)之间的移栽单元(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单元(400)包括:通过支撑梁(401)安装于上料单元(200)、下料单元(300)上方的第二水平运载模组(402),可左右移动的所述第二水平运载模组(402)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一移料气缸(403),竖直设置的所述移料气缸(403)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一活动基板(404),此活动基板(404)的下方间隔安装有若干个用于与料盘(100)的上表面吸附配合的真空吸盘(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推板(9)或右推板(10)上通过导柱(161)与导套(162)可活动地安装有至少一个侧推块(17),可左右移动的所述侧推块(17)与对应的左推板(9)或右推板(10)之间连接有一左右延伸的第一弹簧(18),使得侧推块(17)可与料盘(100)的侧表面挤压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载板(14)上表面的后侧安装有一后气缸(261),可前后收缩的所述后气缸(261)的活塞杆前端安装有一后推板(271),所述竖直运载模组(5)的壳体(51)上端安装有一与所述后气缸(261)相向设置的前气缸(262),此前气缸(26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与所述后推板(271)相对设置的前推板(272),所述后推板(271)朝向前推板(272)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前后移动的活动推块(28),此活动推块(28)与后推板(271)之间连接有一前后延伸的第二弹簧(29),使得活动推块(28)可与料盘(100)的后侧表面挤压接触,所述前推板(272)朝向后推板(271)一侧的表面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活动推块(28)对应设置的固定推块(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13)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滑轨(131)与滑块(132)与左支架(2)、右支架(3)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13)与一安装于左支架(2)或右支架(3)上的气缸(15)的活动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71)、右挡板(72)上各自均开设有供左分料块(11)、右分料块(12)穿过的避位孔(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单元(400)设置于上料单元(200)、下料单元(300)后端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405)设置有6~8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200)、下料单元(300)各自的左挡板(71)与右挡板(72)的内侧表面上均安装有2个与料盘(100)对应设置的导向条(33),其中一个竖直延伸的所述导向条(33)固定安装于左挡板(71)、右挡板(72)的前端,另一个竖直延伸的所述导向条(33)通过至少一个前后延伸的条形孔(34)安装于左挡板(71)、右挡板(7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1个所述下料单元(300)设置于2个所述上料单元(200)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盘上下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上料单元(200)、至少一个下料单元(300)和设置于左右间隔排列的上料单元(200)与下料单元(300)之间的移栽单元(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单元(400)包括:通过支撑梁(401)安装于上料单元(200)、下料单元(300)上方的第二水平运载模组(402),可左右移动的所述第二水平运载模组(402)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一移料气缸(403),竖直设置的所述移料气缸(403)的活动部上安装有一活动基板(404),此活动基板(404)的下方间隔安装有若干个用于与料盘(100)的上表面吸附配合的真空吸盘(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推板(9)或右推板(10)上通过导柱(161)与导套(162)可活动地安装有至少一个侧推块(17),可左右移动的所述侧推块(17)与对应的左推板(9)或右推板(10)之间连接有一左右延伸的第一弹簧(18),使得侧推块(17)可与料盘(100)的侧表面挤压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盘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载板(14)上表面的后侧安装有一后气缸(261),可前后收缩的所述后气缸(261)的活塞杆前端安装有一后推板(271),所述竖直运载模组(5)的壳体(51)上端安装有一与所述后气缸(261)相向设置的前气缸(262),此前气缸(26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与所述后推板(271)相对设置的前推板(272),所述后推板(271)朝向前推板(272)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前后移动的活动推块(28),此活动推块(28)与后推板(271)之间连接有一前后延伸的第二弹簧(29),使得活动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峰王彦丽花义凯金之光侯乐乐张良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卓兆点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