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心脏瓣膜支架的准确和安全输送至治疗部位是至关重要的。血管性介入技术是介入治疗技术的一种,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体血管作为天然通路,将植入物输送到发生病变的心血管部位进行治疗。它最直观的特点是植入物体积较大,尤其是介入性心脏假体瓣膜、介入性封堵器等。所以这项技术需要将植入物压缩到很小的直径,以便载入输送器导管中。而植入物或附着在植入物上的生物组织、高分子材料等容易因为过度挤压、压缩不均匀或局部意外扭曲弯折等造成植入物的损伤,最终导致植入物的功能有缺陷、寿命降低,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植入工作。因此,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稳定性高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2、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其中一个不足是,传统装载结构通常采用多根牵引绳对心脏瓣膜支架进行牵引,将其牵引入导引盖中,不同牵引绳对心脏瓣膜支架的牵引力很难保持一致,导致牵引过程中可能导致心脏瓣膜支架倾斜等情况,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摩擦等,进而使得心脏瓣膜支架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
3、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包括:导引盖,导引盖为中空结构;压缩装置,压缩装置与导引盖
4、通过牵引装置将心脏瓣膜支架由压缩装置牵引至导引盖,实现了对心脏瓣膜支架的准确定位和移动,使心脏瓣膜支架能够安全并准确的到达导引盖。压缩装置的设置,使得心脏瓣膜支架在输送过程中受到有效的保护和固定,减少了可能的移位和损坏,增强了装载结构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牵引杆和压缩装置的结合设计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操纵和控制,简化了装置过程,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牵引杆的设置使得第一倒钩、第二倒钩受到的牵引力是均匀的,避免了第一倒钩、第二倒钩受力不均匀导致心脏瓣膜支架装载过程中倾斜而产生不必要的摩擦,使得心脏瓣膜支架受损的情况,因此牵引杆与倒钩的配合确保了输送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5、上述技术方案中,牵引装置还包括:活动杆,活动杆与牵引杆相连接。
6、活动杆作为牵引装置的一部分,与牵引杆相连接,能够增加操作杆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这种机构设计使得操作员在操控装载结构时具有更灵活的控制能力,能够更精准地调节和定位心脏瓣膜支架。通过活动杆的连接,操作员可以更准确地操纵牵引装置,确保心脏瓣膜支架的准确定位和传输,从而提高装置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活动杆带动牵引杆移动,进而通过第一倒钩、第二倒钩带动心脏瓣膜支架移动,从而达到牵引效果,能够将心脏瓣膜支架由压缩装置牵引至导引盖中。
7、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倒钩与第二倒钩沿相反方向伸出。
8、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沿相反方向伸出,它们在心脏瓣膜支架底部形成了一种对称的结构,这种设计可以提高心脏瓣膜支架在装载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不期望的移动或错位风险。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沿相反方向伸出能够更好的与牵引杆配合,避免牵引杆上下移动,从而降低了牵引杆非正常移动而导致心脏瓣膜支架受损的情况。
9、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牵引杆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倒钩与第二倒钩之间的距离。
10、确保牵引杆的长度不小于倒钩之间的距离可以防止牵引装置在输送过程中出现过度伸展或扭曲,从而增强了装载结构的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和变形。牵引杆的适当长度确保了在牵引心脏瓣膜支架时不会受到倒钩之间距离的影响,避免了因为牵引杆过短而无法顺利牵引或导致倒钩之间发生交叉阻碍的情况。保持牵引杆长度与倒钩之间的距离一致或更长可以确保在心脏瓣膜支架的输送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张力和位置,有助于精确地将支架移动到预定的位置,提高了操作的控制性和准确性。通过保持牵引杆的长度不小于倒钩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操作风险和误差,确保输送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11、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牵引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活动杆相连接。
12、驱动装置的加入可以提高操作效率,减少操作员的劳动强度,缩短操作时间,使得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过程更加高效,有助于提升装载操作的效率和精确性。驱动装置可以实现对活动杆的精准控制,操作员可以根据需要精确控制活动杆的运动速度和力度,有助于实现对心脏瓣膜支架的精准定位和移动。
13、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压缩装置包括数个压缩台,压缩台包括:第一端口,第一端口为开口;第二端口,第二端口为开口,第二端口与第一端口相互连通,第二端口面积小于第一端口。
14、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设计让压缩台能够有效地压缩心脏瓣膜支架,通过减小第二端口的面积,实现对支架的压缩,从而便于输送和定位。通过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互连通,压缩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种设计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控制支架的压缩程度,适应不同的情况和要求。通过第二端口面积小于第一端口,压缩台在实现支架压缩的同时,能够减小装载结构的整体体积,节省空间,方便操作和运输。
15、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压缩装置包括n个压缩台,第n-1个压缩台的第二端口与第n个压缩台的第一端口相通,第n个压缩台的第一端口的面积大于第n-1个压缩台的第二端口的面积,第n个压缩台的第一端口的面积小于第n-1个压缩台的第一端口的面积,其中,n为不小于2的自然数。
16、通过n个压缩台的连续设计,可以实现逐级压缩心脏瓣膜支架的效果。每个压缩台按照设定规则进行压缩,逐渐减小支架的尺寸,确保了支架在输送过程中逐渐减小至需要的尺寸。逐级压缩的设计不仅保证了支架在输送过程中适应性的变化,同时也能够节省空间,提高装载结构的紧凑性。相通的第二端口和第一端口可以形成一个顺畅的通道,使得支架在各个压缩台之间的传输更加顺畅,避免了因连接不畅导致的阻塞和不规则压缩。第n个压缩台的第一端口的面积大于第n-1个压缩台的第二端口的面积能够确保心脏瓣膜支架顺利从第n-1个压缩台进入第n个压缩台。
17、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引盖包括:第一过渡腔,第一过渡腔与压缩装置相连通;第二过渡腔,第二过渡腔与第一过渡腔相连通;固定腔,固定腔与第二过渡腔相连通。
18、各腔室之间的连通设计确保了在导引盖内部形成一个顺畅的传输通道。确保了心脏瓣膜支架在装载过程中顺利移动,避免了因内部阻塞或堵塞而影响输送的情况。通过第一过渡腔、第二过渡腔和固定腔的连通设计,导引盖可以方便地与压缩装置相连接。这使得装载结构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快速而稳定地与其他部件连接,保证了操作的流畅性。固定腔与第二过渡腔相连通的设置有助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00)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钩(310)与所述第二倒钩(320)沿相反方向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410)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倒钩(310)与所述第二倒钩(320)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00)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200)包括数个压缩台(210),所述压缩台(2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200)包括n个压缩台(210),第n-1个所述压缩台(210)的第二端口(212)与第n个所述压缩台(210)的第一端口(211)相通,第n个所述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盖(10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腔(110)包括第一腔口(111)、第二腔口(112),所述第一腔口(111)与所述压缩装置(200)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口(1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口(111)与第n个所述压缩台(210)的第二端口(212)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口(111)的面积大于第n个所述压缩台(210)的第二端口(212)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00)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钩(310)与所述第二倒钩(320)沿相反方向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410)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倒钩(310)与所述第二倒钩(320)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400)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200)包括数个压缩台(210),所述压缩台(2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输送心脏瓣膜支架的装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200)包括n个压缩台(210),第n-1个所述压缩台(2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翔,叶恺,徐双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