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拱桥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拱桥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16974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拱桥施工方法,通过施作拱座基础和拱座,在工厂预制梁段、拱肋节段以及立柱节段,安装起始立柱节段和起始梁段,在拱座的两侧分别依次安装对应的拱肋节段,张拉拱肋节段对应的拱肋预应力束,安装对应的斜拉杆,吊装对应的立柱节段,吊装对应的梁段,张拉对应的梁段预应力束,边跨合龙,再到全桥合龙,自跨中至拱座依次拆除斜拉杆,封堵施工孔洞,完成桥梁施工。本申请实现了拱桥无支架施工,在梁段锚固临时斜拉杆实现斜向支撑拱肋节段,斜拉杆的张拉力可根据计算调整,再在拱肋节段上方施作立柱节段和梁段,实现了悬臂拼装工序的标准化、可循环,便于质量控制,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大量临时工程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尤其是一种拱桥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跨度较小的传统拱桥通常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这种方式需在桥下搭设大量支架,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施工周期长,工人作业环境差,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常规混凝土拱桥在施工过程中易受拉开裂,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2、对于大跨度拱桥则需修建体量庞大的临时钢塔作为斜拉扣挂的支撑,临时钢塔材料摊销大、安拆工作量大、临时措施费用高,严重限制了拱桥的推广应用;或者采用新兴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法,通过先合龙作为劲性骨架的钢管混凝土拱,再基于拱结构搭设模板浇筑外包混凝土,这种方式模板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工程造价较高,仅应用于200米以上的超大跨度拱桥施工。

3、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拱桥在施工过程中需搭设大量支架或其他临时支撑结构,存在结构的耐久性差、施工周期长、支架搭拆工作量大、临时工程费用高的问题。

4、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拱桥施工方法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拱桥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拱桥在施工过程中需搭设大量支架或其他临时支撑结构,存在施工周期长、支架搭拆工作量大、临时工程费用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拱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施作拱座基础和拱座,并在工厂预制梁段、拱肋节段以及立柱节段;

4、s2,在所述拱座的顶部安装起始立柱节段,在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顶部安装起始梁段;

5、s3,在所述拱座的每一侧分别:吊装第i个拱肋节段,张拉第i个拱肋节段对应的拱肋预应力束,安装第i根斜拉杆并调整至设计张拉力,吊装第i个立柱节段,吊装第i个梁段,张拉第i个梁段对应的梁段预应力束;其中,i为正整数,i的起始值为1,第i根斜拉杆的一端锚固于起始梁段,另一端锚固于第i个拱肋节段,第i个立柱节段的下端与第i个拱肋节段连接,第i个立柱节段的上端与第i个梁段连接;

6、s4,在所述拱座的每一侧分别:吊装第i+1个拱肋节段,张拉第i+1个拱肋节段对应的拱肋预应力束,安装第i+1根斜拉杆并调整至设计张拉力,吊装第i+1个立柱节段,吊装第i+1个梁段,张拉第i+1个梁段对应的梁段预应力束;其中,第i+1根斜拉杆的一端锚固于第i个梁段,另一端锚固于第i+1个拱肋节段,第i+1个立柱节段的下端与第i+1个拱肋节段连接,第i+1个立柱节段的上端与第i+1个梁段连接;

7、s5,判断第i+1个梁段是否为第2个梁段;若是,连接所述起始梁段和第i个梁段,以及连接第i个拱肋节段与拱座;若否,进入步骤s6;

8、s6,判断第i+1个梁段是否为第n个梁段;若是,进入步骤s7;若否,连接所述第i-1个梁段和第i个梁段,以及连接第i-1个拱肋节段与第i个拱肋节段,将i+1赋值给i,返回步骤s4;其中,第n个梁段为最大悬拼状态时对应的梁段;

9、s7,连接第n-1个梁段和第n个梁段、以及连接第n-1个拱肋节段和第n个拱肋节段;

10、s8,安装边跨合龙段,边跨合龙,再安装浇筑中跨合龙段,全桥合龙;

11、s9,自跨中至拱座依次拆除斜拉杆,封堵施工孔洞,完成桥梁施工。

12、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拱座的顶部安装起始立柱节段,在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顶部安装起始梁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3、预先在所述拱座的内部预埋预应力锚固端,以及在所述拱座预留供通长预应力束贯穿的第一竖向预留孔、在所述起始立柱节段内预留与所述第一竖向预留孔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二竖向预留孔、在所述起始梁段内预留与所述第二竖向预留孔一一对应的第三竖向预留孔;

14、吊装所述起始立柱节段和所述起始梁段时,将通长预应力束自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竖向预留孔、所述第二竖向预留孔以及所述第三竖向预留孔,再将通长预应力束的张拉端锚固于所述起始梁段的顶部,以在所述拱座的顶部安装起始立柱节段,在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顶部安装起始梁段。

15、优选地,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顶部凹设有第一剪力键槽,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底部凸设有第一剪力键齿,所述起始梁段的底部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剪力键槽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二剪力键齿,所述拱座的顶部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剪力键齿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二剪力键槽;其中,在所述拱座的顶部吊装起始立柱节段时,在所述第一剪力键齿与所述第二剪力键槽相接触的表面涂抹结构胶,在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顶部吊装起始梁段时,在所述第二剪力键齿与所述第一剪力键槽相接触的表面涂抹结构胶,再通过张拉所述通长预应力束将所述起始梁段和所述起始立柱节段之间的界面压紧密封以及将所述起始立柱节段和所述拱座之间的界面压紧密封。

16、优选地,每个所述拱肋节段均包括沿自身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承插端和插入端,其中,所述承插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外浇筑筒体,所述外浇筑筒体的外形和所述承插端的外形相匹配,第i+1个拱肋节段的插入端插入至第i个拱肋节段对应的外浇筑筒体内,并与第i个拱肋节段的承插端相对接后,所述外浇筑筒体和所述插入端之间形成有管状混凝土浇筑空间,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在所述管状混凝土浇筑空间形成管状灌浆结构层。

17、优选地,每个拱肋节段的承插端凹设有定位键槽,所述插入端凸设有与所述定位键槽一一对应布设的定位键齿,第i+1个拱肋节段的插入端的定位键齿插入至第i个拱肋节段的承插端的定位键槽。

18、优选地,每个所述拱肋节段均呈箱型结构,包括沿自身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承插端隔板、中隔板以及插入端隔板,其中,所述承插端隔板开设有供拱肋预应力束贯穿的第一贯穿孔,所述中隔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贯穿孔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二贯穿孔,所述插入端隔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贯穿孔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三贯穿孔;

19、连接第i+1个拱肋节段和第i个拱肋节段时,将拱肋预应力束贯穿第i+1个拱肋节段对应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以及所述第三贯穿孔和第i个拱肋节段对应的第一贯穿孔,再将拱肋预应力束的一端锚固于第i个拱肋节段的承插端隔板上,另一端锚固于第i+1个拱肋节段的承插端隔板上。

20、优选地,第i+1个拱肋节段和第i个拱肋节段之间的管状混凝土浇筑空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时间,为滞后拱肋预应力束张拉1~3个节段。

21、优选地,所述步骤s9中自跨中至拱座依次拆除斜拉杆具体包括步骤:自跨中向至拱座依次对称逐对拆除斜拉杆。

22、优选地,所述步骤s9中自跨中至拱座依次拆除斜拉杆具体包括步骤:将所有斜拉杆分为3~5组,自跨中至拱座依次逐组拆除,上一组斜拉杆全部拆除完成后再进行下一组斜拉杆拆除。

23、优选地,根据第i个拱肋节段的悬臂端节点受力,建立内力平衡方程组,求解第i根斜拉杆张拉力,根据第i-1个梁段的悬臂端节点受力,建立内力平衡方程组,求解第i-1个梁段对应的梁段预应力束的预应力。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5、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拱座的顶部安装起始立柱节段,在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顶部安装起始梁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顶部凹设有第一剪力键槽,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底部凸设有第一剪力键齿,所述起始梁段的底部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剪力键槽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二剪力键齿,所述拱座的顶部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剪力键齿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二剪力键槽;其中,在所述拱座的顶部吊装起始立柱节段时,在所述第一剪力键齿与所述第二剪力键槽相接触的表面涂抹结构胶,在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顶部吊装起始梁段时,在所述第二剪力键齿与所述第一剪力键槽相接触的表面涂抹结构胶,再通过张拉所述通长预应力束将所述起始梁段和所述起始立柱节段之间的界面压紧密封以及将所述起始立柱节段和所述拱座之间的界面压紧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拱肋节段均包括沿自身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承插端和插入端,其中,所述承插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外浇筑筒体,所述外浇筑筒体的外形和所述承插端的外形相匹配,第i+1个拱肋节段的插入端插入至第i个拱肋节段对应的外浇筑筒体内,并与第i个拱肋节段的承插端相对接后,所述外浇筑筒体和所述插入端之间形成有管状混凝土浇筑空间,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在所述管状混凝土浇筑空间形成管状灌浆结构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拱肋节段的承插端凹设有定位键槽,所述插入端凸设有与所述定位键槽一一对应布设的定位键齿,第i+1个拱肋节段的插入端的定位键齿插入至第i个拱肋节段的承插端的定位键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拱肋节段均呈箱型结构,包括沿自身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承插端隔板、中隔板以及插入端隔板,其中,所述承插端隔板开设有供拱肋预应力束贯穿的第一贯穿孔,所述中隔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贯穿孔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二贯穿孔,所述插入端隔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贯穿孔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三贯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1个拱肋节段和第i个拱肋节段之间的管状混凝土浇筑空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时间,为滞后拱肋预应力束张拉1~3个节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自跨中至拱座依次拆除斜拉杆具体包括步骤:自跨中向至拱座依次对称逐对拆除斜拉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自跨中至拱座依次拆除斜拉杆具体包括步骤:将所有斜拉杆分为3~5组,自跨中至拱座依次逐组拆除,上一组斜拉杆全部拆除完成后再进行下一组斜拉杆拆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i个拱肋节段的悬臂端节点受力,建立内力平衡方程组,求解第i根斜拉杆张拉力,根据第i-1个梁段的悬臂端节点受力,建立内力平衡方程组,求解第i-1个梁段对应的梁段预应力束的预应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拱座的顶部安装起始立柱节段,在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顶部安装起始梁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顶部凹设有第一剪力键槽,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底部凸设有第一剪力键齿,所述起始梁段的底部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剪力键槽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二剪力键齿,所述拱座的顶部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剪力键齿一一对应布设的第二剪力键槽;其中,在所述拱座的顶部吊装起始立柱节段时,在所述第一剪力键齿与所述第二剪力键槽相接触的表面涂抹结构胶,在所述起始立柱节段的顶部吊装起始梁段时,在所述第二剪力键齿与所述第一剪力键槽相接触的表面涂抹结构胶,再通过张拉所述通长预应力束将所述起始梁段和所述起始立柱节段之间的界面压紧密封以及将所述起始立柱节段和所述拱座之间的界面压紧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拱肋节段均包括沿自身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承插端和插入端,其中,所述承插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外浇筑筒体,所述外浇筑筒体的外形和所述承插端的外形相匹配,第i+1个拱肋节段的插入端插入至第i个拱肋节段对应的外浇筑筒体内,并与第i个拱肋节段的承插端相对接后,所述外浇筑筒体和所述插入端之间形成有管状混凝土浇筑空间,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在所述管状混凝土浇筑空间形成管状灌浆结构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拱桥施工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肖祥南陈光李璋胡建华向建军林鸣李瑜李文武刘榕张欣褚颖周旋彭江辉周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