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射筒成型,具体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1、发射筒作为弹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贮运和发射导弹的筒形专用装置,目前,发射筒在国内外的应用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复合材料发射筒因具有轻质高强的优异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有如下专利涉及复合材料发射筒的制作成型:
2、1、专利号为“202010824801.5”,专利名称为“一种复合材料同心发射筒成型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以下步骤:模具准备;原料准备;内筒烧蚀层铺贴:将玻璃纤维-酚醛树脂预浸料带张力环向铺贴在模具上,然后打真空袋压实,进热压罐预固化成型,固化冷却后,清理内筒烧蚀层外表面;内筒结构层铺贴;纵筋粘接;纵筋包裹结构层、纵筋防火烧蚀层铺贴;外筒防护层、外筒结构层铺贴;加装环筋;将得到的内筒与得到的外筒表面清理后进行套装,得到复合材料同心发射筒。本专利技术中制作的发射筒结构轻,强度高,但本专利中只采用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缠绕成型,无需进入热压罐,所制得发射筒的强度有限。
3、2、专利号为“202211717091.1”,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冷发射的复合材料发射筒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采用湿法缠绕工艺将两端金属件预埋,金属件位置通过芯轴模具的芯轴及定位工装保证;碳纤维结构层和玻璃纤维层均采用缠绕工艺;进行防静电层及密封层设计。本方案可提高金属件与复合材料筒体的连接强度,但加工工序较繁琐、操作难度较高、成型方法较低、后期机加工工作量大。
4、3、专利号为“202211356266.0”,专利
5、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通过对发射筒进行设计制作,可一定程度提高产品的性能,但仍存在工艺复杂、纤维强度不足、导轨槽加工难度大、后期机加工量巨大等问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工序少、产品强度可靠、加工难度小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可提高承载强度,提高加工效率,解决异形导轨加工难度大及后期机加工作量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s1:玻纤纱湿式法一次缠绕;
4、s11:采用玻纤纱通过湿法缠绕方式缠绕发射筒本体部分;
5、s12:在发射筒本体的尾部加强区继续湿式缠绕形成发射筒的二层加强台阶部分,形成发射筒本体一次预成型体;
6、s13:将发射筒本体一次预成型体进行固化成型;
7、s2:进行导轨的铣刀槽操作;
8、s21:在二层加强台阶上加工用于放置导轨的铣刀槽;
9、s22:在铣刀槽内预埋导轨;
10、s3:布湿法二次缠绕;
11、s31:在二层加强台阶上缠绕平纹布并形成布缠绕的尾部法兰;
12、s32:在尾部法兰上靠近外端处布缠绕端面台阶、在发射筒本体一次预成型体上远离端面台阶的端部处布缠绕头部法兰、在发射筒本体一次预成型体上布缠绕位于端面台阶与头部法兰之间的中间环箍;以此形成发射筒本体二次预成型体;
13、s33:将发射筒本体二次预成型体进行固化成型;
14、s4:进行脱模操作,脱模后得到发射筒成品;
15、s5:在发射筒成品的机加工端面上加工安装槽、进行钻孔操作。
16、进一步地,s11中发射筒本体部分在金属模具上进行缠绕操作,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17、s111:在金属模具本体的前端主轴和后端主轴上分别安装前端封头和后端封头;
18、s112:采用长缠绕机将前端主轴和后端主轴进行夹持;
19、s113:以一端主轴的端部为起始点朝向另一端主轴进行交叉环缠,前端封头和后端封头均需缠绕玻纤纱,且所缠绕的相邻圈玻纤纱在前端封头或后端封头处绕回以连续回缠。
20、进一步地,s12中根据导轨高度缠绕二层加强台阶的高度;s13中固化时,将发射筒本体一次预成型体带模具进固化炉加热固化一体成型。
21、进一步地,s21中在二层加强台阶上加工铣刀槽的方法为:先用侧铣刀根据需求铣掉两个以上细长纤维块,同时在二层加强台阶上形成带弧度的细长内径型铣刀槽;s22中的导轨为与铣刀槽匹配设置的带弧度结构。
22、进一步地,s22中在导轨预埋前,需用防粘连材料将导轨进行包裹后,再预埋进铣刀槽内;在导轨预埋后,在导轨的外端面上安装脱模钉,脱模钉整体位于二层加强台阶外表面的内侧。
23、进一步地,s31中布缠绕尾部法兰包括如下步骤:
24、s311:将预埋了导轨后的发射筒本体一次预成型体置于长缠绕机上,通过长缠绕机将前端主轴和后端主轴进行夹持;
25、s312:在二层加强台阶上的预埋导轨处安装环形固定件对导轨进行辅助限位;
26、s313:在二层加强台阶处边刷胶边慢速缠绕平纹布,待预埋导轨被平纹布完全固定好后,撤掉环形固定件;待浸润树脂且开张力的平纹布盖住预埋导轨并在二层加强台阶上缠绕一圈后,再开启快速缠绕模式快速缠绕平纹布直到尾部法兰缠绕到所需的厚度。
27、进一步地,s313中端面台阶、头部法兰、中间环箍的缠绕步骤如下:
28、s3131:将平纹布裁剪成端面台阶、头部法兰、中间环箍所需要的宽度;
29、s3132:在相应位置分别放置缠布机,开始缠布操作。
30、进一步地,端面台阶、中间环箍的厚度由产品外接口的尺寸确定;头部法兰的厚度大于中间环箍的厚度。
31、进一步地,s4中脱模步骤如下:
32、s41:切割掉前端封头和后端封头;
33、s42:在头部法兰的外端面处设置脱模机挡板,采用脱模机牵引装置夹持住前端主轴;
34、s43:通过脱模机牵引金属模具整体朝向远离二层加强台阶的方向运动,此时,脱模机挡板挡住产品,完成脱模;
35、s44:通过脱模钉将预埋导轨从铣刀槽内敲出。
36、进一步地,s5中,先将s4中脱模完成后的产品两端面上的余量切除,再在端面台阶上机加工多个t型槽,在端面台阶和尾部法兰的侧端面上加工多个与t型槽相配合的螺栓通孔。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38、本专利技术通过湿法缠绕玻纤树脂完成第一层缠绕,尾部区域采用二次平纹布缠绕加强,可以快速完成尾部加强法兰及端面台阶缠绕,通过二次布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发射筒本体部分在金属模具上进行缠绕操作,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12中根据导轨(4)的高度缠绕二层加强台阶(1)的高度;S13中固化时,将发射筒本体一次预成型体(2)带模具进固化炉加热固化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21中在二层加强台阶(1)上加工铣刀槽(3)的方法为:先用侧铣刀根据需求铣掉两个以上细长纤维块,同时在二层加强台阶(1)上形成带弧度的细长内径型铣刀槽(3);S22中的导轨(4)为与铣刀槽(3)匹配设置的带弧度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22中在导轨(4)预埋前,需用防粘连材料将导轨(4)进行包裹后,再预埋进铣刀槽(3)内;在导轨(4)预埋后,在导轨(4)的外端面上安装脱模钉,脱模钉整体位于二层加强台阶(1)外表面的内侧。
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313中端面台阶(6)、头部法兰(7)、中间环箍(8)的缠绕步骤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端面台阶(6)、中间环箍(8)的厚度由产品外接口的尺寸确定;头部法兰(7)的厚度大于中间环箍(8)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脱模步骤如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先将S4中脱模完成后的产品两端面上的余量切除,再在端面台阶(6)上机加工多个T型槽(18),在端面台阶(6)和尾部法兰(5)的侧端面上加工多个与T型槽(18)相配合的螺栓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发射筒本体部分在金属模具上进行缠绕操作,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12中根据导轨(4)的高度缠绕二层加强台阶(1)的高度;s13中固化时,将发射筒本体一次预成型体(2)带模具进固化炉加热固化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21中在二层加强台阶(1)上加工铣刀槽(3)的方法为:先用侧铣刀根据需求铣掉两个以上细长纤维块,同时在二层加强台阶(1)上形成带弧度的细长内径型铣刀槽(3);s22中的导轨(4)为与铣刀槽(3)匹配设置的带弧度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发射筒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s22中在导轨(4)预埋前,需用防粘连材料将导轨(4)进行包裹后,再预埋进铣刀槽(3)内;在导轨(4)预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治国,胡小刚,张虎,黄河,谢彦飞,郑永,谢绍祥,吴博,张亚新,谷元,臧莉,叶曦,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橡塑元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