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684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该管箱装置包括:本体,具有与制冷剂进入管连接的第一端、与换热管连接并且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侧壁,第一端、第二端和侧壁界定腔室;排气口,设置在本体的上部;以及挡板,设置在腔室中并将腔室分成与制冷剂进入管相通的第一部分和与换热管相通的第二部分,在挡板的下端具有缺口。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使得进入换热管的制冷剂均为液体,避免了存在制冷剂气体而降低换热器效率;此外,管箱装置具有储存液体的功能,因此可取消专门的储液罐装置,既可提高机组性能,又能降低机组成本,还能简化系统管路,提高机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且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换热器装置采用单独设置的储液装置 (诸如储液罐),且制冷剂在进入换热管时带有制冷剂气体。制冷 剂的均匀分配是影响换热器效率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于管排数非 常多的换热器而言,由于重力和气液分离作用导致制冷剂在进入换 热管以前容易产生换热器下部制冷剂液体多,而上部制冷剂气体多 的分层现象,分层导致换热器上部换热管的利用率非常低,进入各 换热管内的制冷剂流量也不均匀,过热度难控制。因此,如何z使制 冷剂均匀分配一直是换热器厂家不断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致力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作出的。本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 置,该装置可以解决制冷剂在进入换热管时存在制冷剂气体而降低 换热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特别地,该管箱装置包括本体,具有与制 冷剂进入管连接的第 一端、与换热器的换热管连接并且与第 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侧壁,第一端、第二端和侧壁界定腔室;排气管, 设置在本体的上部;以及挡板,设置在腔室中并将腔室分成与制冷 剂进入管相通的第一部分和与换热管相通的第二部分,在挡板的下 端具有缺口 。置,其中,管箱装置进一步包括水平布置在第一端与挡板的下端之 间的过滤纽/f牛。优选地,#>据本技术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 置,其中,挡板自上向下朝第一端倾斜。优选地,才艮据本技术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 置,其中,本体的侧壁为水平布置的圓柱形筒体,本体的第一端为 封闭筒体的盖板,本体的第二端为开口端。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 置,其中,挡^^反为下端具有缺口的圆盘,挡板的周边与筒体的内壁接合。优选地,根据本技术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 置,其中,过滤组件包括上下两层支撑板和夹在两层支撑板之间的过滤网。优选地,才艮据本技术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其中,过滤组件焊接至第一端和所述挡板的下端。本技术 具有以下纟支术效果5首先,采用本技术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 置,使得进入换热管的制冷剂均为液体,而避免了存在制冷剂气体降低换热器效率;其次,本技术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具有 储存液体的功能,因此可取消专门的储液罐装置,既可提高机组性 能,又能降低才几组成本,并且还可以简化系统管路,4是高系统可靠 性;此外,本技术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实现 了通过每根换热管换热后的制冷剂气体温度偏差控制较小范围内, 对任意管排数的换热器采用此装置后均可稳定控制换热器的过热度。应该理解,以上的一^: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 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组成本i兌明书的一部分,用来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具有^^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管箱装置的换热 器的结构示意图2示出了图1中的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管箱装置的 局部》丈大图3示出了图2中的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管箱装置的 挡才反的局部》文大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2中的4艮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管箱装置的排气管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5示出了图2中的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管箱装置的 过滤la件的正面局部》文大示意图6示出了图2中的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管箱装置的 过滤纽/f牛的俯3见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i兌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注 意,下文仅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特征进行说明,对于在 现有寺支术中可以发现的4支术特征,这里就不赘述了。首先参照图1,示出了具有4艮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管箱 装置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圆形I所标示的部分为根据 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该 装置安装在制冷剂进入管与换热管之间。下面参照图2具体介绍才艮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管箱装置 的结构。该管箱装置主要包括本体,由水平布置的圓柱形筒体2 构成,该筒体2的左端(即第一端)为盖板3,其右端10为开口端 (换热管7密封安装在该开口端上),该筒体2的内部形成了腔室8; 排气管1,设置在本体的上部;挡板4(参见图3),为下端具有缺 口的圓盘,该挡板4的周边与筒体2的内壁接合,从而将腔室8分 成上部隔离而下部连通的两部分,分别为与制冷剂进入管5相通的 左侧部分(即第一部分)和与4灸热管7相通的右侧部分(即第二部 分);以及过滤组件6 (参见图5和图6),水平布置在盖板3与挡 板4的下端之间,将左侧部分分成上下相隔的两个空间,该过滤组件6包括上下两层支撑板11和夹在它们之间的过滤网12,该过滤 网材泮牛为1Crl8Ni9Ti。此夕卜,优选地,过滤组件6焊4妄至盖斗反3和 挡板4。为 <更于理解,对本技术的管箱装置的工作过程和原理进行 简单介绍。制冷剂气液混合物通过制冷剂进入管5进入腔室8的左 侧部分,由于挡板4倾斜布置,使得制冷剂混合物向上散发,由于 左侧部分的空间足够大,散发后的制冷剂混合物实现气体和液体的 分离,在散发过程中没有完全分离的制冷剂气体再通过过滤组件6 二次分离,使得最终到达腔室8右侧部分的全部为制冷剂液体,从 而使得制冷剂液体均匀的分配到每个换热管中。分离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制冷剂气体,通过设置在本体上方的排 气管1连续抽入到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吸入端,使得腔室8左侧部分 的气体量稳定,从而确保右侧部分全部为制冷剂液体。应该说明的是,由于整个腔室8的容积比较大,可以存储足够 多的制冷剂液体,从而起到制冷剂储液罐的作用,所以在整个制冷 循环系统中不用再单独设置制冷剂储液罐。根据本技术的管箱 装置不仅能够解决制冷剂均匀分配问题,还可以起到储液罐的作 用,因此提高了换热器的性能、保证稳定的过热、简化结构、提高 才几组可靠性并降低成本。以上所述 <又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技术,对于本领域的4支术人员来"i兌,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 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装置包括本体,具有与制冷剂进入管(5)连接的第一端(3)、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7)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端(3)相对的第二端(10)、以及侧壁,所述第一端(3)、所述第二端(10)和所述侧壁界定腔室(8);排气管(1),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部;以及挡板(4),设置在所述腔室(8)中并将所述腔室(8)分成与所述制冷剂进入管(5)相通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换热管(7)相通的第二部分,在所述挡板(4)的下端具有缺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装置进一步包括水平布置在所述第一端(3)与所述挡板(4)的下端之间的过滤组件(6)。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为换热器分配制冷剂的管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装置包括: 本体,具有与制冷剂进入管(5)连接的第一端(3)、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7)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端(3)相对的第二端(10)、以及侧壁,所述第一端(3)、所述第二端( 10)和所述侧壁界定腔室(8); 排气管(1),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部;以及 挡板(4),设置在所述腔室(8)中并将所述腔室(8)分成与所述制冷剂进入管(5)相通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换热管(7)相通的第二部分,在所述挡板(4)的下端 具有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强刘华唐道轲胡东兵赵海洲张孝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