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挂脖风扇制造技术_技高网

挂脖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6692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散热领域,具体地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其包括风机、通风通道以及与通风通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风机设于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通风通道上开设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风机运行在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气流;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部分气流或全部气流的工作风速预设置为4米每秒以上,以减少外部环境流体对气流的扰动,所述风机包括高速三相电机,所述高速三相电机的工作电压为3V‑6V,所述高速三相电机的工作电流为0.25A‑8A,所述高速三相电机的额定功率为1W‑10W。上述挂脖风扇具有高速及均匀出风的效果,以实现挂脖风扇高速出风,减少周围环境及使用环境对出风效果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散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脖风扇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挂脖风扇使用场景及使用舒适度的需求日益提高,现有挂脖风扇产品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现有挂脖风扇在设计和性能测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大多数产品在风速测试或流体仿真测试时,采用的都是封闭环境中的试验方法。这种方法无法全面反映产品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表现,特别是在户外环境中,用户可能会面临风速不稳定和风向偏移的问题,如用户在户外活动或走动时,挂脖风扇容易受到如外界气流、风向的影响和干扰。这种影响和干扰会导致风扇吹出的风向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到用户所需的目标位置。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风向的变化可能使得风扇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速和风量,进一步降低了使用体验感。

3、另一方面,关于挂脖风扇,网上经常能看到使用时,用户由于长期风吹的情况,出现面瘫、局部功能失调等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避免发生安全风险,一般设置的吹风速度为1-3.5米每秒,来解决安全合规的问题。

4、因此,亟待设计一种能够适应多变环境、提供稳定高风速和风向的挂脖风扇,以解决现有挂脖风扇在实际使用场景中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挂脖风扇在使用场景中,风速无法达到预期,导致使用体验感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挂脖风扇。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其包括风机、通风通道以及与通风通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风机设于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通风通道上开设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风机运行并在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气流;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部分气流或全部气流的工作风速预设置为4米每秒以上,以减少外部环境流体对气流的扰动,所述风机包括高速三相电机,所述高速三相电机的工作电压为3v-6v,所述高速三相电机的工作电流为:0.25a-8a,所述高速三相电机的额定功率为1w-10w。

3、优选地,所述风机吹出的气流的风速大于12米每秒,所述风机吹出的气流的风速大于由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风速(2-4):1。

4、优选地,所述通风通道包括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所述风机设于第二风道内,第二风道靠近第一风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设于第二风道远离第二出风口的一端。

5、优选地,所述第二风道垂直风流动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内径t2比第一风道垂直风流动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内径t1小。

6、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靠近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设有风道增压段。

7、优选地,所述风道增压段内壁形成平滑过渡面;所述过渡面的曲率由第二风道至第一风道方向逐渐减小或所述过渡面的曲率为0.12-0.7。

8、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包括连通的主风道及副风道,主风道为沿风流方向延伸的通风通道,副风道为沿风流方向延伸的出风风道,所述主风道的风道体积大于副风道的风道体积,所述主风道、所述副风道之间的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间距。

9、优选地,在所述主风道与所述副风道之间的连通口的宽度k1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宽度k2。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宽度k2、所述主风道与所述副风道之间的连通口的宽度k1与第一风道垂直风流动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内径t1大小之比为1:(2-5):(3-10)。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为狭长形;或所述通风通道内设置多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在在所述通风通道上开设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挂脖风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其包括风机、通风通道以及与通风通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风机设于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通风通道上开设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风机运行并在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气流;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高速三相电机的工作电压为3v-6v,所述高速三相电机的工作电流为:0.25a-8a,所述高速三相电机的额定功率为1w-10w,限定了电机的类型,有利于为挂脖风扇提供高速气流,同时所述挂脖风扇进一步限定了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的风速达到4米每秒以上,以实现挂脖风扇高速出风,减少周围环境及使用环境对出风效果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1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吹出的气流的风速大于12米每秒,风机提供高风速的气流,具有有关风速比例的限定,也可以保证有利于由第一出风口吹出的风即高速又更均匀。

15、3.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的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外部环境流体的温度为第二温度,所述气流与所述外部环境流体混合后的混合流体的温度为第三温度。其中,所述第三温度介于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之间,通过对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温度与外部环境流体的温度之间的调节,可以使吹向人体的风的温度介于第一出风口吹出气流的第一温度与外部环境流体的第二温度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三温度的混合流体舒缓用户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来自于用户被4米每秒的高速风对吹风区域所造成局部过冷或局部过热的情况。

16、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通道包括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所述风机设于第二风道内,第二风道靠近第一风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设于第二风道远离第二出风口的一端,第一风道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的限定,可以保证在设有出风口的第一风道与收容风机的第二风道之间的高速气流通过后可分别均匀地从多个出风口吹出,以满足均匀且高速出风。

17、5.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风道垂直风流动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内径比第一风道垂直风流动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内径小,也可以进一步保证气体增压的效果。

18、6.所述风道增压段内壁形成平滑过渡面,所述过渡面的曲率由第二风道至第一风道方向逐渐减小;或所述过渡面的曲率为0.12-0.7。所述风道增压段起到平滑过渡衔接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的作用,同时由于曲率平滑变化,因此,可对由所述第二风道送至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气流逐渐增压,以达到所需要的出风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衔接处涡流的产生。

19、7.将所述第一风道定义为包括中空主体及由中空主体外壁延伸方向设置的延伸段,并在所述中空主体内形成主风道,所述延伸段与所述中空主体外壁之间形成副风道,其中,所述主风道与所述副风道之间贯通,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副风道的出风处,通过这样的设置,可满足高速、均匀化出风的需求,同时可为所述主风道与副风道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关系,避免出现涡流的情况,同步减少噪音的产生。进一步地,所述主风道、所述副风道之间的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间距,可以提供一定长度的空气增压通道,从而可提高从第一出风口吹出风的速度。

20、8.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主风道与所述副风道连接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风机、通风通道以及与通风通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风机设于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通风通道上开设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风机运行并在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对应用户的预设吹风区域,所述工作风速预设置为4米每秒以上,以减少外部环境流体对气流的扰动,使得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至少部分吹向所述预设吹风区域;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的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外部环境流体的温度为第二温度,所述气流与所述外部环境流体混合后的混合流体的温度为第三温度,其中,所述第三温度介于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三温度的混合流体舒缓用户被4米每秒的高速风对吹风区域所造成局部过冷或局部过热的不适感;所述风机吹出的气流的风速大于12米每秒,所述风机吹出的气流的风速大于由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风速(2-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通道包括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所述风机设于第二风道内,第二风道靠近第一风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设于第二风道远离第二出风口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垂直风流动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内径T2比第一风道垂直风流动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内径T1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靠近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设有风道增压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增压段内壁形成平滑过渡面;所述过渡面的曲率由第二风道至第一风道方向逐渐减小或所述过渡面的曲率为0.12-0.7。

7.如权利要求3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包括连通的主风道及副风道,主风道为沿风流方向延伸的通风通道,副风道为沿风流方向延伸的出风风道,所述主风道的风道体积大于副风道的风道体积,所述主风道、所述副风道之间的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设有间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风道与所述副风道之间的连通口的宽度K1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宽度K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宽度K2、所述主风道与所述副风道之间的连通口的宽度K1与第一风道垂直风流动方向的截面的最大内径T1大小之比为1:(2-5):(3-10)。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为狭长形;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风机、通风通道以及与通风通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风机设于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所述通风通道上开设形成所述第一出风口,风机运行并在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对应用户的预设吹风区域,所述工作风速预设置为4米每秒以上,以减少外部环境流体对气流的扰动,使得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至少部分吹向所述预设吹风区域;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的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外部环境流体的温度为第二温度,所述气流与所述外部环境流体混合后的混合流体的温度为第三温度,其中,所述第三温度介于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三温度的混合流体舒缓用户被4米每秒的高速风对吹风区域所造成局部过冷或局部过热的不适感;所述风机吹出的气流的风速大于12米每秒,所述风机吹出的气流的风速大于由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风速(2-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通道包括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所述风机设于第二风道内,第二风道靠近第一风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设于第二风道远离第二出风口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垂直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观正袁水勇谢佳航肖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