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耐受DOM的钙盐基微囊藻除藻剂及除藻方法技术_技高网

耐受DOM的钙盐基微囊藻除藻剂及除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1669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体中微囊藻的去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supgt;2+</supgt;与C<subgt;2</subgt;O<subgt;4</subgt;<supgt;2‑</supgt;形成的结晶体系在去除水体微囊藻中的应用,以及含有Ca<supgt;2+</supgt;和C<subgt;2</subgt;O<subgt;4</subgt;<supgt;2‑</supgt;这两种构晶离子的盐的除藻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重点要保护的是Ca<supgt;2+</supgt;与C<subgt;2</subgt;O<subgt;4</subgt;<supgt;2‑</supgt;形成的结晶体系在去除水体微囊藻中的应用,即CaC<subgt;2</subgt;O<subgt;4</subgt;结晶物在去除水体微囊藻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要保护含有CaC<subgt;2</subgt;O<subgt;4</subgt;结晶物的除藻剂及其应用。30天对铜绿微囊藻的总体去除率最终能保持在95%以上,对惠氏微囊藻的总体去除率最终能保持在99%以上,对水华微囊藻的总体去除率最终能保持在96%以上,说明CaC<subgt;2</subgt;O<subgt;4</subgt;结晶对微囊藻的去除效果优异并且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中微囊藻的去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2+与c2o42-形成的结晶体系在去除水体微囊藻中的应用,以及含有ca2+和c2o42-这两种构晶离子的盐的除藻剂。


技术介绍

1、蓝藻水华是淡水水域最常见的水华之一,通常是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状态下,水体中的蓝藻细胞大量繁殖,并积聚在水体表层,形成一层特殊的蓝绿色“膜衣”,从而造成水体变为蓝绿色的现象。常见的蓝藻主要包括:微囊藻属、鱼腥藻属、颤藻属、束丝藻属等等,其具有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等特点。在全球变暖的环境背景下,蓝藻水华的爆发程度、范围、频率逐年增加,给水生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它对人类健康、水生生态系统以及水产养殖业、观光旅游业等行业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因此,蓝藻水华的防控与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

2、关于蓝藻水华的处理方法,有文献披露过采用氯化钙杀藻。比如,将一定比例的液体氯化钙投入到水中,从而达到抑制藻体生长的目的。上述的方法中,由于氯化钙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过量使用,否则会影响水生态环境。并且,氯化钙只能起到杀藻的作用,不能彻底的清除水中的藻类,所以需定期检查水质,对不同类型的藻类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并且本申请中,通过实验,证实了单独投加钙离子,其对微囊藻的去除效果比较有限。

3、还有文献披露过,自来水中碳酸钙结晶除藻效果及机理研究,该文献是通过caco3结晶物来达到去除藻类的目的的。碳酸钙混凝法除藻,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针对不同的藻效果不稳定;二是针对dom丰富的自然水体,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ca2+与c2o42-形成的结晶体系来去除微囊藻的方法,考虑到含有微囊藻的水体中也会同时有dom,因此,本申请中还通过具体的实验考察了dom对于去除藻体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证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去除微囊藻,总体去除率最终能保持在95%以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cac2o4结晶对微囊藻的去除效能并不受腐殖酸的影响。

2、本申请要重点保护的是,ca2+与c2o42-形成的结晶体系在去除水体微囊藻中的应用。

3、上述的微囊藻是指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水华微囊藻中的任一种,但是并不仅限于以上所列举的几种,与上述的微囊藻具有类似特性的蓝藻水华,均可以通过本申请的方法来去除。

4、上述的应用中,具体是将含有ca2+和c2o42-这两种构晶离子的盐加入到含有微囊藻的水体中,从而达到抑制藻体生长或者是去除藻类的目的。

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投入ca2+和c2o42-后,可以在水体中加入葡萄糖或含有葡萄糖的物质。

6、含有ca2+和c2o42-这两种构晶离子的盐的能耐受dom的钙盐基微囊藻除藻剂,同样也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重点。

7、优选的,上述的除藻剂中含有cac2o4结晶物。

8、利用上述的除藻剂去除微囊藻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9、(1)配制cacl2溶液和na2c2o4溶液;

10、(2)将配制好的cacl2溶液和na2c2o4溶液倒入到含有微囊藻的水体中,静置,沉淀;使水体中ca2+的浓度保持在6~8mm,c2o42-与(1)中cacl2溶液中的ca2+的摩尔比为:0.25~1:1。

11、优选的,在投入cacl2溶液和na2c2o4溶液前,采用直接投加法按0.5ml过氧化氢/200ml水体的比例向水体中加入过氧化氢,静置2~3h,然后再在水体中加入cacl2溶液和na2c2o4溶液。

12、cac2o4结晶物应用于微囊藻的去除中,效果优异,分析可能的原因和机制,具体如下:(1)吸附电中和理论:微囊藻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大部分的cac2o4结晶物带有正电荷,两者产生吸附电中和作用,减少藻细胞间的静电斥力,使藻细胞更容易结合聚集,促进藻细胞的沉降;

13、(2)网捕卷扫理论:藻液中大量的构晶离子分布在藻细胞的周围,形成带正电荷的结晶产物,并吸引表面带负电荷的藻细胞积聚,形成集聚体,当这些结晶产物收缩沉降时,将水中藻细胞捕获卷扫下来;

14、(3)共絮凝作用:在外力的推动作用下,藻细胞与具有相似粒径的结晶产物相互碰撞聚集,形成体积更大的沉淀与水溶液分离,使藻细胞与结晶产物共同被沉淀下来。

15、关于上述的机理,本申请并未进行深入的验证,但是所有的实验数据均表明,cac2o4结晶物应用于微囊藻的去除中效果显著。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本申请中,通过实验验证了投入cac2o4结晶物到微囊藻污染水体中,30天对铜绿微囊藻的总体去除率最终能保持在95%以上,对惠氏微囊藻的总体去除率最终能保持在99%以上,对水华微囊藻的总体去除率最终能保持在96%以上,说明cac2o4结晶对微囊藻的去除效果优异并且稳定,在去除微囊藻的过程中,几乎不会受到dom的影响,即,对dom的耐受力强;

18、(2)采用cac2o4结晶物来去除微囊藻,首次探索发现草酸盐+钙盐的除藻效果更为优异,针对三种的微囊藻水华尤其是胶鞘厚且难除的惠氏微囊藻均有较好的效果,并且通过dom实验证实了,即便是在dom种类多、含量丰富的情况下,考察其持续除藻的效果(30天的效果)依然很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Ca2+与C2O42-形成的结晶体系在去除水体微囊藻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囊藻是指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水华微囊藻中的任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含有Ca2+和C2O42-这两种构晶离子的盐加入到含有微囊藻的水体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投入Ca2+和C2O42-后,再在水体中加入葡萄糖或含有葡萄糖的物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含有Ca2+的盐为CaCl2,含有C2O42-的盐为NaC2O4;C2O42-与Ca2+的摩尔比为:0.25~1:1,Ca2+的投入浓度为6~8mM。

6.耐受DOM的钙盐基微囊藻除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藻剂中含有Ca2+和C2O42-这两种构晶离子的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藻剂中含有CaC2O4结晶物。

8.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藻剂去除微囊藻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9.利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去除微囊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在投入CaCl2溶液和Na2C2O4溶液前,采用直接投加法按0.5mL过氧化氢/200mL水体的比例向水体中加入过氧化氢,静置2~3h,然后再在水体中加入CaCl2溶液和Na2C2O4溶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ca2+与c2o42-形成的结晶体系在去除水体微囊藻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囊藻是指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水华微囊藻中的任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含有ca2+和c2o42-这两种构晶离子的盐加入到含有微囊藻的水体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投入ca2+和c2o42-后,再在水体中加入葡萄糖或含有葡萄糖的物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含有ca2+的盐为cacl2,含有c2o42-的盐为nac2o4;c2o42-与ca2+的摩尔比为:0.2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萌周诗颖冯兵张园眼王强姚娜刘足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