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桥梁阻尼,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桥梁在修建完成后,为避免地震或桥梁自身震动使桥梁损坏甚至倒塌,通常会在桥梁靠近地面处设置有能够减震抗震的阻尼器,在桥梁上使用的减隔震装置主要有橡胶类(铅芯、高阻尼)隔震支座、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粘滞流体阻尼器及金属屈服(型钢)阻尼支座等。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目前使用的阻尼器存在一些局限,单纯的隔震橡胶提供的阻尼有限,消能能力不足;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容易产生桥面错台;粘滞流体阻尼器的阻尼介质对温度敏感,且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以改善目前阻尼器减震抗震效果不佳或造价较高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包括上支座钢板、下支座钢板、固定在下支座钢板表面的钢丝阻尼器,所述下支座钢板安装钢丝阻尼器的一侧设置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设置于钢丝阻尼器中;所述钢丝阻尼器包括上环形钢板、下环形钢板、钢丝环,所述上环形钢板、下环形钢板上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钢丝环同时贯穿上环形钢板、下环形钢板的固定凸起的固定孔设置;所述上支座钢板、下支座钢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支座钢板安装在桥梁底面,下支座钢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桥梁地基上,同时在下支座钢板上安装有钢丝阻尼器;钢
5、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若干定位扣、定位孔、连接绳,所述定位扣设置于上支座钢板靠近钢丝阻尼器的一侧,所述定位孔设置于下支座钢板对应定位扣的位置,所述连接绳一端连接定位扣,另一端贯穿定位孔设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支座钢板与桥梁下横梁连接后,需要吊装安装至下支座钢板上,为方便定位,在上支座钢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扣,且在下支座钢板对应定位扣设置有定位孔,将连接绳一端连接定位扣,另一端贯穿定位孔,此时可通过收放连接绳来控制上支座钢板的位置,不再需要通过人工推拉上支座钢板进行定位安装,使上支座钢板的安装更轻松,并提高安装效率。
7、优选的,所述连接绳远离上支座钢板的一端设置有控制装置,若干所述连接绳均连接于一台控制装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同一台控制装置来控制所有连接绳的收放,实现同步控制连接绳,避免连接绳控制不同步而导致的上支座钢板在定位安装时出现偏移,从而提高上支座钢板的安装效率,避免安装出现误差。
9、优选的,所述下支座钢板靠近上支座钢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定位滑轮,所述定位滑轮设置于定位孔两侧,所述连接绳可通过定位滑轮贯穿定位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通过定位滑轮再穿过定位孔,利用定位滑轮可使连接绳在收放过程中更稳定,避免连接绳在收放时产生晃动,从而影响上支座钢板的定位安装;同时利用定位滑轮可减少连接绳与定位孔的接触,即减少连接绳与定位孔之间的摩擦损耗,增加连接绳的使用寿命。
11、优选的,所述上支座钢板贴合钢丝阻尼器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钢丝阻尼器与承重柱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定位凸起可插设于安装槽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支座钢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在安装上支座钢板时,通过将定位凸起插设于钢丝阻尼器与承重柱之间的安装槽内,可辅助定位上支座钢板,从而使上支座钢板的定位安装更准确;同时利用定位凸起限制上支座钢板的位移,使上支座钢板的安装更稳定。
13、优选的,所述定位凸起外侧壁与钢丝阻尼器贴合处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磁性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磁性件的磁力吸附钢丝阻尼器,可以在安装上支座钢板时辅助定位凸起插入安装槽,同时使定位凸起能够更稳定牢固的安装在安装槽内,从而使安装后的上支座钢板更加稳固。
15、优选的,所述承重柱靠近上支座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球型槽,所述球形槽内设置有球型连接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重柱靠近上支座钢板的一侧设置球形槽,并在球形槽内设置有球型连接块,且球形连接块与上支座钢板相抵,此时当桥梁或地面产生震动时,球型连接块可随震动一起移动,从而抵消掉部分承重柱与上支座钢板之间的力,进而增强结构的减震效果。
17、优选的,所述球型连接块贴合上支座钢板的一侧设置有软胶垫。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软胶垫减小球型连接块与上支座钢板之间的摩擦损耗,增加球型连接块与上支座钢板的使用寿命;同时软胶垫也能提高球型连接块与上支座钢板之间的摩擦力,使球型连接块与上支座钢板的连接更紧密,从而提高球型连接块的减震效果。
19、本申请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的施工方法,以改善目前阻尼器减震抗震效果不佳或造价较高的问题。
20、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的施工方法:
21、优选的,s100,先将下支座钢板通过支架固定在地基上,上支座钢架固定于桥梁的端梁底部,上支座钢板使用吊机吊装于下支座钢板上;
22、s200,将钢丝阻尼器安装于下支座钢板上,同时在下支座钢板上设置有承重柱,承重柱靠近上支座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球型槽,且在球形槽内设置有球型连接块,承重柱通过球型连接块与上支座钢板相抵;在上支座钢板靠近下支座钢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凸起,承重柱与钢丝阻尼器之间形成安装槽,定位凸起可插设于安装槽;
23、s300,在上支座钢板与下支座钢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扣、定位孔、连接绳,定位扣安装于上支座钢板靠近下支座钢板的一侧,定位孔设置于下支座钢板对应定位扣的位置,连接绳一端连接定位扣,另一端贯穿定位孔,同时多根连接绳贯穿定位孔连接于同一个控制装置;
24、s400,定位孔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滑轮,连接绳先通过定位滑轮再贯穿定位孔,通过控制装置收放连接绳来调整上支座钢板的定位安装。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支座钢板上设置有钢丝阻尼器,利用钢丝阻尼器进行防震减震,同时在下支座钢板上设置有承重柱,通过承重柱支撑上支座钢板,避免桥梁及上支座钢板直接压在钢丝阻尼器上,导致钢丝阻尼器失效;在上支座钢板与下支座钢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在安装上支座钢板时利用定位机构来定位,使上支座钢板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钢板(1)、下支座钢板(2)、固定在下支座钢板(2)表面的钢丝阻尼器(3),所述下支座钢板(2)安装钢丝阻尼器(3)的一侧设置有承重柱(4),所述承重柱(4)设置于钢丝阻尼器(3)中;所述钢丝阻尼器(3)包括上环形钢板(31)、下环形钢板(32)、钢丝环(33),所述上环形钢板(31)、下环形钢板(32)上设置有固定凸起(34),所述固定凸起(34)设置有若干固定孔(35),所述钢丝环(33)同时贯穿上环形钢板(31)、下环形钢板(32)的固定凸起(34)的固定孔(35)设置;所述上支座钢板(1)、下支座钢板(2)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若干定位扣(51)、定位孔(52)、连接绳(53),所述定位扣设置于上支座钢板靠近钢丝阻尼器的一侧,所述定位孔设置于下支座钢板对应定位扣的位置,所述连接绳(53)一端连接定位扣(51),另一端贯穿定位孔(5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钢板(2)靠近上支座钢板(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定位滑轮(21),所述定位滑轮(21)设置于定位孔(52)两侧,所述连接绳(53)可通过定位滑轮(21)贯穿定位孔(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钢板(1)贴合钢丝阻尼器(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凸起(11),所述钢丝阻尼器(3)与承重柱(4)之间形成安装槽(36),所述定位凸起(11)可插设于安装槽(3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11)外侧壁与钢丝阻尼器(3)贴合处设置有定位槽(111),所述定位槽(111)内设置有磁性件(1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4)靠近上支座钢板(1)的一侧设置有球型槽(41),所述球型槽(41)内设置有球型连接块(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型连接块(42)贴合上支座钢板(1)的一侧设置有软胶垫(421)。
9.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钢板(1)、下支座钢板(2)、固定在下支座钢板(2)表面的钢丝阻尼器(3),所述下支座钢板(2)安装钢丝阻尼器(3)的一侧设置有承重柱(4),所述承重柱(4)设置于钢丝阻尼器(3)中;所述钢丝阻尼器(3)包括上环形钢板(31)、下环形钢板(32)、钢丝环(33),所述上环形钢板(31)、下环形钢板(32)上设置有固定凸起(34),所述固定凸起(34)设置有若干固定孔(35),所述钢丝环(33)同时贯穿上环形钢板(31)、下环形钢板(32)的固定凸起(34)的固定孔(35)设置;所述上支座钢板(1)、下支座钢板(2)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若干定位扣(51)、定位孔(52)、连接绳(53),所述定位扣设置于上支座钢板靠近钢丝阻尼器的一侧,所述定位孔设置于下支座钢板对应定位扣的位置,所述连接绳(53)一端连接定位扣(51),另一端贯穿定位孔(5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堆叠型钢丝阻尼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53)远离上支座钢板(1)的一端设置有控制装置(54),若干所述连接绳(53)均连接于一台控制装置(5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志伟,陈云锋,罗威力,李亮亮,刘延钊,姜立国,张显跃,颜家猛,张伟杰,刘智鹏,栾桂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