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纱机,具体涉及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细纱机为能够将粗纱或条子纺成细纱的设备,细纱机中的牵伸机构为纺纱的核心机构,牵伸机构能够利用辊子之间的不同转速,对夹持的纱线进行牵伸,将纱线牵伸成细长的状态,进而经过加捻形成细纱。
2、公告号为cn108977946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细纱机后区大牵伸的均匀牵伸方法,公开了在细纱机后牵伸区中增设牵伸均匀装置,牵伸均匀装置由一对压持器组成,压持器由槽轮、支撑轴和轴承构成,槽轮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分别开设左旋、右旋螺纹,保证横动粗纱顺利进入槽轮中部的三角槽中,粗纱条在后区牵伸时经一对压持器的s形接触挤压,槽轮上的三角槽刺入粗纱条,阻止粗纱条捻度传递,增加后罗拉钳口与牵伸均匀装置之间的粗纱条捻度,抑制后区大牵伸的粗纱条的纤维提前变速而引起牵伸不匀,经牵伸均匀装置后的粗纱条捻度和牵伸力降低,促进纤维集中变速,提高牵伸均匀度,实现了细纱机后区大牵伸的均匀牵伸的技术方案;
3、公告号为cn201245733y的中国技术专利:细纱机牵伸装置,公开了包括罗拉座、罗拉座上所安装的上、中、下罗拉和从下罗拉引过中罗拉的皮圈,有一张紧辊安装在皮圈内将皮圈折转并使皮圈背面包在中罗拉上,皮圈内有皮圈辊子,皮圈外有皮圈压辊;所说皮圈张紧辊经皮圈与中罗拉相压而使皮圈由中罗拉和皮圈张紧轮夹持驱动;在皮圈内有长度在上下罗拉之间的皮圈板,皮圈板有一平面衬在皮圈工作面上,所说皮圈辊子安装在皮圈板前后端上,皮圈辊子的半径不足罗拉半径的1/2;所说皮圈压辊有多个,安装在
4、公告号为cn20666670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细纱机牵伸装置,公开了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两侧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连接有罗拉,在安装架顶部还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连接有弹簧摇架,弹簧摇架上设置有若干胶辊结构构成的胶辊结构组,在安装架两侧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上固定设置有l型杆,l型杆上设置有铰接座,铰接座中设置有第一紧固结构,连接杆上对称设置有第二紧固结构,铰接座以及紧固块与胶辊结构上的胶辊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紧固结构和第二紧固结构之间设置有清洁带,清洁带的下表面和胶辊结构组上的胶辊相接触;能够直接通过清洁带,在胶辊工作的时候,将胶辊上的纱线清理干净的技术方案。
5、上述专利分别进行了基于纱线牵伸均匀度、纱线清理的角度,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但现有技术的牵伸工艺中,存在滑纱现象导致的纱线牵伸均匀度差的问题,滑纱现象是纱线受后罗拉牵伸力的作用下,中罗拉夹持力不足,产生短暂的纱线滑动现象,则滑动的这部分纱线无法得到有效牵伸,而对纱线的夹持力过大,又会将纱线压扁平,影响牵伸均匀度,所以本领域亟需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滑纱现象导致的纱线牵伸均匀度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包括细纱机本体,所述细纱机本体包括用于支承零部件安装的若干根细纱机承载杆,所述细纱机承载杆上安装有上夹持主体,所述上夹持主体一端底部开设有安装通孔,上夹持主体利用安装通孔与细纱机承载杆转动连接;所述上夹持主体底部从靠近安装通孔一端向远离安装通孔一端,上夹持主体依次安装有第一上部牵伸辊、第二上部牵伸辊、第三上部牵伸辊;
4、与所述第一上部牵伸辊位置接近的细纱机承载杆上套设安装有第一下部牵伸辊,与所述第三上部牵伸辊位置接近的细纱机承载杆上套设安装有第三下部牵伸辊,与所述第二上部牵伸辊位置接近的细纱机承载杆上固定支承有第二下部牵伸机构;所述上夹持主体在下压状态下,第一上部牵伸辊与第一下部牵伸辊紧贴夹持纱线,第二上部牵伸辊与第二下部牵伸机构紧贴夹持纱线,第三上部牵伸辊与第三下部牵伸辊紧贴夹持纱线;上夹持主体以安装通孔为轴旋转下压至底端后,对上夹持主体进行固定限位,使上夹持主体无法转动,为实现上夹持主体限位的目的,作为优选限位方案一,能够利用上夹持主体自身配重实现对纱线的稳定夹紧;作为优选限位方案二,能够利用现有技术的锁定结构,使上夹持主体无法向上转动;作为优选限位方案三,利用细纱机以外的外置锁定装置,使上夹持主体无法向上转动;上夹持主体的限位非本方案的主要保护内容,能够采用现有限位结构,故此不做过多赘述;
5、作为优选方案,第一上部牵伸辊、第二上部牵伸辊、第三上部牵伸辊为上部牵伸辊组,第一下部牵伸辊、第二下部牵伸机构、第三下部牵伸辊为下部牵伸辊组,上部牵伸辊组与下部牵伸辊组,两个牵伸辊组至少有一组传动连接有外部旋转驱动设备;作为优选方案,第一下部牵伸辊、第二下部牵伸机构、第三下部牵伸辊分别传动连接有外部旋转驱动设备,在右视视角下,第一下部牵伸辊、同步带、第三下部牵伸辊逆时针方向自转,第一上部牵伸辊、外层辊体、第三上部牵伸辊分别受与第一下部牵伸辊、同步带、第三下部牵伸辊的紧贴作用,从动受力以顺时针方向自转,第一下部牵伸辊外表面一点的线速度<同步带外表面一点的线速度<第三下部牵伸辊外表面一点的线速度,在细纱机牵伸纱线的过程中,纱线位于第一上部牵伸辊和外层辊体之间的区域、纱线位于外层辊体和第三上部牵伸辊之间的区域分别会受到牵伸,实现细纱机对纱线的双段高效牵伸。
6、所述第二上部牵伸辊包括固定安装在上夹持主体底部的安装衔接件,所述安装衔接件底部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安装臂,两个安装壁共同转轴安装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外表面套设固定有内层辊体,所述内层辊体外表面设置有中层辊体,中层辊体包括呈环形阵列密集设置的若干个橡胶支撑筒体,所有橡胶支撑筒体一侧外侧壁与内层辊体固定连接,所有橡胶支撑筒体外侧壁远离内层辊体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外层辊体。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支撑筒体的设计,使外层辊体外表面受压时,能够有大面积向承载杆方向形变,进而增大与纱线相接触的面积,增大摩擦力,能够有效降低滑纱现象,进而提高了细纱机对纱线牵伸后的均匀程度,提高纱线质量。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橡胶支撑筒体侧壁厚度的两倍大于内部空心区域的直径,能够实现增大外层辊体与纱线相接触的面积的同时,合理提升对外层辊体的支撑力,避免产生纱线受摩擦面大,而受压力小的现象,稳定静摩擦的效果,能够进一步避免滑纱现象的产生。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层辊体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承载片,所述外层辊体远离第一承载片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承载片,第一承载片和第二承载片能够提高外层辊体、中层辊体、内层辊体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层辊体、第一承载片、第二承载片之间的固定方式为黏连固定,所述外层辊体的长度≥同步带的宽度+8厘米,外层辊体两端能够突出于同步带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使外层辊体底部的形变不会影响黏连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断裂现象,进而能够有效缩短零部件维护周期,增强本方案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包括细纱机本体,所述细纱机本体包括用于支承零部件安装的若干根细纱机承载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机承载杆(100)上安装有上夹持主体(101),所述上夹持主体(101)一端底部开设有安装通孔(102),上夹持主体(101)利用安装通孔(102)与细纱机承载杆(100)转动连接;所述上夹持主体(101)底部从靠近安装通孔(102)一端向远离安装通孔(102)一端,上夹持主体(101)依次安装有第一上部牵伸辊(103)、第二上部牵伸辊(105)、第三上部牵伸辊(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部牵伸辊(105)包括固定安装在上夹持主体(101)底部的安装衔接件(201),所述安装衔接件(201)底部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安装臂,两个安装壁共同转轴安装有承载杆(205),所述承载杆(205)外表面套设固定有内层辊体(204),所述内层辊体(204)外表面设置有中层辊体(203),中层辊体(203)包括呈环形阵列密集设置的若干个橡胶支撑筒体(208),所有橡胶支撑筒体(2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支撑筒体(208)侧壁厚度的两倍大于内部空心区域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层辊体(202)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承载片(206),所述外层辊体(202)远离第一承载片(206)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承载片(207);所述外层辊体(202)的长度≥同步带(502)的宽度+8厘米,外层辊体(202)两端能够突出于同步带(502)宽度方向上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片(206)上呈环形阵列贯穿安装有若干个第一通气孔(303),第一通气孔(303)的数量等于橡胶支撑筒体(208)的数量;所述第二承载片(207)上呈环形阵列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气孔(304),第二通气孔(304)的数量等于橡胶支撑筒体(208)的数量;第一通气孔(303)、橡胶支撑筒体(208)、第二通气孔(304)一一对应相互密封连通;所述第二承载片(207)外侧壁上利用轴承(302)转动安装有承载筒(301),承载筒(301)远离外层辊体(202)一端突出于轴承(302)侧边,所述承载筒(301)远离外层辊体(202)一端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稳气块(305),稳气块(305)与第二承载片(207)以滑动摩擦的方式紧贴,稳气块(305)对最底端的第二通气孔(304)两侧的两个第二通气孔(304)造成阻挡,所述稳气块(305)上贯穿开设有两个供气孔(306),两个供气孔(306)能够分别连通最底端的第二通气孔(304)两侧的两个第二通气孔(304),两个所述供气孔(306)远离第二通气孔(304)一端,共同连通有两通管(307),两通管(307)远离供气孔(306)一端连通外界供气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303)内部安装有泄压阀部件(400),所述泄压阀部件(400)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通气孔(303)内部的固定塞(401),固定塞(401)靠近橡胶支撑筒体(208)一端固接有张力弹簧(402),张力弹簧(402)远离固定塞(401)一端固接有滑动塞(403),滑动塞(403)远离张力弹簧(402)一端固接有封堵塞(404),所述封堵塞(404)为圆台形状,封堵塞(404)下底面与滑动塞(403)固接,所述封堵塞(404)插入橡胶支撑筒体(208)内部,所述固定塞(401)侧壁边缘呈环形阵列贯通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405),所述滑动塞(403)侧壁边缘呈环形阵列贯通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4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部牵伸机构(108)包括与细纱机支撑架体固接的同步带安装部件(501),同步带安装部件(501)上转动安装有同步带(502);所述同步带(502)外表面固定有防滑条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纹包括呈线性阵列排布的软凸起条(5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凸起条(504)内部固定填充有硬凸起条(5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包括细纱机本体,所述细纱机本体包括用于支承零部件安装的若干根细纱机承载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机承载杆(100)上安装有上夹持主体(101),所述上夹持主体(101)一端底部开设有安装通孔(102),上夹持主体(101)利用安装通孔(102)与细纱机承载杆(100)转动连接;所述上夹持主体(101)底部从靠近安装通孔(102)一端向远离安装通孔(102)一端,上夹持主体(101)依次安装有第一上部牵伸辊(103)、第二上部牵伸辊(105)、第三上部牵伸辊(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部牵伸辊(105)包括固定安装在上夹持主体(101)底部的安装衔接件(201),所述安装衔接件(201)底部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安装臂,两个安装壁共同转轴安装有承载杆(205),所述承载杆(205)外表面套设固定有内层辊体(204),所述内层辊体(204)外表面设置有中层辊体(203),中层辊体(203)包括呈环形阵列密集设置的若干个橡胶支撑筒体(208),所有橡胶支撑筒体(208)一侧外侧壁与内层辊体(204)固定连接,所有橡胶支撑筒体(208)外侧壁远离内层辊体(204)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外层辊体(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支撑筒体(208)侧壁厚度的两倍大于内部空心区域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层辊体(202)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承载片(206),所述外层辊体(202)远离第一承载片(206)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承载片(207);所述外层辊体(202)的长度≥同步带(502)的宽度+8厘米,外层辊体(202)两端能够突出于同步带(502)宽度方向上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纱机同步带滑纱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片(206)上呈环形阵列贯穿安装有若干个第一通气孔(303),第一通气孔(303)的数量等于橡胶支撑筒体(208)的数量;所述第二承载片(207)上呈环形阵列贯穿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气孔(304),第二通气孔(304)的数量等于橡胶支撑筒体(20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海,胡德清,郑桂芝,邹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