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气保护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过压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1、在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背景的目的。在本部分中描述的程度上,当前署名的专利技术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地也不暗示地被认为是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2、放电管是常用的过压保护元件,但放电管在应用中,设计的过压保护参数是固定的,而且该参数不具备连续可调性,当过电压低于其保护参数时则不能正常进行放电,就不能在特定的电压下产生电弧放电,从而无法将过高的电压泄放到地面或其他安全的路径,导致电路受损害。特别是用于高能量的浪涌和瞬态电压事件中,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过压保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压保护放电管无法适应性的调节过压保护参数导致保护失效的问题。
2、本申请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3、一种过压保护系统,所述过压保护系统包括:
4、主体件,所述主体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输出电极组件以及输入电极组件,且所述主体件内设有连通在所述输出电极组件以及所述输入电极组件之间的作业空腔,且所述主体件上贯通设有与所述作业空腔相连通的作业通道,所述作业通道用于连接并通入绝缘灭弧气体;
5、控制件,所述控制件活动设于所述作业空腔内,并分隔出于所述作业通道相连通的第一空间,所述控制件上设有与所述输入电极组件电连接的中间电极,所述控制件可朝向所述输出电极组件移动,且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压保护系统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控制件在所述作业空腔内往复移动。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气源,所述气源用于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所述主体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使压缩气体进入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后,推动所述控制件远离或靠近所述输出电极组件移动。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件上固定设有布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挡环,以使压缩空气由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内推动所述挡环移动。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换向阀,通过所述换向阀控制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一连接管或所述第二连接管。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件外壁与所述主体件的内壁之间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密封环。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件上设有多个贯通孔,以使所述控制件往复移动时,所述控制件的端部与所述输出电极组件、所述输入电极组件之间空间的压力相同。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贯通孔绕所述控制件的中心轴相间隔的周向布置。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电极组件与所述主体件之间固定设有可拆卸的定位部,所述主体件、所述定位部以及所述控制件分别采用绝缘材料。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件上设有用于抵持所述中间电极的限位环,以使所述中间电极的端部凸出于所述控制件的端部设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6、本申请中的过压保护系统包括主体件和控制件,主体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输出电极组件以及输入电极组件,且主体件内设有连通在输出电极组件以及输入电极组件之间的作业空腔,且主体件上贯通设有与作业空腔相连通的作业通道,作业通道用于连接并通入绝缘灭弧气体,控制件活动设于作业空腔内,并分隔出于所述作业通道相连通的第一空间,所述控制件上设有与所述输入电极组件电连接的中间电极,所述控制件可朝向所述输出电极组件移动,且当所述控制件移动时,所述输出电极组件与所述中间电极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以改变击穿放电电压,实际作业时,通过输出电极组件以及输入电极组件分别连接在作业路径以及放电路径,当作业电压达到设定的保护参数时,在作业空腔内的中间电极以及输出电极之间产生电弧放电,从而将过高的电压泄放到放电路径,避免电路受损害,在作业环境发生调整之后,通过控制件在作业空腔内移动,改变输出电极组件与中间电极的距离,相对应的连接在作业通道内的绝缘灭弧气体的体积也改变了,相对应的击穿放电电压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实现适应性调节击穿放电电压的目的,在高能量的浪涌和瞬态电压事件中,可以更快更可靠的进行保护调节,避免了反复拆卸更换保护组件的作业,提高实用性,可靠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系统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控制件在所述作业空腔内往复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气源,所述气源用于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所述主体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使压缩气体进入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后,推动所述控制件远离或靠近所述输出电极组件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上固定设有布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挡环,以使压缩空气由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内推动所述挡环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换向阀,通过所述换向阀控制压缩空气进入所述第一连接管或所述第二连接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外壁与所述主体件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上设有多个贯通孔,以使所述控制件往复移动时,所述控制件的端部与所述输出电极组件、所述输入电极组件之间空间的压力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贯通孔绕所述控制件的中心轴相间隔的周向布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组件与所述主体件之间固定设有可拆卸的定位部,所述主体件、所述定位部以及所述控制件分别采用绝缘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上设有用于抵持所述中间电极的限位环,以使所述中间电极的端部凸出于所述控制件的端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系统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所述控制件在所述作业空腔内往复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气源,所述气源用于输出压缩空气至所述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所述主体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使压缩气体进入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后,推动所述控制件远离或靠近所述输出电极组件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上固定设有布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的挡环,以使压缩空气由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内推动所述挡环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宪强,田志伟,江凌,戴明,程旭,徐亮,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