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电源结构发展重大变化,传统自动发电控制进行了新能源发电自动控制与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的功能拓展。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特性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同地区的电网之间的协调难度增加,依托主网侧传统资源进行电网断面有功控制的方式不能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功率控制需求。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电网协调机制,融入相对分散和波动性的分布式资源参与主网断面有功控制,加强跨区域电网的互联和协调控制,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断面控制。
2、随着分布式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中的潮流分布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电网断面控制主要依靠集中式电源的调节,但分布式新能源的出力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可能导致某些断面潮流过载。分布式新能源参与断面控制可以根据实时的电网运行状态,调整自身的出力,从而缓解断面潮流压力,降低电网运行风险。然而,由于新能源的跟踪速率不高,储能的规模不多,新能源还不具备参与电网调频控制能力,考虑新能源接入网架安全约束,参与电网调峰控制。另外,随着低压分布式光伏可调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地调可调控资源增加,也在向省地协同控制方向发展。省调有能力综合考虑各类可调节资源,基于电网安全约束、调用成本最低等约束条件统一调度,然而省调中仍不存在通过聚合低压分布式光伏实施断面的全局调度。
3、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优化计算全网或分区域具有实时调度特性的可控资源调度控制需求,将低压分布式光伏通过聚合整体考虑成一个虚拟聚合控制新能源场站,参与断面全局优化控制策略。
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断面潮流达到第一门限时,生成断面弃电目标,并根据断面弃电目标向断面下的所有新能源场站分配弃电量;当断面潮流达到第二门限时,生成断面解除限电目标,并根据断面解除限电目标向断面下的所有新能源场站分配解除限电量;根据弃电量和解除限电量控制新能源场站,以实现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
4、优选的,当断面潮流达到第一门限时,生成断面弃电目标,并根据断面弃电目标向断面下的所有新能源场站分配弃电量;断面弃电目标δpd为:
5、δpd=pd-0.9pd.n
6、式中,pd为断面当前潮流,pd.n为断面额定潮流;
7、断面下任意一个新能源场站分配到的弃电量为:
8、
9、式中,pt.i为t时刻下排序为i的新能源场站的当前潮流,n为断面下新能源场站数量。
10、优选的,当断面潮流达到第一门限时,生成断面弃电目标,并根据断面弃电目标向断面下的所有新能源场站分配弃电量,包括:若连续三个步长δt下,断面内的任意一个新能源场站未按断面协同控制指令进行响应,则从断面内切除当前一个新能源场站,并在断面弃电目标中减去pt.i,并在断面内重新分配剩余弃电量。
11、优选的,当断面潮流达到第二门限时,生成断面解除限电目标,并根据断面解除限电目标向断面下的所有新能源场站分配解除限电量,包括:断面解除限电目标δph为:
12、δph=0.05pd.n
13、断面下任意一个新能源场站分配到的解除限电量为:
14、
15、优选的,当断面潮流达到第二门限时,生成断面解除限电目标,并根据断面解除限电目标向断面下的所有新能源场站分配解除限电量,包括:在每个步长δt下连续执行解除限电,若在时刻t时,任意一个场站解除限电后的潮流符合pt.i<pt-1.i+δph.i,则认为场站无法达到解除限电目标,在时刻t+1时,不再为之分配解除限电目标;若在任意时刻t时,任意一个场站解除限电后的潮流符合pt.i≥pt-1.i+δph.i,则认为场站达到解除限电目标,在时刻t+1时,继续为之分配解除限电目标。
16、优选的,根据所述弃电量和所述解除限电量控制新能源场站,以实现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包括:根据弃电量和解除限电量生成每个新能源场站的断面限电指令,并判断当前时刻t的断面限电指令是否为最后一次的断面限电指令;根据电网调峰目标,对每个新能源场站生成调峰限电指令;选择断面限电指令或调峰限电指令控制新能源场站。
17、优选的,选择断面限电指令或调峰限电指令控制新能源场站,包括:若调峰限电指令大于非最后一次的断面限电指令,则将新能源场站部署为调峰限电模式;若断面限电指令大于调峰限电指令,则将新能源场站部署为断面限电模式;若调峰限电指令大于最后一次的断面限电指令,则按照断面限电指令调整新能源场站状态后,将新能源场站部署为调峰限电模式。
18、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利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方法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系统;系统包括弃电模块、解除限电模块、控制模块;其中,弃电模块,用于当断面潮流达到第一门限时,生成断面弃电目标,并根据断面弃电目标向断面下的所有新能源场站分配弃电量;解除限电模块,用于当断面潮流达到第二门限时,生成断面解除限电目标,并根据所述断面解除限电目标向断面下的所有新能源场站分配解除限电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弃电量和解除限电量控制所述新能源场站,以实现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
19、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涉及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根据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方法的步骤。
20、本方面第四方面,涉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方法的步骤。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优化计算全网或分区域具有实时调度特性的可控资源调度控制需求,将低压分布式光伏通过聚合整体考虑成一个虚拟聚合控制新能源场站,参与断面全局优化控制策略。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还包括:
23、1、分布式新能源的出力与负荷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参与断面控制,可以实现分布式新能源与负荷的就地平衡,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传统的电网断面控制主要考虑集中式电源的出力和负荷需求,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有限。分布式新能源参与断面控制可以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和分散性的优势,拓展新能源的消纳空间。
24、2、容易想到,本专利技术可结合已有的聚类技术,通过设备位置、并网方式、电压等级等的相似性对低压分布式光伏进行聚类,并虚拟出多个新能源场站,参与断面协同控制和调峰控制。
25、3、本专利技术将全网新能源在保证断面安全前提下,按断面策略公平分配给集中式场站及分布式新能源场站,实现断面裕度的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分布式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9.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的新能源断面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泽汉,姚庆华,王东蕊,侯鑫垚,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