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和固废资源化,一种利用中药渣的印染污泥脱氯协同提质工艺。
技术介绍
1、印染污泥是纺织行业不可避免的副产物,若处置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目前,焚烧是印染污泥的主要处置路径,却受到印染污泥原料特性的限制:一方面印染污泥氯含量较高,使其焚烧后易产生二噁英,导致焚烧尾气处理困难;另一方面,印染污泥热值偏低,其焚烧过程需额外添加辅助燃料,导致运行成本提高。因此,亟待有效技术实现印染污泥的脱氯提质。我国在原料药生成加工领域具有显著产业优势,产生大量废弃中药渣。废弃中药渣富含木质素成分,前期研究发现木质素成分在水热条件下可促进物料脱氯。基于上述背景,本工艺提出利用中药渣与印染污泥掺混水热碳化实现印染污泥脱氯提质,并结合机械破碎、快速酶解预处理提高工艺效果。
2、本工艺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这体现于两方面:(1)本工艺运行成本低:工艺基于“以废治废”的思路,并且除koh/naoh外不涉及其他添加剂,因此工艺无需额外药剂成本。其次,本工艺虽然涉及水热碳化过程需升温至180℃,但相较现有工艺具有优势,如现有技术《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脱氯方法》(公开号:cn115138022a)要求在1000~1200℃条件下进行持续煅烧;(2)本工艺固定设备投资少:本工艺不涉及非标定制设备,各工艺环境均基于常规化工构筑物实现,因此工艺具有设备投资少的优势。而现有脱氯技术往往涉及非标设备投资,如现有技术《一种氯化废水加氢脱氯处理装置》(公开号:cn221319392u)、《一种废旧塑料热解脱氯设备》(公开号:cn221344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中药渣的印染污泥脱氯协同提质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一种利用中药渣的印染污泥脱氯协同提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机械破碎:将废弃中药渣进行破碎使其粒度≤30mm;
4、步骤2快速酶解:将步骤1所述的破碎中药渣置于酶解液中进行快速酶解,使其木质素成分的交联结构得到初步分解,随后过滤获得酶解中药渣;
5、步骤3物料混合:将步骤2所述的酶解中药渣与印染污泥进行混匀;
6、步骤4调浆调药:调整步骤3所述中药渣与印染污泥的混合物的含水率为90%,并搅匀形成浆液;随后向浆液中加入水热添加剂,并混合均匀;
7、步骤5水热碳化:将步骤4混合均匀后的浆液移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碳化反应;
8、步骤6固液分离:反应结束后打开反应釜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水热炭(固相)与含氯水相(液相)。
9、优选地,废弃中药渣与印染污泥的含水率均为75%~85%(基于湿基重量)。
10、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在完成单次破碎段后应进行检查破碎,未达到粒度要求的物料(粒径≥30mm)应返回步骤1中再次破碎。
11、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酶解液为漆酶溶液,其活性单位浓度需为0.3u/ml~0.5u/ml。配置酶解液时,将漆酶溶解于ph介于4.5~5.5的醋酸缓冲溶液。
12、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快速酶解过程为1小时,按照液固比5:1加入向废弃中药渣中加入酶解液。酶解过程维持在25℃并持续搅拌。
13、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酶解中药渣与印染污泥的掺混重量比应为1:2~1:1。
14、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通过添加补充水调整混合物含水率,补充水包括蒸馏水、水热碳化水相产物两部分。当水相产物不足时方掺入蒸馏水。所述水热添加剂应为koh、naoh中的任意一种,以固相形式添加,添加量为浆液质量的5%。
15、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水热碳化在序批式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小时,反应压力为浆液随反应温度升高产生的自生压力。
16、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通过真空抽滤的方式实现固液相分离。分离后固相即为水热炭,具有较高热值,可后续焚烧处置。液相即为水相产物,当水相产物氯含量>1000mg/l,则作为高浓氯液排出,当水相产物氯含量≤1000mg/l,则回流至步骤4作为补充水用于调浆。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8、本专利技术可同步实现印染污泥的脱氯及热值提高,从而解决其后续焚烧处置的环境风险性及额外燃料添加问题。工艺流程简单、过程温和、添加剂较少且廉价,无非标设备投资,且原料为低值废弃物。因此本工艺具有显著的低成本特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中药渣的印染污泥脱氯协同提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中药渣与印染污泥的含水率均为7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液包括漆酶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液的活性单位浓度为0.3U/mL~0.5U/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液和废弃中药渣的固液比为5:1;所述酶解时间为1h,酶解温度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中药渣与印染污泥的掺混重量比为1:2~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中药渣包括木质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碳化反应的温度180℃,反应时间为2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添加剂包括KOH以及NaOH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工艺在印染污泥脱氯提质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中药渣的印染污泥脱氯协同提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中药渣与印染污泥的含水率均为7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液包括漆酶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液的活性单位浓度为0.3u/ml~0.5u/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液和废弃中药渣的固液比为5:1;所述酶解时间为1h,酶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越,王逸,张大鹏,张竣,赵泽华,苏珊珊,张后虎,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