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具体涉及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大型作业机械设备中,如卷扬机、起重机等,其往往需要使用钢丝绳来吊取物件,对于起重机来说,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物件的长度与原本设计好的吊臂长度差不多,为确保起吊作业的安全,需要对吊臂的起吊高度进行改变,以满足起吊高度的需求。
2、如图1所示,起重机的吊臂1’的长度回转、平台底座2’的高度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在平台底座2’的底部设置加高模块来提高吊臂和三脚架的起吊高度,这样一方面由于平台底座的重量重,很难驱动平台底座的上升,另一专利技术由于平台底座的高度上升后,使得平台底座的重心上移,从而使得平台底座容易发生倾倒的可能性,从而无法确保在提高起吊高度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能够确保改变高度后的三脚架与加高模块实现准确装配,方法可靠且操作简单。
2、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将通过加高模块将吊臂和三脚架安装在底座上;
3、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连接耳焊接在加高模块的顶部;
5、s2以回转平台的中心轴线为基准,然后将加高模块焊接在回转平台上,使得两个加高模块关于中心轴线对称且两个加高模块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吊臂上两个吊耳之间的距离;
6、s3在连接耳所在的平面内,过连接耳上第二通孔的中心作竖直线,过固定座上第三通孔的中心作水平直线,
7、s4固定前撑杆和后撑杆之间的角度,拆除后撑杆端部的连接环一,然后在后撑杆的端部焊接与后撑杆直径相匹配的连接杆,并将连接环一焊接在连接杆上,使得连接环一上第四通孔中心到后撑杆与连接杆焊接处的距离等于第二通孔中心到竖直线与水平直线相交点的距离;
8、s5通过吊机将三脚架吊起,使得前撑杆端部连接环二与连接耳上第二通孔对齐并固定,后撑杆端部连接环一与底座上第三通孔对齐并固定;
9、s6通过吊机将吊臂吊起,使设置在吊臂根部吊耳上的第六通孔与连接耳上的第一通孔对齐,然后将固定轴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六通孔,完成吊臂安装。
10、以上方法,在加高吊臂起吊高度过程中,由于加高模块是设置在回转平台的前端,这样吊臂的起吊高度提高了,吊臂作用于回转平台的弯矩会变大,进而需要对设置在回转平台另一侧的三脚架长度进行加长,通过第二通孔中心到竖直线与水平直线相交点的距离确定三脚架后撑杆加长的长度,而为使得加长后的三脚架能够准确实现安装在加长模块与回转平台之间,需要精准测出三脚架加长的长度,从而确保三脚架前撑杆连接点与后撑杆连接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加长模块上连接点与回转平台上连接点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确保在回转平台上设置加高模块后,使得吊臂、三脚架能够实现准确安装在底座上,而由于只需要通过加高模块对吊臂以及三脚架的前撑杆进行加高处理,从而并不会抬高底座的中心,防止底座倾倒,从而进一步确保起吊的可靠性。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12、将两个连接耳的外侧面分别与加高模块的两侧面对齐,同时使得连接耳的一侧与加高模块的第一竖直部对齐位于第一竖直部所在的同一竖直平面内,连接耳的另一侧与加高模块的倾斜部对齐位于倾斜部所在的同一倾斜面内,然后进行焊接,将连接耳固定在加高模块的顶部。
13、以上设置,便于将连接耳与加高模块的顶部相匹配实现固定连接形成一体。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s2.1~ s2.3,
15、s2.1将加高模块的第一竖直部与回转平台的前端面对齐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然后将加高模块的外侧面与回转平台的侧端面对齐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使得两个加高模块关于中心轴线对称且两个加高模块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吊臂上两个吊耳之间的距离;
16、s2.2对加高模块进行焊接,使得两个加高模块固定连接在回转平台上;
17、s2.3将筋板的一侧抵接在加高模块内侧面上位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位置,同时使得筋板的底部抵接在回转平台上,确保筋板与加高模块垂直设置后,对筋板进行焊接,将筋板与加高模块、回转平台实现固定连接。
18、以上设置,能够准确将加高模块安装在回转平台上,同时通过筋板进一步加固加高模块与回转平台的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距离通过卷尺测量得到。
20、以上设置,便于准确测出距离,且操作简单。
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
22、s4.1通过吊机吊取三脚架放置在固定平台上,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三脚架的前撑杆和后撑杆进行焊接,固定前撑杆和后撑杆之间的角度;
23、s4.2拆除后撑杆端部的连接环一,然后通过吊机吊取与后撑杆直径相匹配的连接杆放置在升降平台上,通过升降平台调整连接杆的高度,使得后撑杆与连接杆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接着将连接杆的一端与后撑杆的端部进行焊接;
24、s4.3在连接杆的另一端预留与连接环一焊接的位置,并将连接环一焊接的连接杆的另一端,使得连接环一上第四通孔中心到后撑杆与连接杆焊接处的距离等于第二通孔中心到竖直线与水平直线相交点的距离。
25、以上设置,由于通过加高模块提高了吊臂的起吊高度,为使得回转平台的受力平衡,则在原三脚架的前撑杆和后撑杆之间的角度不变的基础上,需要对三脚架的后撑杆进行对应的加长即可。
26、进一步的,步骤s2中还包括:两个加高模块关于中心轴线对称且两个加高模块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吊臂上两个吊耳之间的距离。
27、以上设置,使得吊臂上两个吊耳能更加准确地设置在加高模块上。
28、进一步的,步骤s3中“固定前撑杆和后撑杆之间的角度”还包括:在前撑杆和后撑杆之间焊接支撑杆。
29、以上设置,通过焊接支撑杆确保前撑杆和后撑杆之间的角度的稳定性。
30、进一步的,步骤s5还包括:设置在前撑杆端部连接环二上的第五通孔与连接耳上的第二通孔对齐,然后将固定轴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五通孔,同时使后撑杆端部连接环一上的第四通孔与固定座上的第三通孔对齐,接着将固定轴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完成三脚架安装。
31、以上设置,通过连接环上第二五通孔与第二通孔对齐然后通过固定轴实现固定,能方便安装且确保安装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将通过加高模块将吊臂和三脚架安装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S2.1~ S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距离通过卷尺测量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还包括:两个加高模块关于中心轴线对称且两个加高模块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吊臂上两个吊耳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固定前撑杆和后撑杆之间的角度”还包括:在前撑杆和后撑杆之间焊接支撑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将通过加高模块将吊臂和三脚架安装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s2.1~ s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距离通过卷尺测量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和三脚架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起吊高度的吊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文平,刘忠饶,郭小飞,黄显超,何中天,玉誉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华南船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