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导引插接与可拆换连接器组件的电子设备及其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572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8
本技术是一种具导引插接与可拆换连接器组件的电子设备及其连接器组件,包括一设备本体、一导引机构与一连接器组件,其中,该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一安装孔,其内设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上设有该导引机构,该连接器组件则设有一插接口与至少一导引部,当该连接器组件被插入至该安装孔时,该导引机构会连结至对应的导引部中,以导引该连接器组件的插接口能正确对齐该电路板的侧缘,直到该电路板的侧缘嵌入至该插接口中,又,该连接器组件的多支金属端子能够夹持与抵靠至该电路板的金属连接片上,但金属端子不会焊接至对应的金属连接片,使得该连接器组件能被拔出至该电子设备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上的连接器组件,涉及一种不采用焊接手段固定至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组件,以方便使用者能够自行拆卸与更换新连接器组件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连接器(connector)泛指所有应用在电子信号及电源传输上的连接元件及其附属配件,主要功能是建立和维持电路之间的连接,其不仅负责传输电力,还涵盖数据传输,是任何现代电子系统中的重要组件,从手机、电脑到大型的工业机械设备,无一不依赖于连接器来完成其基本功能。

2、然而,尽管连接器在功能上至关重要,但其仍然是电子设备中最容易受损的部件之一。一般来说,连接器普遍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电路板上,“焊接”为连接器提供了稳定和持久的连接,确保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然而,此种方法也带来了显著的缺点。具体而言,当连接器因为长期使用、物理损伤或其他原因而故障时,由于其是焊接在电路板上,因此更换上变得极其困难。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知识进行拆卸与重新焊接,以能安装新的连接器,对于消费者来说,这通常意味着必须将整台电子设备送回制造商或专业维修中心进行维修,这不仅增加了维修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维修的金钱与时间成本,并造成无电子设备使用的困扰。

3、此外,焊接连接器的这一做法还对环保造成了挑战。当连接器损坏时,由于更换困难,许多时候整个电路板甚至整台设备都会被丢弃,此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当今社会,随着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这种做法已经不再符合环保的要求。因此,业界开始探索更环保与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以解决连接器在使用和维修方面的问题,进而能推动整个电子制造业朝着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能解决连接器在使用和维修方面的问题,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专利技术人凭借着多年来专业从事各式电源或信号连接器设计、加工及制造的丰富实务经验,且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在经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后,终于研发出本技术的一种具导引插接与可拆换连接器组件的电子设备及其连接器组件,希望通过本技术的问世,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也能对整个电子制造业的可持续性产生积极影响。

2、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具导引插接与可拆换连接器组件的电子设备,包括一设备本体、一导引机构与一连接器组件,其中,该设备本体具有一电路板与一设备壳体,且该设备壳体中设有该电路板,该设备壳体的一侧则设有一安装孔,该安装孔能对应于该电路板;该导引机构设置在该电路板的至少一侧面,且对应于该安装孔;该连接器组件的前侧设有至少一对接口,各该对接口用于与另一连接器相连接;该连接器组件的后侧设有一插接口与至少一导引部;该连接器组件内设有多排金属端子组,这些金属端子组彼此相对设置,且各该金属端子组分别设有至少一金属端子,各该金属端子的前端暴露出该对接口,各该金属端子的后端则暴露出该插接口;当该连接器组件插入至该设备本体的情况下,该连接器组件的后侧能伸入该安装孔,且该导引机构能连接至对应的该导引部,以导引该插接口的位置能正确对位该电路板的侧缘,直到该电路板的侧缘嵌入至该插接口中,并被夹持在这些金属端子组间,且这些金属端子组中的各该金属端子能分别抵靠至该电路板的一金属连接片上,其中,各该金属端子不会焊接至对应的各该金属连接片,使得该连接器组件能被拔出至该电子设备外,如此,使用者在不需使用任何焊接工具的情况下,即可自行插拔与更换该连接器组件,大幅提高使用与维修上的灵活性与便利性。

3、可选地,在该连接器组件组装至该安装孔的情况下,该连接器组件的前侧实质上不会超出该设备壳体的该一侧表面。

4、可选地,该设备壳体的该侧表面朝内设有至少一凹陷部,在该连接器组件组装至该安装孔的情况下,该连接器组件与自身前侧相邻接的至少一侧的局部区域会通过该凹陷部而外露出来。

5、可选地,在该连接器组件组装至该安装孔的情况下,该连接器组件的前侧实质上不会超出该设备壳体非属该凹陷部的该侧表面。

6、可选地,该连接器组件包含一连接器本体与一安装外壳,其中,该连接器本体至少由一金属外壳、一绝缘座体与这些金属端子组所构成,且该金属外壳的前侧设有一第一开口,该绝缘座体位于该金属外壳中,这些金属端子组定位至该绝缘座体上;该安装外壳的前侧设有一第二开口,该安装外壳的后侧设有该插接口与各该导引部,其内组装有该连接器本体,其中,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一开口相连通,并共同形成该对接口。

7、可选地,该导引机构包含至少一柱体。

8、可选地,该柱体的前端为锥状。

9、可选地,该导引机构还包含至少一固定部,该固定部能与该柱体的后端相连接,且该固定部能通过一锁固件而固定至该电路板上。

10、可选地,该导引机构包含一框架,该框架的整体形式实质上呈u形,且该框架相对两臂的至少其中之一,其内侧设有至少一导引条,在该框架组装至该电路板的情况下,会外露出该电路板上的金属连接片。

11、可选地,该导引机构还包含至少一固定部,该固定部能穿过该框架与该电路板,并嵌卡至该电路板上。

1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一种具导引及可拆换特性的连接器组件,其能插接至一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且该连接器组件无须焊接至该电路板,该连接器组件包括至少一对接口、一插接口、至少一导引部与多排金属端子组,其中,该对接口位于该连接器组件的前侧,用于与另一连接器相连接;该插接口位于该连接器组件的后侧,用于供该电路板伸入其中;该导引部位于该连接器组件的后侧,用于与该电路板上的一导引机构相连接,以进行导引;这些金属端子组位于该连接器组件中,且彼此相对设置,每一排金属端子组分别设有至少一金属端子,各该金属端子的前端暴露出该对接口,各该金属端子的后端则暴露出该插接口,用于抵靠至各该电路板的一金属连接片上,且各该金属端子不会焊接至对应的各该金属连接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导引插接与可拆换连接器组件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该连接器组件组装至该安装孔的情况下,该连接器组件的前侧不会超出该设备壳体的该一侧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壳体的该侧表面朝内设有至少一凹陷部,在该连接器组件组装至该安装孔的情况下,该连接器组件与自身前侧相邻接的至少一侧的局部区域会通过该凹陷部而外露出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该连接器组件组装至该安装孔的情况下,该连接器组件的前侧不会超出该设备壳体非属该凹陷部的该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组件包含: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机构包含至少一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柱体的前端为锥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机构还包含至少一固定部,该固定部能与该柱体的后端相连接,且该固定部能通过一锁固件而固定至该电路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机构包含一框架,该框架的整体形式呈U形,且该框架相对两臂的至少其中之一,其内侧设有至少一导引条,在该框架组装至该电路板的情况下,会外露出该电路板上的金属连接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机构还包含至少一固定部,该固定部能穿过该框架与该电路板,并嵌卡至该电路板上。

11.一种具导引及可拆换特性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能插接至一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且该连接器组件无须焊接至该电路板,该连接器组件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导引插接与可拆换连接器组件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该连接器组件组装至该安装孔的情况下,该连接器组件的前侧不会超出该设备壳体的该一侧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壳体的该侧表面朝内设有至少一凹陷部,在该连接器组件组装至该安装孔的情况下,该连接器组件与自身前侧相邻接的至少一侧的局部区域会通过该凹陷部而外露出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该连接器组件组装至该安装孔的情况下,该连接器组件的前侧不会超出该设备壳体非属该凹陷部的该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组件包含: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机构包含至少一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德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