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559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件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包括底座、顶座、若干个支撑板以及防护壳,所述顶座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所述旋转成型机构还包括成型组件、安装结构以及吸尘模块,所述安装结构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成型组件设置在底座和顶座之间,所述成型组件工作时旋转调节成型件的位置,所述吸尘模块设置在防护壳的内侧且与成型组件连接;在携带第二层注塑件成型完成的最终成型件转动复位的同时能够通过动力输出模块控制顶料模块自动工作,从而将最终成型件从型腔内顶出,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控制顶料时间,保证了整个模具的工作连贯性,提高了整个注塑模具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件注塑模具,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1、双色注塑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产品、电动工具、医疗产品、家用电器、玩具等几乎所有塑料领域,双色注塑模具的制作与成型、双色机器及双色注塑原料的研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汽车件的双色注塑模具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当需要进行二射注塑时,需要配合外部旋转结构将模具进行整体旋转,使得一侧的型腔注塑完成一种颜色层后转入另一侧进行第二种颜色的注塑成型工作。

2、现有的旋转成型机构虽然具备实现对注塑模具的型腔的旋转切换位置功能,但是整个旋转成型机构的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工作人员在完成双色注塑后手动控制成型件的顶出工作,非常不便且工作连贯性较低,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守候在一旁,造成整个汽车件的注塑成型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包括底座、顶座、若干个支撑板以及防护壳,所述顶座设置在底座的一侧,若干个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在底座和顶座之间且将顶座和底座连接,所述防护壳设置在底座和顶座的一侧且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旋转成型机构还包括成型组件、安装结构以及吸尘模块,所述安装结构设置在支撑板上,用于安装注塑机和型腔,所述成型组件设置在底座和顶座之间,用于接收熔融胶料并冷却为成型件,所述成型组件工作时旋转调节成型件的位置,所述吸尘模块设置在防护壳的内侧且与成型组件连接,所述成型组件工作时控制吸尘模块同步工作并吸收暴露在空气中的成型件表面存在的灰尘;

4、所述成型组件包括成型模组、顶料模块以及动力输出模块,所述成型模组活动设置在顶座和底座之间,用于接收熔融胶料并成型,所述动力输出模块设置在顶座和所述成型模组之间,用于控制成型模组转动,所述顶料模块设置在成型模组和所述动力输出模块之间,所述动力输出模块工作并控制成型模组转动角度达到预期值时控制顶料模块工作并将成型件从成型模组内顶出。

5、本申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型模组包括中间座、两个隔板以及两个型腔,所述中间座设置在底座和顶座之间,两个所述隔板对称设置在中间座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型腔设置在隔板上,所述型腔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孔,所述中间座和所述底座以及顶座均活动连接,所述中间座和所述动力输出模块连接。

6、本申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侧板、导向座以及安装框,所述侧板数量为一组且对称设置在底座和顶座的两侧,所述侧板和所述支撑板连接,每个所述侧板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导向座,所述侧板上成型有进料窗口,所述安装框活动设置在一组导向座之间。

7、本申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料模块包括密封板、顶料杆、连接套、推座、推杆、气缸以及气管,所述中间座的两侧均成型有凹槽,所述密封板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顶料杆数量为若干个且对称活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顶料杆滑动贯穿密封板、隔板以及型腔,每个所述顶料杆上均套设有连接套,所述推座数量为一组且对称活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推座通过推杆和所述连接套活动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凹槽内且其活动端和所述推座连接,所述气缸和所述动力输出模块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模块工作时控制气缸伸缩。

8、本申请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输出模块包括旋转驱动结构以及抽气结构,所述旋转驱动结构设置在顶座上且与中间座连接,用于控制中间座转动,所述抽气结构设置在顶座和气管之间且与气管连通,所述抽气结构与所述旋转驱动结构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结构工作时控制抽气结构同步工作并驱动气缸伸缩。

9、本申请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驱动结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安装台、升降头、推臂、第二齿条以及第二齿轮,所述安装台设置在顶座上,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在安装台上,所述升降头活动设置在安装台和顶座之间且与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二齿轮活动设置在顶座上且与中间座连接,所述第二齿条活动设置在顶座上且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通过推臂和所述升降头活动连接。

10、本申请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气结构包括导向环、减阻头、滚轮、抽气管、活塞杆以及连接件,所述导向环设置在顶座上,所述减阻头设置在气管上,所述滚轮活动设置在减阻头上且与导向环滑动配合,所述抽气管设置在中间座上且与气管连通,所述活塞杆活动设置在抽气管内且两者之间螺纹配合,所述导向环的一侧设置有齿环,所述齿环上环布有平滑部,所述连接件数量和所述平滑部数量相同且均和所述齿环连接,所述连接件至少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齿环相啮合,所述中间座转动时通过连接件的第三齿轮和齿环之间的啮合能够控制活塞杆在抽气管内移动。

11、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升降轴、卡轴、棘轮组、配接块、卡座以及调位副件,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中间座上,所述卡轴活动设置在连接板上且与螺纹杆滑动卡接,所述第三齿轮活动设置在连接板上且与卡轴同心布设,所述配接块设置在第三齿轮上,所述升降轴活动设置在第三齿轮远离卡轴的一侧,所述升降轴和所述卡轴连接,所述卡座设置在升降轴上且与配接块相配合,所述棘轮组设置在升降轴和所述卡座之间,所述调位副件设置在升降轴和所述导向环之间,用于调节升降轴的位置。

12、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位副件包括弹性伸缩柱、调位环以及调位倾斜面,所述弹性伸缩柱连接在连接板和所述升降轴之间,所述调位环设置在导向环上,所述调位倾斜面数量和所述抽气管连接,所述调位倾斜面设置在调位环上。

13、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尘模块包括螺纹杆、差速器、第一齿轮、第一齿条、转臂、滑柱、吸尘座以及气泵,所述螺纹杆活动设置在防护壳内,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吸尘座活动设置在导向板上且与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齿轮活动设置在防护壳内且通过差速器和所述螺纹杆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活动设置在底座上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转臂活动设置在底座的一侧且与中间座连接,所述转臂上设置有穿槽,所述滑柱设置在第一齿条上且与穿槽滑动配合,所述气泵设置在顶座上且通过波纹管和所述吸尘座连通。

14、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顶料模块、动力输出模块以及吸尘模块,利用机械联动的方式,能够在控制动力输出模块工作以控制中间座反复转动,从而切换中间座两侧型腔的位置,实现双层注塑件的注塑成型工作,在携带第二层注塑件成型完成的最终成型件转动复位的同时能够通过动力输出模块控制顶料模块自动工作,从而将最终成型件从型腔内顶出,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控制顶料时间,保证了整个模具的工作连贯性,提高了整个注塑模具的工作效率,在中间座转动的同时还能够控制吸尘模块工作对暴露在空气中的第一层注塑件的表面可能存在的灰尘进行清理工作,避免灰尘夹杂在第一层注塑件和第二层注塑件之间,进一步提高了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座(2)、若干个支撑板(3)以及防护壳(8),所述顶座(2)间隔设置在底座(1)的一侧,若干个所述支撑板(3)对称设置在底座(1)和顶座(2)之间且将顶座(2)和底座(1)连接,所述防护壳(8)设置在底座(1)和顶座(2)的一侧且与支撑板(3)连接,所述旋转成型机构还包括成型组件(53)、安装结构(54)以及吸尘模块(55),所述安装结构(54)设置在支撑板(3)上,用于安装注塑机和型腔(9),所述成型组件(53)设置在底座(1)和顶座(2)之间,用于接收熔融胶料并冷却为成型件,所述成型组件(53)工作时旋转调节成型件的位置,所述吸尘模块(55)设置在防护壳(8)的内侧且与成型组件(53)连接,所述成型组件(53)工作时控制吸尘模块(55)同步工作并吸收暴露在空气中的成型件表面存在的灰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组(531)包括中间座(12)、两个隔板(11)以及两个型腔(9),所述中间座(12)设置在底座(1)和顶座(2)之间,两个所述隔板(11)对称设置在中间座(12)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型腔(9)设置在隔板(11)上,所述型腔(9)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孔(10),所述中间座(12)和所述底座(1)以及顶座(2)均活动连接,所述中间座(12)和所述动力输出模块(53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54)包括侧板(4)、导向座(5)以及安装框(6),所述侧板(4)数量为一组且对称设置在底座(1)和顶座(2)的两侧,所述侧板(4)和所述支撑板(3)连接,每个所述侧板(4)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导向座(5),所述侧板(4)上成型有进料窗口(7),所述安装框(6)活动设置在一组导向座(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模块(532)包括密封板(15)、顶料杆(13)、连接套(16)、推座(17)、推杆(19)、气缸(18)以及气管(14),所述中间座(12)的两侧均成型有凹槽,所述密封板(15)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顶料杆(13)数量为若干个且对称活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顶料杆(13)滑动贯穿密封板(15)、隔板(11)以及型腔(9),每个所述顶料杆(13)上均套设有连接套(16),所述推座(17)数量为一组且对称活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推座(17)通过推杆(19)和所述连接套(16)活动连接,所述气缸(18)设置在凹槽内且其活动端和所述推座(17)连接,所述气缸(18)和所述动力输出模块(533)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模块(533)工作时控制气缸(18)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模块(533)包括旋转驱动结构(5331)以及抽气结构(5332),所述旋转驱动结构(5331)设置在顶座(2)上且与中间座(12)连接,用于控制中间座(12)转动,所述抽气结构(5332)设置在顶座(2)和气管(14)之间且与气管(14)连通,所述抽气结构(5332)与所述旋转驱动结构(5331)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结构(5331)工作时控制抽气结构(5332)同步工作并驱动气缸(18)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结构(5331)包括电动伸缩杆(33)、安装台(34)、升降头(35)、推臂(36)、第二齿条(37)以及第二齿轮(38),所述安装台(34)设置在顶座(2)上,所述电动伸缩杆(33)设置在安装台(34)上,所述升降头(35)活动设置在安装台(34)和顶座(2)之间且与电动伸缩杆(33)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8)活动设置在顶座(2)上且与中间座(12)连接,所述第二齿条(37)活动设置在顶座(2)上且与第二齿轮(38)相啮合,所述第二齿条(37)通过推臂(36)和所述升降头(35)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结构(5332)包括导向环(39)、减阻头(29)、滚轮(30)、抽气管(40)、活塞杆(50)以及连接件(53321),所述导向环(39)设置在顶座(2)上,所述减阻头(29)设置在气管(14)上,所述滚轮(30)活动设置在减阻头(29)上且与导向环(39)滑动配合,所述抽气管(40)设置在中间座(12)上且与气管(14)连通,所述活塞杆(50)活动设置在抽气管(40)内且两者之间螺纹配合,所述导向环(39)的一侧设置有齿环(41),所述齿环(41)上环布有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座(2)、若干个支撑板(3)以及防护壳(8),所述顶座(2)间隔设置在底座(1)的一侧,若干个所述支撑板(3)对称设置在底座(1)和顶座(2)之间且将顶座(2)和底座(1)连接,所述防护壳(8)设置在底座(1)和顶座(2)的一侧且与支撑板(3)连接,所述旋转成型机构还包括成型组件(53)、安装结构(54)以及吸尘模块(55),所述安装结构(54)设置在支撑板(3)上,用于安装注塑机和型腔(9),所述成型组件(53)设置在底座(1)和顶座(2)之间,用于接收熔融胶料并冷却为成型件,所述成型组件(53)工作时旋转调节成型件的位置,所述吸尘模块(55)设置在防护壳(8)的内侧且与成型组件(53)连接,所述成型组件(53)工作时控制吸尘模块(55)同步工作并吸收暴露在空气中的成型件表面存在的灰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组(531)包括中间座(12)、两个隔板(11)以及两个型腔(9),所述中间座(12)设置在底座(1)和顶座(2)之间,两个所述隔板(11)对称设置在中间座(12)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型腔(9)设置在隔板(11)上,所述型腔(9)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孔(10),所述中间座(12)和所述底座(1)以及顶座(2)均活动连接,所述中间座(12)和所述动力输出模块(53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54)包括侧板(4)、导向座(5)以及安装框(6),所述侧板(4)数量为一组且对称设置在底座(1)和顶座(2)的两侧,所述侧板(4)和所述支撑板(3)连接,每个所述侧板(4)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导向座(5),所述侧板(4)上成型有进料窗口(7),所述安装框(6)活动设置在一组导向座(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模块(532)包括密封板(15)、顶料杆(13)、连接套(16)、推座(17)、推杆(19)、气缸(18)以及气管(14),所述中间座(12)的两侧均成型有凹槽,所述密封板(15)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顶料杆(13)数量为若干个且对称活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顶料杆(13)滑动贯穿密封板(15)、隔板(11)以及型腔(9),每个所述顶料杆(13)上均套设有连接套(16),所述推座(17)数量为一组且对称活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推座(17)通过推杆(19)和所述连接套(16)活动连接,所述气缸(18)设置在凹槽内且其活动端和所述推座(17)连接,所述气缸(18)和所述动力输出模块(533)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模块(533)工作时控制气缸(18)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模块(533)包括旋转驱动结构(5331)以及抽气结构(5332),所述旋转驱动结构(5331)设置在顶座(2)上且与中间座(12)连接,用于控制中间座(12)转动,所述抽气结构(5332)设置在顶座(2)和气管(14)之间且与气管(14)连通,所述抽气结构(5332)与所述旋转驱动结构(5331)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结构(5331)工作时控制抽气结构(5332)同步工作并驱动气缸(18)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件注塑模具模内旋转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结构(5331)包括电动伸缩杆(33)、安装台(34)、升降头(35)、推臂(36)、第二齿条(37)以及第二齿轮(38),所述安装台(34)设置在顶座(2)上,所述电动伸缩杆(33)设置在安装台(34)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祖斌占华森杨田兴陈立杨管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鼎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