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包括二扶手管以及设置于二扶手管之间的锁定装置,扶手管包括固定于管壁之间的销杆,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于两扶手管内侧端的卡合件、与扶手管枢接的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两侧壁之间并与固定座枢接的支撑座,设于卡合件与扶手管销杆之间的第一弹簧恒使卡合件的卡合部突出扶手管外并搭靠于支撑座的肩部而将扶手管锁定于一展开位置,因支撑件与固定座枢接,在误操作导致一边扶手管释锁而另一边扶手管未释锁的情况下继续往下按压锁定装置,卡合件施加力于支撑座上时支撑座相对固定座旋转,从而可避免该过程中卡合件、扶手管或者支撑座的变形、损坏或者功能的失效,且可直接收合两扶手管。(*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床,尤其涉及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婴儿床通常将床架设计成可收合,在扶手管件间枢接设置一锁定装置,借由 该锁定装置的作用,使得两扶手管可在一使用的展开位置转动至一收合位置,借此,以方便 婴儿床在不使用的状况下,能将其收合成一较小体积状态,从而节省储存空间。但是目前的 设计中,因为对扶手管形成支撑的支撑件与固定件是固定连接,不能相对旋转,从而当在误 操作而导致一边扶手管收合而另一扶手管未收合的情况下,操作者继续往下强压锁定装置 的过程中,扶手管施力强压于支撑座,这样很容易导致锁定装置各部件相互施加力而导致 部件的变形、损坏或者功能的失效,而且在误操作的情况下,需再度按压按钮或者更需先往 上提锁定装置使两扶手管都先锁定再按压按钮继续操作收合动作,如此,操作复杂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在误操作而导致一侧扶 手管收合而另一侧扶手管未收合的情况时往下压锁定装置不会导致锁定装置的变形、损坏 或者功能的失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其在误操作而导致一 侧扶手管收合而另一侧扶手管未收合的情况时往下继续往下压锁定装置即可收合两扶手管。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包括二扶手管以及设置于二扶手管之间的锁定装置, 扶手管包括固定于管壁之间的销杆,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二卡合件,分别设置于两扶手管内侧端,一端设置有卡合部;一固定座,与所述两扶手管枢接,具有一顶壁以及自顶壁往下延伸的第一侧壁与 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槽;一支撑座,设于固定座两侧壁之间并与固定座可旋转连接,左右两侧设有肩部;一外盖,固定连接于固定座外部,设有开口;一按钮,穿过外盖的开口、固定座第一侧壁上的槽而抵靠于支撑座;两第一弹簧,设置于扶手管销杆与卡合件之间,恒使卡合件的卡合部突出于扶手 管外;一第二弹簧,设置于支撑座与固定座第二侧壁之间;卡合件的卡合部搭靠于支撑座的肩部,从而将两扶手管锁定于一展开位置;单边 卡合件施力于支撑座使支撑座相对固定座旋转。所述支撑座包括本体与所述肩部,且所述肩部设置在本体左右两侧,肩部宽度窄 于本体。3所述肩部靠近本体后端面设置,高度低于本体。所述本体顶部与固定座顶壁之间有间隙。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以及自按压部一侧延伸的作动部,所述作动部抵触于本体前端面。所述盖体包括前盖与后盖,所述开口设置于前盖,所述按钮操作部设置第一突缘, 前盖开口形成有第二突缘。所述支撑座后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座第二侧壁内侧设置有凸台。所述收合机构还包括一加强件,一端设置有突出部,所述卡合件内部设置有容置 空间,并于卡合部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容置空间相通,加强件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 突出部突出于卡合部底部通孔。所述肩部设有凹穴。通过支撑座设置成与固定座可旋转连接,如此,在误操作导致一边扶手管释锁而 另一边扶手管未释锁的情况下继续往下按压锁定装置,卡合件施加力于支撑座上时支撑座 相对固定座旋转,从而可避免该过程中卡合件、扶手管或者支撑座的变形、损坏或者功能的 失效,且可直接继续收合两扶手管,无需再操作按钮或者往上提锁定装置使两扶手管再度 处于锁定状态后再按压按钮使其释锁,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图1中A-A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扶手收合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扶手收合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示意图;图5万根据图1中B-B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剖示图;图6为根据图1中C-C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剖示图;图7为根据图1中B-B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释锁状态的剖示图;图8为根据图1中C-C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释锁状态的剖示图;图9为图1中A-A方向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释锁状态的剖示图;图10为图1中A-A方向一边扶手收合而另一边扶手未收合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A-A方向另一边扶手收合过程图一;图12为图1中A-A方向另一边扶手收合过程图二 ;图13为第二实施例中卡合件、加强件的示意图;图14为第二实施例中支撑座的示意图;图15为第二实施例扶手收合机构处于锁定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做进一步说明。图1至图1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婴儿床扶手收机构包括二扶手管1以及设置于两扶手管 1之间的锁定装置2,锁定装置2用以控制二扶手管1的展开与收合动作。如图3、4所示,扶手管1包括固定于孔壁间的销杆14,且扶手管靠近内侧的一端置 有第一通孔11,该第一通孔与销杆14之间间隔一段距离。该锁定装置2包括二分别设置于两扶手管1内侧端的卡合件3、一固定座4、一支 撑座5、一按钮6以及两第一弹簧7、一第二弹簧10。卡合件3的一部分位于扶手管1内,且该卡合件3设有第一长槽孔31,较佳地,卡 合件3位于扶手管1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32,另一端设有卡合部33,较佳地,该卡合部 33的宽度少于扶手管1其他部分的直径。该固定座4大致成倒U形,包括一顶壁40以及自该顶壁40往下平行延伸的两第一 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每一侧壁的两端设置有开孔43,大致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开孔44, 籍由铆钉13穿过侧壁两端开孔43、扶手管1 一端的第一通孔11以及卡合件3的第一长槽 孔31,从而将该三部件组装到一起,且将第一弹簧7置于卡合件3的第一凹槽32内,使第一 弹簧7 —端抵靠于销杆14,另一端抵靠于卡合件3第一凹槽32的底部,如此,扶手管1与卡 合件3的组合枢接于固定座4,可以铆钉13为轴心相对固定座4旋转。且在第一弹簧7的 作用下,卡合件3设置卡合部33的一端恒突出于扶手管1外并位于固定座4两侧壁之间。 固定座4第一侧壁41上还形成有槽45。支撑座5包括一本体51以及对称设置于本体51左右两侧的肩部52,本体51大致 中间位置设置有孔53,该肩部52低于本体51的高度,也少于本体51的厚度,且靠近本体 51后端面513设置,即肩部52与本体52前端面512不在同一平面,在本实施例中,肩部52 与本体51后端面513共面,较佳地,肩部52外轮廓设置为弧形面52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5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54组装时,将支撑座5置于固 定座4两侧壁之间,将第二弹簧10置于支撑座5的第二凹槽54内,再藉由铆钉(图未示) 或者其他类似的枢接件穿过固定座4的中间开孔44以及支撑座5本体51的孔53,从而将 支撑座5枢接于固定作4两侧壁之间,第二弹簧10 —端抵靠于第二凹槽54的底壁,另一端 抵靠于固定座4的第二侧壁42,且在第二弹簧10的作用下,支撑座5靠向固定座4的第一 侧壁41内侧,即支撑座本体前端面512抵靠于固定座4的第一侧壁41内存,较佳地,如图 5. 7所示,固定座4第二侧壁42内侧设置有凸台46,如此,第二弹簧10 —端抵靠于第二凹 槽54的底壁,另一端抵靠于固定座4的第二侧壁42并套合于该凸台46的外围,从而第二 弹簧10更好定位。按钮6包括按压部61以及自按压部61往一侧延伸的作动部62,在本实施例中,该 作动部62呈弧形,对应地,固定座4第一侧壁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床扶手收合机构,包括二扶手管以及设置于二扶手管之间的锁定装置,扶手管包括固定于管壁之间的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二卡合件,分别设置于两扶手管内侧端,一端设置有卡合部;一固定座,与所述两扶手管枢接,具有一顶壁以及自顶壁往下延伸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槽;一支撑座,设于固定座两侧壁之间并与固定座可旋转连接,左右两侧设有肩部;一外盖,固定连接于固定座外部,设有开口;一按钮,穿过外盖的开口、固定座第一侧壁上的槽而抵靠于支撑座;两第一弹簧,设置于扶手管销杆与卡合件之间,恒使卡合件的卡合部突出于扶手管外;一第二弹簧,设置于支撑座与固定座第二侧壁之间;卡合件的卡合部搭靠于支撑座的肩部,从而将两扶手管锁定于一展开位置;单边卡合件施力于支撑座使支撑座相对固定座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远超,
申请(专利权)人:施儒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