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安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主被动安全技术被应用于汽车。安全性始终是各个时期汽车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近年来陆续出现的安全辅助驾驶技术有:自动制动系统(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盲区监测(blind spot detection,bsd)、前方碰撞预警系统(forward-collision-warning,fcw)、紧急车道保持(emergencylane keeping,elk)等,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探测车辆周边环境并识别出有碰撞风险的目标时,及时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或者车辆自主采取制动或者避让,以确保安全。
2、目前,当有车辆或者骑行者靠近自车或者自车的盲区里有车辆时,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就会通过声音、后视镜报警灯点亮等方式提醒驾驶员。但是,如果驾驶员没有观察到报警灯,则不会知道盲区有车,此时执行变道则会存在剐蹭风险。
3、并且,在bsd等功能场景下,后,只有驾驶员打开相应一侧的转向灯,并且盲区识别到车辆时,车辆才会发出报警声及报警灯光,提醒驾驶员该侧盲区有车,而当自车未打转向灯或无意识地向一侧靠近时,若盲区内有车辆,则自车不会采取报警措施来提醒驾驶员,这也会存在剐蹭风险。
4、另外,目前bsd等盲区监测范围多数为车辆的后视镜后方、车辆两侧及后方区域,但是车辆转弯时左、右a柱遮挡区域也无法被驾驶员全面观察到,但没有相应的预警措施,这就提高了车辆的碰撞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及系统,在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检测到盲区内存在有碰撞风险的目标车辆时通过点亮仪表台盖板两侧的报警灯中至少一个来发出一级报警,方便驾驶员更容易更直观地观察到报警信息,降低发生剐蹭的风险。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包括:
3、若自车的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检测到盲区内存在有碰撞风险的第一目标车辆,则发出一级报警;
4、其中,一级报警至少包括:
5、点亮仪表台盖板两侧的报警灯或点亮仪表台盖板上与第一目标车辆同侧的报警灯。
6、优选地,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还包括:
7、若自车的盲区监测或车道变换管理辅助系统检测到盲区内存在有碰撞风险的第二目标车辆,并且自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检测到转向盘扭矩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则发出二级报警;
8、其中,二级报警至少包括:
9、控制仪表台盖板上与转向盘扭矩同向的报警灯闪烁;
10、启动主驾座椅的坐垫内与转向盘扭矩同向一侧的震动器。
11、优选地,若自车在直行或转弯时,自车的左侧或右侧a柱处的雷达检测到有碰撞风险的第三目标车辆或行人,并且第一碰撞时间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则发出二级报警;
12、其中,二级报警至少包括:
13、控制仪表台盖板上与第三目标车辆或行人同侧的报警灯闪烁;
14、启动主驾座椅的坐垫内与第三目标车辆或行人同侧的震动器。
15、优选地,若自车的倒车侧后方预警系统检测到自车倒车时自车后方存在从左侧或右侧横穿的第四目标车辆,并且自车与第四目标车辆的第二碰撞时间小于等于第三阈值,则发出二级报警;
16、其中,二级报警至少包括:
17、控制仪表台盖板上与左侧或右侧的报警灯闪烁;
18、启动主驾座椅的坐垫内左侧或右侧的震动器。
19、优选地,若自车的开门预警系统检测到某个车门被打开时,自车同侧后方存在有碰撞风险的第五目标车辆,则发出二级报警;
20、其中,二级报警至少包括:
21、控制仪表台盖板上与车门同侧的报警灯闪烁;
22、启动与车门位置对应的座椅内的震动器。
2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系统,包括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和一级报警系统;
24、安全辅助驾驶系统用于检测盲区内是否存在有碰撞风险的第一目标车辆;
25、一级报警系统包括仪表台盖板两侧的报警灯,一级报警系统用于在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检测到盲区内存在有碰撞风险的第一目标车辆时,发出一级报警;
26、其中,一级报警至少包括:
27、点亮仪表台盖板两侧的报警灯或点亮仪表台盖板上与第一目标车辆同侧的报警灯。
28、优选地,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系统还包括二级报警系统,二级报警系统包括仪表台盖板两侧的报警灯以及主驾座椅坐垫内左侧和右侧的震动器;
29、二级报警系统在自车的盲区监测或车道变换管理辅助系统检测到盲区内存在有碰撞风险的第二目标车辆,并且自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检测到转向盘扭矩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发出二级报警;
30、其中,二级报警至少包括:
31、控制仪表台盖板上与转向盘扭矩同向的报警灯闪烁;
32、启动主驾座椅的坐垫内与转向盘扭矩同向一侧的震动器。
33、优选地,二级报警系统在自车在直行或转弯时,自车的左侧或右侧a柱处的雷达检测到有碰撞风险的第三目标车辆或行人,并且第一碰撞时间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发出二级报警;
34、其中,二级报警至少包括:
35、控制仪表台盖板上与第三目标车辆同侧的报警灯闪烁;
36、启动主驾座椅的坐垫内与第三目标车辆同侧的震动器。
37、优选地,二级报警系统在自车的倒车侧后方预警系统检测到自车倒车时自车后方存在从左侧或右侧横穿的第四目标车辆,并且自车与第四目标车辆的第二碰撞时间小于等于第三阈值时,发出二级报警;
38、其中,二级报警至少包括:
39、控制仪表台盖板上与左侧或右侧的报警灯闪烁;
40、启动主驾座椅的坐垫内左侧或右侧的震动器。
41、优选地,二级报警系统在自车的开门预警系统检测到某个车门被打开时,自车同侧后方存在有碰撞风险的第五目标车辆时,发出二级报警;
42、其中,二级报警至少包括:
43、控制仪表台盖板上与车门同侧的报警灯闪烁;
44、启动与车门位置对应的座椅内的震动器。
4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自车在直行或转弯时,自车的左侧或右侧A柱处的雷达检测到有碰撞风险的第三目标车辆或行人,并且第一碰撞时间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则发出二级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自车的倒车侧后方预警系统检测到自车倒车时自车后方存在从左侧或右侧横穿的第四目标车辆,并且自车与所述第四目标车辆的第二碰撞时间小于等于第三阈值,则发出二级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自车的开门预警系统检测到某个车门被打开时,自车同侧后方存在有碰撞风险的第五目标车辆,则发出二级报警;
6.一种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和一级报警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级报警系统,所述二级报警系统包括仪表台盖板两侧的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报警系统在自车在直行或转弯时,自车的左侧或右侧A柱处的雷达检测到有碰撞风险的第三目标车辆或行人,并且第一碰撞时间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发出二级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报警系统在自车的倒车侧后方预警系统检测到自车倒车时自车后方存在从左侧或右侧横穿的第四目标车辆,并且自车与所述第四目标车辆的第二碰撞时间小于等于第三阈值时,发出二级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报警系统在自车的开门预警系统检测到某个车门被打开时,自车同侧后方存在有碰撞风险的第五目标车辆时,发出二级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自车在直行或转弯时,自车的左侧或右侧a柱处的雷达检测到有碰撞风险的第三目标车辆或行人,并且第一碰撞时间小于等于第二阈值,则发出二级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自车的倒车侧后方预警系统检测到自车倒车时自车后方存在从左侧或右侧横穿的第四目标车辆,并且自车与所述第四目标车辆的第二碰撞时间小于等于第三阈值,则发出二级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自车的开门预警系统检测到某个车门被打开时,自车同侧后方存在有碰撞风险的第五目标车辆,则发出二级报警;
6.一种车辆的盲区监测和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和一级报警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李娟,李洋,昂涛,王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