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电设施,尤其涉及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及其换电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矿山运输行业电动化的迅速发展,电动矿用卡车在矿山作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车辆以其零排放、低噪音和高效率的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燃油矿用卡车。由于矿用卡车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高,对电池的需求量大,需要频繁更换电池以保证持续作业。
2、参阅图1,矿用电动卡车的电池包400通常安装在驾驶舱100和车厢200之间的位置,为了保护电池包400和驾驶舱100,车厢200前部设计了一个遮罩件,称为帽檐300。帽檐300用于防止矿石在装载过程中散落到电池包400或驾驶舱100上,起到防护作用。
3、传统的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一般包括能够延伸至矿用电动卡车上的电池包上方的轨道及沿轨道运行的吊具,从而通过吊具吊装矿用电动卡车上的电池包。但是,由于电池包位于帽檐的下方,导致传统的矿用卡车换电站在进行换电操作前都需要先翻开帽檐,从而导致换电操作复杂,换电效率低。此外,帽檐可能因矿石的卡阻堆积、自身机械故障等原因无法正常翻开,导致换电操作受阻,影响生产连续性。并且,翻开帽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如帽檐意外下落、机械故障等,威胁操作人员的安全。
4、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及其换电方法,以简化换电操作,换电效率高,并且,能够规避翻开帽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
3、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包括:
4、集装箱,包括框架及沿其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承重梁;
5、第一承载件,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承重梁上;
6、横移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滑移;
7、第二承载件,沿所述集装箱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件上;
8、伸缩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承载件沿其长度方向滑移,且所述第二承载件能够部分延伸出所述集装箱;
9、吊装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件上,所述吊装机构用于吊装电池包;
10、吊装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吊装机构沿所述第二承载件的长度方向滑移。
11、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承载件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行走通道,所述第二承载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通道内。
12、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承载件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二行走通道,所述吊装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行走通道内。
13、作为优选地,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卷扬机,所述第二行走通道的下侧呈敞开设置,以避让所述卷扬机的绳索。
14、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承载件包括:
15、四根第一轨道钢,呈长方体状分布且相互平行设置;
16、多个连接件,分布于所述四根第一轨道钢的周侧,以将四根所述第一轨道钢连成一体,并围构出所述第一行走通道。
17、作为优选地,同侧的两根所述第一轨道钢之间均形成有引导通道;
18、所述伸缩驱动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件相对两侧的行走轮,两侧的所述行走轮分别沿两侧的两个引导通道滚动。
19、作为优选地,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包括:
20、链条,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通道的内壁上;
21、链轮,与所述链条相啮合;
22、动力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承载件上,所述动力件用于驱动所述链轮转动,以使得所述链轮沿所述链条滚动。
23、作为优选地,所述横移驱动机构包括:
24、动力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动力件被配置为提供驱动力;
25、分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分动件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动力件与所述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件提供的驱动力由所述分动件分给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
26、第一运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运动件能够沿预设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承载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运动件相连;
27、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输出端经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运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运动件运动;
28、第二运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二运动件能够沿所述预设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承载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动件相连;
29、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输出端经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运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运动件运动。
30、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多根顺次布置的传动轴和多个联轴器,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传动轴均通过一个所述联轴器相连,位于首位的所述传动轴通过一个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位于末位的所述传动轴通过一个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运动件相连。
31、一种基于上述的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的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2、矿用电动卡车行驶至换电工位;
33、所述横移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滑移,以使所述第一承载件对准所述矿用电动卡车上电池包所在的位置;
34、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承载件滑移,以使所述第二承载件部分延伸出所述第一承载件,并位于所述矿用电动卡车的帽檐和电池包之间;
35、所述吊装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吊装机构滑移,以使所述吊装机构位于所述矿用电动卡车的电池包的上方;
36、所述吊装机构吊起所述矿用电动卡车的电池包;
37、所述横移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以及所述吊装驱动机构相互配合,以将所述吊装机构吊起的所述矿用电动卡车的电池包运送至所述集装箱内用于放置亏电电池包的电池位;
38、所述吊装机构放下所述矿用电动卡车的电池包;
39、所述横移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以及所述吊装驱动机构相互配合,以将所述吊装机构驱动至所述集装箱内用于放置满电电池包的电池位;
40、所述吊装机构吊起满电电池包;
41、所述横移驱动机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以及所述吊装驱动机构相互配合,以将所述吊装机构驱动至所述矿用电动卡车上电池包所在的位置上方;
42、所述吊装机构将所述满电电池包放置在所述矿用电池卡车上;
43、所述吊装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吊装机构复位;
44、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承载件复位;
45、所述横移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复位。
4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47、本专利技术通过伸缩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承载件沿第一承载件滑移使其部分延伸出集装箱,并位于矿用电动卡车的帽檐和电池包之间,从而使得吊装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吊装机构沿第二承载件滑移至帽檐和电池包之间,进而无需翻开帽檐吊装机构即可完成电池的吊装。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横移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承载件沿集装箱的宽度方向滑移、伸缩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承载件沿第一承载件(沿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行走通道(21),所述第二承载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通道(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件(4)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二行走通道(41),所述吊装机构(6)设置于所述第二行走通道(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6)包括卷扬机(61),所述第二行走通道(41)的下侧呈敞开设置,以避让所述卷扬机(61)的绳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同侧的两根所述第一轨道钢(22)之间均形成有引导通道(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5)包括:
8.根据权利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4)包括多根顺次布置的传动轴(341)和多个联轴器(342),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传动轴(341)均通过一个所述联轴器(342)相连,位于首位的所述传动轴(341)通过一个所述联轴器(342)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位于末位的所述传动轴(341)通过一个所述联轴器(342)与所述第一运动件(33)相连。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的换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行走通道(21),所述第二承载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通道(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件(4)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二行走通道(41),所述吊装机构(6)设置于所述第二行走通道(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6)包括卷扬机(61),所述第二行走通道(41)的下侧呈敞开设置,以避让所述卷扬机(61)的绳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件(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卡车换电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毅,金文东,马志,黄旭,叶涵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多能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