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叠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5470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6
本技术涉及电器制造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叠衣机,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夹持平移装置、宽度折叠组件、衣物输送系统和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夹持平移装置配置为夹持衣物且相对于机架前后移动衣物;宽度折叠组件位于夹持平移装置的下方且配置为在夹持平移装置向后移动衣物时对衣物进行宽度方向折叠;衣物输送系统与宽度折叠组件相衔接,且配置为输送经过宽度方向折叠后的衣物;第一升降夹持装置配置为夹持衣物且相对输送系统的输送表面可升降调节衣物;输送系统与第一升降夹持装置配合对进行宽度方向折叠后的衣物进行至少一次长度方向折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制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叠衣机。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自动叠衣机,如专利文献cn112746477a公开一种自动叠衣机,具体包括机架、升降夹持装置、横向叠衣部件、输送机构以及衣物下压机构等构件,其机械机构复杂,整机占据较大空间。其中,在形成横向折叠时,其仅通过置物板和折衣板配合对处于向后拖动过程中的衣物的宽度方向进行被动式挤压折叠,容易引起折叠后的衣物表面褶皱,即使后续工序有通过相应机构进行下压处理,但衣物的平整性仍难以令人满意。此外,其第一衣物输送机构、第二衣物输送机构还需进一步配合第一升降驱动组件、第一平移驱动组件等机械结构才能实现其纵向折叠要求。

2、由此可见,现有自动叠衣机长度方向折叠系统要么设置较多层级,纵向上占用大量空间,要么需要搭配设置较多的机械部件,导致整体结构复杂,影响整机的小型化设计,不便推广到家庭化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自动叠衣机,用于解决现有自动叠衣机机械机构复杂的问题。

2、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叠衣机,包括所述夹持平移装置配置为夹持衣物且相对于所述机架前后移动所述衣物;所述宽度折叠组件位于所述夹持平移装置的下方且配置为在所述夹持平移装置向后移动衣物时对所述衣物进行宽度方向折叠;所述衣物输送系统与所述宽度折叠组件相衔接,且配置为输送经过宽度方向折叠后的所述衣物;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输送系统的输送表面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配置为夹持所述衣物且相对所述输送系统的输送表面可升降调节所述衣物;其中,所述输送系统向后输送所述衣物并配合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夹持位于输送系统表面的进行宽度方向折叠后所述衣物进而对的所述衣物进行至少一次长度方向折叠。

3、本方案中,夹持平移装置向后输送衣物,衣物首先经过宽度折叠组件形成至少一次宽度方向折叠,此后,输送系统向后输送进行宽度方向折叠后的衣物,此后,所述衣物输送经过第一升降夹持装置所处的空间并持续输送,直至衣物输送至第一预设位置,输送系统停止运行,通过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夹持衣物的一部分并抬升所述衣物的一部分至输送系统的输送部件的上方,此时,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带起的衣物与下方位于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后侧的输送系统表面之间形成第一长度方向折叠空间。之后,通过启动输送系统继续向后输送衣物,位于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前侧的所述衣物持续通过第一长度方向折叠空间形成长度方向折叠;直至所述衣物输送至第二预设位置,输送系统停止运行,第一升降夹持装置松开所述衣物并停留在输送系统的输送部件的上方,所述衣物形成一次长度方向折叠。本方案仅需通过输送系统和第一升降夹持装置的配合即可完成至少一次长度方向折叠,机械结构简单,有助于自动叠衣机整机的小型化设计。

4、进一步地,所述宽度折叠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载衣台和宽度主动折叠机构,所述载衣台设在自动叠衣机的前部,用于放置衣物的中间部分;所述宽度主动折叠机构设于所述载衣台的下方,用于将所述衣物落在载衣台两侧的部分通过驱动方式折叠至载衣台下方内侧。

5、进一步地,所述宽度主动折叠机构包括两组第一输送履带装置,两组第一输送履带装置分别设置在载衣台下方两侧,所述第一输送履带装置配置为将所述衣物落在所述载衣台两侧的部分输送至所述载衣台下方内侧。

6、可选地,所述第一输送履带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履带部件和用于驱动第一履带部件的第一履带驱动组件。

7、进一步地,所述宽度折叠组件还包括设于载衣台和第一输送履带装置之间的进料部,所述第一输送履带装置设于进料部的下表面,所述进料部开设有镂空位,所述第一输送履带装置的履带置于所述镂空位,所述履带的上表面与进料部上表面齐平或者高于所述进料部上表面,所述进料部从所述载衣台的下方向所述载衣台的后方延伸。

8、进一步地,所述宽度折叠组件还包括分别设在所述载衣台两侧的两组限位件,用于将所述衣物落在载衣台两侧的部分限制在限位件与载衣台之间的空间。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上方还设置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下压机构,所述第一下压机构用于下压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衣物。

10、优选地,所述输送系统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设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机架上且相对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可上下调节,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对应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中后部,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夹持进行宽度方向折叠后所述衣物并配合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向后输送所述衣物进而对的所述衣物进行至少一次长度方向折叠。

11、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平移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平移驱动机构,所述平移驱动机构设于机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且配置为可前后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沿宽度折叠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部,任意相邻的两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之间的空间对应设置一部所述第一下压机构。

12、所述平移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均包括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横向连接部和纵向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部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下压机构的下压部件上方,所述纵向连接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横向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件。

13、进一步地,所述平移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均包括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横向连接部和纵向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部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辊筒上方,所述纵向连接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横向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件。

14、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有3部,其中,分设于最外侧的2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间距覆盖所述宽度折叠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下压机构对应设有两部。

15、进一步地,所述衣物输送系统还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翻转保持机构,所述翻转保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后方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翻转保持机构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衣物传送到所述第二输送机构。

16、进一步地,位于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后侧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下压机构,所述第二下压机构相对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可上下调节,和/或,位于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前侧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下压机构,所述第三下压机构相对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可上下调节。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方的第二辊筒和用于支撑设置所述第二辊筒的一对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两侧的机架上,第二辊筒被配置为可相对所述第二支撑座活动以使其自身相对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上下调节位置,和/或,所述第三下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方的第三辊筒和用于支撑设置所述第三辊筒的一对第三支撑座,述第三支撑座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两侧的机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夹持平移装置、宽度折叠组件、衣物输送系统和第一升降夹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折叠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载衣台和宽度主动折叠机构,所述载衣台设在自动叠衣机的前部,用于放置衣物的中间部分;所述宽度主动折叠机构设于所述载衣台的下方,用于将所述衣物落在载衣台两侧的部分通过驱动方式折叠至载衣台下方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主动折叠机构包括两组第一输送履带装置,两组第一输送履带装置分别设置在载衣台下方两侧,所述第一输送履带装置配置为将所述衣物落在所述载衣台两侧的部分输送至所述载衣台下方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折叠组件还设有位于载衣台和第一输送履带装置之间的进料部,所述第一输送履带装置设于进料部的下表面,所述进料部开设有镂空位,所述第一输送履带装置的履带置于所述镂空位,所述履带的上表面与进料部上表面齐平或者高于所述进料部上表面,所述进料部从所述载衣台的下方向所述载衣台的后方延伸。

<p>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折叠组件还包括分别设在所述载衣台两侧的两组第一限位件,用于将所述衣物落在载衣台两侧的部分限制在第一限位件与载衣台之间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设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机架上且相对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可上下调节,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对应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中后部,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夹持进行宽度方向折叠后所述衣物并配合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向后输送所述衣物进而对的所述衣物进行至少一次长度方向折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上方还设置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下压机构,所述第一下压机构用于下压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衣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是第二输送履带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平移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平移驱动机构,所述平移驱动机构设于机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且配置为可前后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沿宽度折叠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部,任意相邻的两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之间的空间对应设置一部所述第一下压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均包括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横向连接部和纵向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部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下压机构的下压部件上方,所述纵向连接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横向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有3部,其中,分设于最外侧的2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间距覆盖所述宽度折叠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下压机构对应设有两部。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输送系统还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翻转保持机构,所述翻转保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后方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翻转保持机构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衣物传送到所述第二输送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保持机构为具有柔性履带的第三输送履带装置,第三输送履带装置的柔性履带贴紧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后沿;可选地,所述第三输送履带装置相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且与第一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形成钝角倾斜角;可选地,所述第三输送履带装置的下沿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保持有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后侧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下压机构,所述第二下压机构相对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可上下调节,和/或,位于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前侧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下压机构,所述第三下压机构相对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可上下调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方的第二辊筒和用于支撑设置所述第二辊筒的一对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两侧的机架上,第二辊筒被配置为可相对所述第二支撑座活动以使其自身相对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上下调节位置,和/或,所述第三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上的夹持平移装置、宽度折叠组件、衣物输送系统和第一升降夹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折叠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载衣台和宽度主动折叠机构,所述载衣台设在自动叠衣机的前部,用于放置衣物的中间部分;所述宽度主动折叠机构设于所述载衣台的下方,用于将所述衣物落在载衣台两侧的部分通过驱动方式折叠至载衣台下方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主动折叠机构包括两组第一输送履带装置,两组第一输送履带装置分别设置在载衣台下方两侧,所述第一输送履带装置配置为将所述衣物落在所述载衣台两侧的部分输送至所述载衣台下方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折叠组件还设有位于载衣台和第一输送履带装置之间的进料部,所述第一输送履带装置设于进料部的下表面,所述进料部开设有镂空位,所述第一输送履带装置的履带置于所述镂空位,所述履带的上表面与进料部上表面齐平或者高于所述进料部上表面,所述进料部从所述载衣台的下方向所述载衣台的后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折叠组件还包括分别设在所述载衣台两侧的两组第一限位件,用于将所述衣物落在载衣台两侧的部分限制在第一限位件与载衣台之间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设于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机架上且相对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可上下调节,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对应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中后部,所述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夹持进行宽度方向折叠后所述衣物并配合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向后输送所述衣物进而对的所述衣物进行至少一次长度方向折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上方还设置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下压机构,所述第一下压机构用于下压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所述衣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是第二输送履带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平移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平移驱动机构,所述平移驱动机构设于机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且配置为可前后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沿宽度折叠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部,任意相邻的两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之间的空间对应设置一部所述第一下压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均包括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横向连接部和纵向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部与所述平移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下压机构的下压部件上方,所述纵向连接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横向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有3部,其中,分设于最外侧的2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间距覆盖所述宽度折叠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下压机构对应设有两部。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输送系统还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翻转保持机构,所述翻转保持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后方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翻转保持机构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的衣物传送到所述第二输送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保持机构为具有柔性履带的第三输送履带装置,第三输送履带装置的柔性履带贴紧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后沿;可选地,所述第三输送履带装置相对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且与第一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形成钝角倾斜角;可选地,所述第三输送履带装置的下沿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保持有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后侧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下压机构,所述第二下压机构相对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可上下调节,和/或,位于第一升降夹持装置前侧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下压机构,所述第三下压机构相对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可上下调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方的第二辊筒和用于支撑设置所述第二辊筒的一对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两侧的机架上,第二辊筒被配置为可相对所述第二支撑座活动以使其自身相对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上表面上下调节位置,和/或,所述第三下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方的第三辊筒和用于支撑设置所述第三辊筒的一对第三支撑座,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瑞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