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缸,尤其涉及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油缸检测工装结构是将油缸缸体固定于支架上、杆头和杆身利用吊车吊着往复来回运行的,一人操作工作台、另一人操作吊车跟随往复运行,这种工装结构其缺点在于,生产效率低、吊车损耗大。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8185136u),包括夹具、导轨及平板小车;其中,夹具安装在检测台床头,平板小车沿导轨移动,双向多级缸的杆头端固定在夹具上,缸体固定在平板小车上,平板小车沿导轨往复运行进而带动缸体与活塞杆相对运动达到检测目的,该专利技术虽然能够利用双向多级液压油缸本身可以双向作用性质而设计的工装,将多级油缸的杆头固定于床头的装夹工装上,而缸体置于平板小车上进行往复运行、达到试验检测目的,从而减除了需要他人协作帮忙,将由二人共同协作操作改为单人独立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上述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中无法对双向多级油缸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无法满足油缸多角度的检测需求,适用性较低,从而无法达到该装置最佳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中无法对双向多级油缸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无法满足油缸多角度的检测需求,适用性较低,从而无法达到该装置最佳的使用效果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双向多级油缸检测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轨槽与卡板的配合使用,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检测需求对检测工装结构的数量进行增加或减少,提高该装置的检测效率,并通过螺纹杆的转动,能够带动螺纹块在固定框内进行滑动,进而能够带动横杆进行升降操作,使得横杆在横槽内进行滑动,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检测需求对承接板及油缸的检测角度进行调整。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等距开设在移动台内部且位于轨槽上方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端均与卡板的顶端相抵触。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栓与定位孔,能够对承接板进行固定。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承接板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另一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双向丝杆外侧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均与安装杆滑动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向丝杆的转动,能够带动两个夹持板进行相向或相反运动,进而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双向多级油缸进行夹持操作。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双向丝杆的转动。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固定框的内部且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能够带动螺纹杆的转动。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台的底端设置有与滑轨配合使用的滑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对移动台进行移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5、1、本技术中,通过轨槽与卡板的配合使用,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检测需求对检测工装结构的数量进行增加或减少,提高该装置的检测效率,并通过螺纹杆的转动,能够带动螺纹块在固定框内进行滑动,并通过固定杆与滑块的设置,能够使得承接板在转动过程中更为稳定,进而能够带动横杆进行升降操作,使得横杆在横槽内进行滑动,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检测需求对承接板及油缸的检测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达到该装置最佳的使用效果。
16、2、本技术中,通过双向丝杆的转动,能够带动两个夹持板进行相向或相反运动,进而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双向多级油缸进行夹持操作,使得检测过程较为稳定,从而能够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包括移动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1)的内部开设有轨槽(2),所述轨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板(3),所述卡板(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承接板(4),所述卡板(3)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1),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框(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2),另一个所述固定框(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所述螺纹杆(1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5),所述固定杆(17)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与螺纹块(15)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14),所述承接板(4)的内部开设有与横杆(14)配合使用的横槽(16),所述横杆(14)滑动连接在横槽(16)的内部,所述移动台(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等距开设在移动台(1)内部且位于轨槽(2)上方的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6),所述固定螺栓(6)的底端均与卡板(3)的顶端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槽(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9),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1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框(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延伸至固定框(11)的内部且与螺纹杆(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1)的底端设置有与滑轨配合使用的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包括移动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1)的内部开设有轨槽(2),所述轨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板(3),所述卡板(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承接板(4),所述卡板(3)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1),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框(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2),另一个所述固定框(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所述螺纹杆(1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5),所述固定杆(17)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与螺纹块(15)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14),所述承接板(4)的内部开设有与横杆(14)配合使用的横槽(16),所述横杆(14)滑动连接在横槽(16)的内部,所述移动台(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多级油缸检测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等距开设在移动台(1)内部且位于轨槽(2)上方的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6),所述固定螺栓(6)的底端均与卡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培才,刘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龙岩液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