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5383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湿度模拟装置,包括壳体、人工耳、水槽、湿度控制机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水槽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人工耳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湿度控制机构设于所述水槽的上方;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人工耳的内侧;所述湿度控制机构、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部的湿度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控制所述湿度控制机构的启停。本技术既可模拟人头提供的温湿度环境,又能通过电路设计实现其可控化,可用于模拟人头温湿度对产品的外观、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及功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性能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温湿度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1、耳机作为时下收听音频必要可少的一项工具,从佩带形式上一般可分为耳塞式、挂耳式、入耳式和头戴式几种。其中,头戴式耳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头带、以及内置有扬声器的两个耳罩。在使用时头带佩戴在头上,两个耳罩分别罩在左右两只耳朵上,这种佩戴方式不会使耳道产生负重感,因此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性。

2、头戴式耳机在研发或者生产过程中需要做一系列的模拟检测,现有技术中只进行室温下声学性能的测量,而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耳机罩在耳朵上,由于人体汗液蒸发、毛孔排气等原因,在真实使用环境中会有温湿度的影响;而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并未给产品施加仿真人头的温湿度来评估对产品外观、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温湿度模拟装置,以实现在模拟人体真实使用环境下达到检测耳机性能的目的。

2、本技术保护一种温湿度模拟装置,包括壳体、人工耳、水槽、湿度控制机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水槽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人工耳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湿度控制机构设于所述水槽的上方;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人工耳的内侧;所述湿度控制机构、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部的湿度值;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控制所述湿度控制机构的启停。

3、所述壳体形状不限定,只要能实现人工耳的位置能够模拟人头部的目的即可。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矩形六面体,两个侧面分别安装一个人工耳。所述水槽用于盛水,利用湿度控制机构加热水槽中的水,产生蒸汽以增加壳体内部腔中的湿度。所述温湿度感应器用于感应壳体内部的温湿度;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人工耳附近,其测量结果更加真实。将头戴式的耳机分别套在人工耳上,再控制壳体内部的湿度人耳湿度,在对耳机的性能进行测试,能够与实际使用状态更加的接近。

4、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温湿度模拟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机构;所述温度控制机构设于所述壳体的上层空间,所述温度控制机构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通信连接。

5、除了上述湿度控制的功能,本技术还设计了温度控制机构,所述温度控制机构设于整个壳体的上层空间,该空间与人工耳距离更近,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更为准确。

6、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温湿度模拟装置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

7、当壳体内部温度或者湿度过高时,可以启动所述风机,便于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便于灵活调节内部的温湿度。

8、更为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斜坡状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用于收集壳体内壁的冷凝水并收集汇入至所述水槽中。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底部还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呈l型,一端连通所述水槽,另一端朝上贴合所述壳体的外壁。通过所述连通管上的水位可以用来观测水槽中的水位,同时也为添加水的通道。

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温湿度控制装置,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湿度控制机构和温度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湿度控制机构为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的上端吊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下方插入至所述水槽中。

11、本技术的控制器可以实现温湿度的双重控制;一方面通过上层的温度控制机构调温,另一方面通过湿度控制机构加热提高水槽中水分的蒸发速度,以提高湿度。

12、具体的,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

13、更为优选的,本技术的温湿度模拟装置还包括温湿度显示器,所述温湿度显示器挂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并且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14、更为优选的,本技术的温湿度模拟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顶部的头戴支撑。本技术中壳体为矩形六面体,当头戴式耳机戴上时,其顶部为空的,可能导致戴不稳,影响测试效果,因此本技术设置了头戴支撑,其形状可以模拟人的头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起到支撑头带的作用。

15、更为优选的,所述壳体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壳体、填充层以及内壳体。

16、本技术的壳体采用三层式的结构设计,能够起到保温和隔离的作用,避免与外部温度的影响。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本技术的控制器可以实现温湿度的双重控制;一方面通过上层的温度控制机构调温,另一方面通过湿度控制机构加热提高水槽中水分的蒸发速度,以提高湿度。因此既可模拟人头提供的温湿度环境,又能通过电路设计实现其可控化,可用于模拟人头温湿度对产品的外观、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及功能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人工耳(4)、水槽(5)、湿度控制机构(6)、温湿度传感器(8)以及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机构(7);所述温度控制机构(7)设于所述壳体的上层空间,所述温度控制机构(7)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10),所述风机(10)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斜坡状的引流槽(32),所述引流槽(32)用于收集壳体内壁的冷凝水并收集汇入至所述水槽(5)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底部还设有连通管(33),所述连通管(33)呈L型,一端连通所述水槽(5),另一端朝上贴合所述壳体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温湿度控制装置(9),所述温湿度控制装置(9)分别与所述湿度控制机构(6)和温度控制机构(7)电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支撑板(31),所述湿度控制机构(6)为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的上端吊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下方插入至所述水槽(5)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支撑板(34),所述第二支撑板(34)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的上方;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板(34)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湿度显示器(11),所述温湿度显示器(11)挂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并且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顶部的头戴支撑(12)。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自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壳体(1)、填充层(2)以及内壳体(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人工耳(4)、水槽(5)、湿度控制机构(6)、温湿度传感器(8)以及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机构(7);所述温度控制机构(7)设于所述壳体的上层空间,所述温度控制机构(7)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8)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10),所述风机(10)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斜坡状的引流槽(32),所述引流槽(32)用于收集壳体内壁的冷凝水并收集汇入至所述水槽(5)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底部还设有连通管(33),所述连通管(33)呈l型,一端连通所述水槽(5),另一端朝上贴合所述壳体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温湿度控制装置(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玉文磊康伟陆其奇
申请(专利权)人: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