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潜油电泵,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潜油电泵。
技术介绍
1、潜油电泵由潜油电机、保护器、分离器或吸入口、潜油离心泵组成,具有耐热耐腐蚀的能力,潜油电泵是井下工作的多级离心泵,同油管一起下入井内,地面电源通过变压器、控制屏和动力电缆将电能输送给井下潜油电机,使潜油电机带动多级离心泵旋转,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把油井中的井液举升到地面。
2、目前在使用潜油电泵时,井下油液由吸入口进入泵体内部,并通过离心结构和出油管将油液举升至地面,现有的潜油电泵与出油管的连接需要使用到法兰连接板,法兰板间采用螺栓固定,在长期使用的环境下螺栓与连接孔间易出现啮合间隙,造成法兰板间的连接不稳,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潜油电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为:
3、一种卧式潜油电泵,包括外部构造有出油结构的潜油电泵本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出油结构的油管组件;
4、出油结构包括一端构造连接有法兰板一的出油管,所述法兰板一内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油管组件包括一端外缘面上构造安装有法兰板二的油管本体,所述法兰板二内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腔室,且法兰板二远离法兰板一的一面呈环形阵列螺纹配合安装有与螺纹孔适配连接的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栓体外缘面上构造安装有设置于腔室内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朝向法兰板一的一侧抵接有套设于栓体外缘面上的承压弹簧。
5、进一步地,所述法兰板一
6、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插板的外缘面和内缘面上均粘接固定有密封圈一,所述环形插槽的内缘面和外缘面上均粘接固定有密封圈二。
7、进一步地,所述潜油电泵本体的外部构造安装有出油嘴,所述出油嘴接通连接于潜油电泵本体,所述出油管远离法兰板一的一端构造连接于出油嘴且与出油嘴接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得益于潜油电泵本体、出油管、法兰板一、螺纹孔、油管本体、法兰板二、腔室、连接螺栓、环形板以及承压弹簧的设置,在对油管组件进行安装时,法兰板二与法兰板一相抵接,并通过拧动连接螺栓,使得连接螺栓的栓体一端螺旋拧入螺纹孔内,且同时带动环形板旋转位移,进而使得承压弹簧受压形变,通过承压弹簧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对连接螺栓栓体与螺纹孔以及法兰板二之间施加力的作用,进而缩减连接螺栓与螺纹孔以及法兰板二之间的啮合间隙,起到提升油管组件安装稳定性的作用;
9、得益于环形插槽、密封圈二、环形插板以及密封圈一的设置,在对法兰板一和法兰板二进行连接时,环形插板插接安装于环形插槽内,进而使得密封圈一与密封圈二相抵压,从而有利于提升法兰板一与法兰板二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潜油电泵,包括外部构造有出油结构的潜油电泵本体(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出油结构的油管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一(4)朝向油管组件(8)的一面边缘位置构造安装有环形插板(6),所述法兰板二(802)朝向法兰板一(4)的一面边缘位置开设有适配环形插板(6)插接安装的环形插槽(8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插板(6)的外缘面和内缘面上均粘接固定有密封圈一(7),所述环形插槽(807)的内缘面和外缘面上均粘接固定有密封圈二(8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油电泵本体(1)的外部构造安装有出油嘴(2),所述出油嘴(2)接通连接于潜油电泵本体(1),所述出油管(3)远离法兰板一(4)的一端构造连接于出油嘴(2)且与出油嘴(2)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潜油电泵,包括外部构造有出油结构的潜油电泵本体(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出油结构的油管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一(4)朝向油管组件(8)的一面边缘位置构造安装有环形插板(6),所述法兰板二(802)朝向法兰板一(4)的一面边缘位置开设有适配环形插板(6)插接安装的环形插槽(8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盛达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