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532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包括锁壳、锁壳的前侧壁转动安装有门把手,锁壳的前侧壁位于门把手的上方设置有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锁壳的前侧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指纹面板的底部与安装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设置,锁壳的前侧壁位于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的外侧罩设有防护壳,防护壳与锁壳滑动设置,防护壳与锁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壳体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清理组件和横向驱动机构的配合使用,致使装置能够通过毛刷和橡胶刮水板对使用过后的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进行清理作业,有效的避免了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上残留物风干后,影响下一次使用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残留物对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造成的腐蚀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门锁,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1、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虽然智能锁在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其安全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依旧会出现较多的外界因素干扰导致智能锁无法正常开启,

2、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5929123b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水指纹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涉及智能门锁设备
该具有防水指纹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包括除水机构。该具有防水指纹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通过除水机构,利用两块海绵板吸收水渍和汗液,手指可以将海绵板底部的水挤入出水口,便于减少海绵板中的水分,下压手指不仅可以压出海绵板中的水,还可以启动延时加热装置,通过电热板加热,保温盒锁温,蒸发掉海绵板中残余的水分,保持海绵板的持续吸水能力;通过延时组件,第二弹簧恢复,下压杆随之上移,挡环受到弹性子弹头的阻挡,无法立刻上移,延迟下压杆上移的时间,增加了电热板加热的时间,便于蒸发海绵板上的水分。

3、这类将指纹验证面板裸露的智能锁,在实际使用中,无法对自主的对指纹面板上的残留物进行清理,滞留残留物时,需要使用者通过纸张或布匹进行擦拭才可,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残留物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风干硬化,从而影响下一次的使用,同时这类将指纹验证面板裸露的智能锁,安全性不够,只要触碰上即可触发验证,不具备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包括锁壳、锁壳的前侧壁转动安装有门把手,锁壳的前侧壁位于门把手的上方设置有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锁壳的前侧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指纹面板的底部与安装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设置,锁壳的前侧壁位于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的外侧罩设有防护壳,防护壳与锁壳滑动设置,防护壳与锁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壳体驱动机构,且壳体驱动机构同时驱动指纹面板的转动,门把手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启动壳体驱动机构的按压开关;

3、所述防护壳内设置安装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与防护壳内设置有横向驱动机构;

4、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带动清理组件对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进行全面的清理作业;

5、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矩形框架、第二螺纹杆、微型电机和第二滑块,防护壳的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内侧顶部与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数量为两组且依次位于矩形框架的两侧内壁处,矩形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端纵向贯穿矩形框架并与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设置,第二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对应侧壁与清理组件固定连接设置;

6、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活动板、固定板、斜凸板、复位弹簧、导向杆、毛刷、橡胶刮水板和斜凹槽,固定板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设置,固定板的正中处滑动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数量为三组且呈等距排列设置,导向杆位于固定板前侧一端固定安装有斜凸板,斜凸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防护壳的内侧顶部开设有与斜凸板相匹配的斜凹槽,导向杆位于固定板后侧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后侧壁固定安装有橡胶刮水板和毛刷,橡胶刮水板位于毛刷的上方。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的前侧底部位于与锁壳的闭合处开设有若干组等距排列设置的排料口,防护壳的前侧壁与锁壳安装门把手的前侧壁水平设置,锁壳的位于门把手的下方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腔体。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壳的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活动罩,活动罩呈弧形状结构设置且与指纹面板的转动运动轨迹相匹配。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驱动机构包括双轴电机、连接板、第一滑槽、第一滑块、连接杆、第一螺纹杆、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固定块和连杆,锁壳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锁壳的两侧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侧顶部与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杆,连杆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套设于连杆上并与连杆滑动连接设置,第一滑槽内置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套设于第一螺纹杆上并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设置,第一滑块外侧壁与防护壳连接设置。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安装壳、活动槽、连接杆、第四齿轮、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安装槽内位于指纹面板的转轴处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锁壳的内侧壁位于指纹面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壳,安装壳的正中处转动安装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的前后侧壁依次啮合安装有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第一活动杆的前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齿牙,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均呈l状结构设置,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呈交错对称设置,第二活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性卡扣,弹性卡扣的开口位于顶部处,第一滑块的对应侧壁依次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弹性卡扣相匹配,安装壳的外侧壁位于连接杆的正下方开设有用于连接杆活动的活动槽。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与斜凸板的初始状态为不接触状态,斜凸板的最顶部呈弧形状结构设置,毛刷和橡胶刮水板的初始状态与锁壳的前侧壁不接触。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壁均螺纹安装有内六角螺钉,内六角螺钉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设置,防护壳通过内六角螺钉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清理组件和横向驱动机构的配合使用,致使装置能够通过毛刷和橡胶刮水板对使用过后的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进行清理作业,有效的避免了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上残留物风干对指纹验证造成的干扰,影响使用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残留物对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造成的腐蚀情况。

1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同步运动的防护壳和指纹面板,致使防护壳能够对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出现可以随意触碰导致验证触发的情况,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同时指纹面板随着防护壳的开合出现转动,能够满足清理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在指纹验证时,提供最佳的验证角度,提高适用舒适性。

16、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毛刷在前橡胶刮水板在后的结构设置,致使装置在清理作业时,毛刷能够将残留物中的颗粒进行扫除,避免橡胶刮水板在刮除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时,颗粒物对数字按键和指纹面板的表面造成划痕损伤的情况,同时橡胶刮水板能够在清理液态残留物时更加的高效,快捷。

17、4、本专利技术中,罩设于指纹面板外侧的活动罩,能够有效的限定指纹面板的转动角度,同时也能够在指纹面板转动后,避免锁壳直接与外界连通,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外界灰尘杂物直接进入锁壳内部造成锁体出现异常的情况,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包括锁壳(4)、锁壳(4)的前侧壁转动安装有门把手(3),锁壳(4)的前侧壁位于门把手(3)的上方设置有数字按键(26)和指纹面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4)的前侧内壁开设有安装槽(10),指纹面板(9)的底部与安装槽(10)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设置,锁壳(4)的前侧壁位于数字按键(26)和指纹面板(9)的外侧罩设有防护壳(1),防护壳(1)与锁壳(4)滑动设置,防护壳(1)与锁壳(4)的连接处设置有壳体驱动机构,且壳体驱动机构同时驱动指纹面板(9)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前侧底部位于与锁壳(4)的闭合处开设有若干组等距排列设置的排料口(2),防护壳(1)的前侧壁与锁壳(4)安装门把手(3)的前侧壁水平设置,锁壳(4)的位于门把手(3)的下方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4)的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活动罩(8),活动罩(8)呈弧形状结构设置且与指纹面板(9)的转动运动轨迹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驱动机构包括双轴电机(5)、连接板(6)、第一滑槽(7)、第一滑块(12)、连接杆(13)、第一螺纹杆(14)、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33)、固定块(31)和连杆(30),锁壳(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锁壳(4)的两侧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的内侧顶部与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14),第一螺纹杆(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33),连接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5),双轴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杆(30),连杆(30)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齿轮(33)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32),连接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1),固定块(31)套设于连杆(30)上并与连杆(30)滑动连接设置,第一滑槽(7)内置第一滑块(12),第一滑块(12)套设于第一螺纹杆(14)上并与第一螺纹杆(14)螺纹连接设置,第一滑块(12)外侧壁与防护壳(1)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齿轮(11)、安装壳(36)、活动槽(35)、连接杆(13)、第四齿轮(39)、第一活动杆(37)和第二活动杆(40),安装槽(10)内位于指纹面板(9)的转轴处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1),锁壳(4)的内侧壁位于指纹面板(9)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壳(36),安装壳(36)的正中处转动安装有第四齿轮(39),第四齿轮(39)的前后侧壁依次啮合安装有第一活动杆(37)和第二活动杆(40),第一活动杆(37)的前侧壁开设有与第一齿轮(11)啮合设置的齿牙,第一活动杆(37)和第二活动杆(40)均呈L状结构设置,第一活动杆(37)和第二活动杆(40)呈交错对称设置,第二活动杆(4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性卡扣(38),弹性卡扣(38)的开口位于顶部处,第一滑块(12)的对应侧壁依次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与弹性卡扣(38)相匹配,安装壳(36)的外侧壁位于连接杆(13)的正下方开设有用于连接杆(13)活动的活动槽(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与斜凸板(21)的初始状态为不接触状态,斜凸板(21)的最顶部呈弧形状结构设置,毛刷(24)和橡胶刮水板(25)的初始状态与锁壳(4)的前侧壁不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两侧壁均螺纹安装有内六角螺钉,内六角螺钉与第一滑块(12)螺纹连接设置,防护壳(1)通过内六角螺钉与第一滑块(12)固定连接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包括锁壳(4)、锁壳(4)的前侧壁转动安装有门把手(3),锁壳(4)的前侧壁位于门把手(3)的上方设置有数字按键(26)和指纹面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4)的前侧内壁开设有安装槽(10),指纹面板(9)的底部与安装槽(10)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设置,锁壳(4)的前侧壁位于数字按键(26)和指纹面板(9)的外侧罩设有防护壳(1),防护壳(1)与锁壳(4)滑动设置,防护壳(1)与锁壳(4)的连接处设置有壳体驱动机构,且壳体驱动机构同时驱动指纹面板(9)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前侧底部位于与锁壳(4)的闭合处开设有若干组等距排列设置的排料口(2),防护壳(1)的前侧壁与锁壳(4)安装门把手(3)的前侧壁水平设置,锁壳(4)的位于门把手(3)的下方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4)的后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活动罩(8),活动罩(8)呈弧形状结构设置且与指纹面板(9)的转动运动轨迹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驱动机构包括双轴电机(5)、连接板(6)、第一滑槽(7)、第一滑块(12)、连接杆(13)、第一螺纹杆(14)、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33)、固定块(31)和连杆(30),锁壳(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锁壳(4)的两侧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的内侧顶部与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螺纹杆(14),第一螺纹杆(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33),连接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5),双轴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杆(30),连杆(30)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齿轮(33)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32),连接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汪辰宇张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琨山通用锁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