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属于手术器材。
技术介绍
1、眼后段手术指涉及眼球后段结构如玻璃体、视网膜等部位疾病所进行的手术;包括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和视网膜脱离手术等。眼后段玻璃体切割术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技术含量高被认为是眼科最精细、最高难度手术。
2、该手术需要做三个巩膜切口,分别选择在颞上象限,颞下象限,鼻上象限,在用眼科穿刺刀在距角巩膜缘4m处(无晶状体眼可在3.5mm处)三个穿刺点分别作穿刺切口,刀刃刺入5mm深,下方切口内插入短灌注针头,结扎固定,以维持稳定的眼球压力,手术操作的器械通过这三个灌注管道进出,无器械进入时候,用巩膜塞封堵该灌注口;因为灌注液压力的关系,在拔开巩膜塞的时候,玻璃体或眼内灌注液会从灌注口喷出。
3、手术状态下,液体流动时灌注压力升至50-60mmhg,在使用眼内镊、膜钩等静态状态时,降至30-45mmhg。在手术操作时,眼内器械根据手术步骤进出灌注口,在此期间,灌注液会从灌注口喷射出,因灌注压力大小,灌注液会喷射至不同的手术区域范围;当需要进行持续玻璃体腔灌洗时,例如,硅油取出术,需进行玻璃体腔灌洗,减少硅油残留,灌注口的喷射液量更多;以上情况,目前均没有对应措施,多依靠助手医生用手遮挡。存在的问题是,喷射出的灌注液,打湿眼周手术单,对于头面部被遮盖的眼科手术来说,一方面造成手术区域污染的风险,另一方面,湿的手术单覆盖患者口鼻,影响其呼吸;其次,因灌注压的关系,喷射的水柱会喷至手术区域外的术者身上;另外,助手需腾出一手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眼后段手术喷射的灌注液、玻璃体污染手术区域,影响患者口鼻部通气及对术者的污染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包括积液袋、自粘性眼部贴膜和用于引导液体收集入所述积液袋中的导液膜;
3、其中,所述积液袋的袋口一边设有袋口压条,所述自粘性眼部贴膜为半圆形,所述自粘性眼部贴膜的弧形边靠近边缘部设有导水压条,且所述自粘性眼部贴膜的边缘部相对于边缘压条凸起(即边缘面与边缘压条处于非水平位置,形成>0度的夹角);所述自粘性眼部贴膜的直边设有连接压条,其与积液袋袋口的另一边固定连接;
4、所述导液膜包括导液膜本体,所述导液膜本体为防水塑料膜,所述防水塑料膜的边缘设有支撑条,所述防水塑料膜由中部至边缘处设有第一导水凹槽,所述第一导水凹槽的边缘端口连接有第二导水凹槽,所述第二导水凹槽的尾端设有用于卡合连接所述袋口压条或边缘压条的卡槽。
5、优选地,所述袋口压条、导水压条、边缘压条和支撑条的制作材质均为具有塑料包裹层的金属条。
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水凹槽的形状为瓢状或网兜状,其靠近导液膜本体的边缘部具有逐渐收窄的导水通道。
7、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水凹槽的制作材质为具有塑料包裹层的金属片。
8、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水凹槽的形状为长条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设有导液膜,并可自由移动防护灌注液喷射,具备挡水保护、可移动、易实施且不增加助手医生双手操作等优点,有助于保障手术顺利推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其特征在于,包括积液袋、自粘性眼部贴膜和用于引导液体收集入所述积液袋中的导液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压条、导水压条、边缘压条和支撑条的制作材质均为具有塑料包裹层的金属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凹槽为瓢状或网兜状,其靠近导液膜本体的边缘部具有逐渐收窄的导水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水凹槽的制作材质为具有塑料包裹层的金属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水凹槽的形状为长条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其特征在于,包括积液袋、自粘性眼部贴膜和用于引导液体收集入所述积液袋中的导液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压条、导水压条、边缘压条和支撑条的制作材质均为具有塑料包裹层的金属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眼后段手术的贴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一帆,陈秀萍,董春琼,石泽惠,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