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地铁站承重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地铁作为一种绿色便捷的交通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大部分城市的主要出行方式。地铁站内常常会出现人员拥挤、换乘困难的现象,如何获得更大的车站空间成为了地铁设计工作者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地铁施工工程中使用大型铸钢件作为支撑结构的主体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解决方案。
2、而对于重要枢纽站点通常采用两层空间的车站设计,其人流量大、占地面积大,且为了最大程度地增加车站空间的利用率需要尽量减少钢柱的数量,单根钢柱需要承载的重量极大。钢柱通常通过顶部承接车站平台的大部分支撑重量,对于钢柱的顶部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现有的钢柱的结构的顶部结构强度不足,无法很好地满足重要枢纽站点的超高承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钢柱的结构的顶部结构强度不足,无法很好地满足重要枢纽站点的超高承重需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包括:
4、圆形柱本体,圆形柱本体采用中空结构设置;
5、上连接环,上连接环设置于所述圆形柱本体的顶部开口内,上连接环开设有若干上连接孔;
6、若干肋板,若干肋板设置于所述圆形柱本体内,若干肋板相对所述圆形柱本体的中心轴环形阵列设置,若干肋板的上端均与所述上连接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上连接环垂直
7、若干牵引板,若干牵引板相对所述圆形柱本体的中心轴环形阵列设置且若干牵引板固定于所述圆形柱本体的顶部的外侧面,
8、两个下连接环,两个下连接环上下相间设置,两个下连接环设置于所述圆形柱本体的下端开口内且均与圆形柱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下连接环均开设有若干下连接孔。
9、优选的,所述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还包括若干辅助连接板,若干辅助连接板相对所述圆形柱本体的中心轴环形阵列设置,若干辅助连接板的上半段与所述圆形柱本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若干辅助连接板的下半段伸出于所述圆形柱本体的下端面之下。
10、优选的,所述辅助连接板开设有若干辅助连接孔。
11、优选的,所述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的中段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横梁连接的连接架,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圆形柱本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架包括上延伸板、下延伸板和腹板,所述上延伸板和下延伸板上下相间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腹板连接于上延伸板和下延伸板之间且分别与上延伸板以及下延伸板垂直。
12、优选的,所述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的中段设置有至少两块上下相间设置的环形搭筋板,环形搭筋板的内圈与所述圆形柱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延伸板的一端以及下延伸板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环形搭筋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腹板朝向所述圆形柱本体的一端延伸至两环形搭筋板之间并与两两环形搭筋板固定连接,且该腹板的延伸端与所述圆形柱本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腹板远离所述圆形柱本体的端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横梁连接孔。
14、优选的,所述上延伸板和下延伸板之间设置有两组钢梁连接组件,两组钢梁连接组件相对所述腹板对称设置,所述钢梁连接组件包括钢梁连接板、翼板和过载溃缩板,所述翼板垂直固定于所述腹板的侧面,且所述翼板与所述上延伸板以及下延伸板相互平行,所述钢梁连接板和过载溃缩板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钢梁连接板垂直固定于所述腹板的侧面,且所述钢梁连接板的上端与上延伸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梁连接板的下端与翼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载溃缩板垂直固定于所述腹板的侧面,且过载溃缩板的上端与翼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过载溃缩板的下端与所述下延伸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梁连接板开设有若干第二钢梁连接孔。
15、优选的,所述环形搭筋板的数量为三块,三块环形搭筋板上下相间设置,所述上延伸板与位于最上方的环形搭筋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延伸板与位于中间或最下方的环形搭筋板固定连接。
1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7、1.本申请的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的上连接环和若干肋板配合,不但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所述圆形柱本体的顶部的结构强度,提升圆形柱本体的承载性能,还显著增大了所述圆形柱本体的顶部的连接面,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连接面单位面积所需承载的重量,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的顶部的承载强度,满足地铁枢纽站点的超高承重需求。
18、2.两个下连接环设置于所述圆形柱本体的下端开口内且均与圆形柱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下连接环均开设有若干下连接孔,可以有效增强所述圆形柱本体的下端的结构强度,提升圆形柱本体的承载性能,同时,若干辅助连接板在圆形柱本体的下端连接的过程中可以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便于圆形柱本体的对位连接,连接完成后,辅助连接板能够起到良好的结构增强作用,有效提升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满足地铁枢纽站点的超高承重需求。
19、3.连接架与环形搭筋板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连接架、环形搭筋板和圆形柱本体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和抗形变性能,增强连接架的承重性能和抗折弯性能,同时可以有效提升连接件和圆形柱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进而提升本申请的整体承重性能,满足地铁枢纽站点的超高承重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还包括若干辅助连接板(6),若干辅助连接板(6)相对所述圆形柱本体(1)的中心轴环形阵列设置,若干辅助连接板(6)的上半段与所述圆形柱本体(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若干辅助连接板(6)的下半段伸出于所述圆形柱本体(1)的下端面之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板(6)开设有若干辅助连接孔(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的中段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横梁连接的连接架(7),连接架(7)的一端与所述圆形柱本体(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架(7)包括上延伸板(71)、下延伸板(72)和腹板(73),所述上延伸板(71)和下延伸板(72)上下相间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腹板(73)连接于上延伸板(71)和下延伸板(72)之间且分别与上延伸板(71)以及下延伸板(72)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站超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73)远离所述圆形柱本体(1)的端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横梁连接孔(7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延伸板(71)和下延伸板(72)之间设置有两组钢梁连接组件(9),两组钢梁连接组件(9)相对所述腹板(73)对称设置,所述钢梁连接组件(9)包括钢梁连接板(91)、翼板(92)和过载溃缩板(93),所述翼板(92)垂直固定于所述腹板(73)的侧面,且所述翼板(92)与所述上延伸板(71)以及下延伸板(72)相互平行,所述钢梁连接板(91)和过载溃缩板(93)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钢梁连接板(91)垂直固定于所述腹板(73)的侧面,且所述钢梁连接板(91)的上端与上延伸板(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钢梁连接板(91)的下端与翼板(9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载溃缩板(93)垂直固定于所述腹板(73)的侧面,且过载溃缩板(93)的上端与翼板(9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过载溃缩板(93)的下端与所述下延伸板(7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梁连接板(91)开设有若干第二钢梁连接孔(9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搭筋板(8)的数量为三块,三块环形搭筋板(8)上下相间设置,所述上延伸板(71)与位于最上方的环形搭筋板(8)固定连接,所述下延伸板(72)与位于中间或最下方的环形搭筋板(8)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还包括若干辅助连接板(6),若干辅助连接板(6)相对所述圆形柱本体(1)的中心轴环形阵列设置,若干辅助连接板(6)的上半段与所述圆形柱本体(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若干辅助连接板(6)的下半段伸出于所述圆形柱本体(1)的下端面之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板(6)开设有若干辅助连接孔(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的中段设置有若干用于与横梁连接的连接架(7),连接架(7)的一端与所述圆形柱本体(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架(7)包括上延伸板(71)、下延伸板(72)和腹板(73),所述上延伸板(71)和下延伸板(72)上下相间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腹板(73)连接于上延伸板(71)和下延伸板(72)之间且分别与上延伸板(71)以及下延伸板(72)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站超高承重钢柱结构的中段设置有至少两块上下相间设置的环形搭筋板(8),环形搭筋板(8)的内圈与所述圆形柱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上延伸板(71)的一端以及下延伸板(72)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环形搭筋板(8)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腹板(73)朝向所述圆形柱本体(1)的一端延伸至两环形搭筋板(8)之间并与两两环形搭筋板(8)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琼芳,黄志标,吴绍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一诺重工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