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镀,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镀合金的装置。
技术介绍
1、结晶器铜板工作面电镀功能性耐磨合金,是提高使用寿命,降低连铸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合金镀层总会有主次金属区分,比如:ni-co合金是以ni为主、co为副的镀层合金,而co-ni合金则与ni-co合金相反,是以co为主、ni为副的镀层合金。
2、现有技术中的针对合金镀层主次金属电镀工艺中,双阳极多为共用一个直流电源进行控制,该电镀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电镀调节比较繁琐,且由于双阳极各所在区域的金属离子分布不均匀,使得电镀合金的分配极不均匀,影响电镀层的使用效果。然而,由于合金镀层中金属所占比例不同,镀层的硬度和韧性不同,比如ni-co镀层,在ni含量比较高时,其镀层韧性比较好,镀层与电镀工件的机体结合力比较强,随着合金镀层中co含量的增加,镀层韧性有所下降,镀层硬度明显增加,其耐磨性有明显增加,对结晶器铜板而言,镀层与机体的结合力要强,远离结合面的镀层则需要耐磨性更好,所以也要求镀层不同厚度,金属在镀层合金的不同厚度有不同的变化,当双阳极的金属在合金中的占比需要进行不超过20%上下波动范围调整时,现有技术中的双阳极装置的电镀调节方式较为繁琐。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合金的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双阳极电镀装置存在电镀调节比较繁琐和电镀合金不均匀影响电镀层质量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镀槽(1)、阳极、和用于悬挂单面电镀工件的阴极(2),所述阴极(2)设置在电镀槽(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镀槽(1)上用于电镀槽(1)内电解液循环的连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主电源(41)和副电源(42),所述主电源(41)设置在主阳极(31)与阴极之间,所述副电源(42)设置在副阳极(32)与阴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阳极(31)的钛蓝中主金属与副阳极(32)的钛蓝中副金属的质量比等于电镀工件镀层中的主金属和副金属在电镀合金中的质量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41)和所述副电源(42)的负极均与阴极(2)连接,所述主电源(41)的正极连接主阳极(31),所述副电源(42)的正极连接副阳极(3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结构包括设置在电镀槽(1)一端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1)设置在电镀槽(1)上设有主阳极(31)的一端,所述出液口(12)设置在电镀槽(1)上设有副阳极(32)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1)的水平高度低于出液口(12)的水平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1)和所述出液口(12)之间设有循环泵(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12)与循环泵(5)之间设有用于过滤电镀液的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镀槽(1)、阳极、和用于悬挂单面电镀工件的阴极(2),所述阴极(2)设置在电镀槽(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镀槽(1)上用于电镀槽(1)内电解液循环的连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主电源(41)和副电源(42),所述主电源(41)设置在主阳极(31)与阴极之间,所述副电源(42)设置在副阳极(32)与阴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阳极(31)的钛蓝中主金属与副阳极(32)的钛蓝中副金属的质量比等于电镀工件镀层中的主金属和副金属在电镀合金中的质量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合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源(41)和所述副电源(42)的负极均与阴极(2)连接,所述主电源(41)的正极连接主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家亮,王希彬,徐文柱,庞帆,任义,
申请(专利权)人: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