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轮机和具有该水轮机的水电站。
技术介绍
1、混流式水轮机一般在30%~60%额定出力时容易在尾水管内发生水流涡带,引起空腔汽蚀和水轮机体振动,并且蜗室的下端真空度过大,容易对水轮机的叶片造成气蚀,水轮机体固定部件的松动或焊缝开裂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整个水轮机体的安全运行。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顶开止回阀弹簧控制阀门的开闭,需尾水管内负压足够大时,补气阀止回阀弹簧才能被打开。但是,尾水管内负压较小或处于临界点上下波动时,补气装置不能及时有效打开进行补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水轮机。该水轮机具有补气效果好和减少水轮机工作压力的优点。
2、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水电站。
3、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轮机包括水轮机体、补气管、补气系统、电控阀、压力测定仪、功率检测装置和监控系统。
4、所述水轮机体包括蜗壳和连通在所述蜗壳上的尾水管,所述尾水管具有补气口;所述补气管具有进气端和排气端,所述补气管的所述排气端与所述补气口连接,所述补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补气系统连通;所述电控阀和所述压力测定仪均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所述压力测定仪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以便测定所述水轮机体内气压,所述电控阀通过所述压力测定仪的测定情况适用性的打开或关闭,所述电控阀为常闭电控阀,所述监控系统与电控阀和压力测定仪均电连接,所述功率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水轮机的输出功率。
6、同时,可以自动对尾水管进行补气,不必经常性的进行人工补气,减少电站巡检人员的工作量。可以联动相关的检测元件以跟踪水轮机体运行工况,便于补气装置的自动投入与退出,在满足水轮机体尾水管补气功能的前提下,大大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提供补气工作效率,同时还能有效节约压缩空气用量,增加经济效益。
7、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水轮机具有补气效果好和减少水轮机工作压力的优点。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轮机体具有多个所述补气口,所述补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补气管段、主管段和多个补气管分段,所述电控阀设置在所述补气管段上,所述压力测定仪设置在所述补气管分段上,每个所述补气管分段的一端与所述主管段连接,每个所述补气管分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补气口连接,多个所述补气口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水轮机体的外周壁上,多个所述补气口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补气管分段连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水轮机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和所述电控阀沿所述排气端至所述进气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水轮机还包括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所述第一球阀、所述单向阀、所述电控阀和所述第二球阀沿所述排气端至所述进气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第二球阀均为常开球阀。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气系统为原电站的低压气系统,所述第一球阀、所述单向阀、所述电控阀依次设置在所述补气管段上,每个所述补气管分段的一端与所述主管段连接,每个所述补气管分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补气口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管段呈弧形,弧形的所述主管段围设在所述尾水管的外周,多个所述补气管分段沿所述尾水管的周向均匀地与所述主管段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内设置有转轮、挡水部、后盖板,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蜗壳的主轴上,所述后盖板设置在所述转轮上,所述挡水部设置在所述后盖板上,且所述挡水部设置在所述尾水管与所述转轮的下环底部之间,所述尾水管与所述进气端连接,所述尾水管的管口低于所述转轮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气系统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具有输出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电连接,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进气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监控系统电连接。
15、本技术实施例的水电站包括供水组件和根据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轮机,所述供水组件与所述蜗壳连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机体具有多个所述补气口,所述补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补气管段、主管段和多个补气管分段,所述电控阀设置在所述补气管段上,所述压力测定仪设置在所述补气管分段上,每个所述补气管分段的一端与所述主管段连接,每个所述补气管分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补气口连接,多个所述补气口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水轮机体的外周壁上,多个所述补气口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补气管分段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和所述电控阀沿所述排气端至所述进气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所述第一球阀、所述单向阀、所述电控阀和所述第二球阀沿所述排气端至所述进气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第二球阀均为常开球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系统为原电站的低压气系统,所述第一球阀、所述单向阀、所述电控阀依次设置在所述补气管段上,每个所述补气管分段的一端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为水电站的监控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段呈弧形,弧形的所述主管段围设在所述尾水管的外周,多个所述补气管分段沿所述尾水管的周向均匀地与所述主管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内设置有转轮、挡水部、后盖板,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蜗壳的主轴上,所述后盖板设置在所述转轮上,所述挡水部设置在所述后盖板上,且所述挡水部设置在所述尾水管与所述转轮的下环底部之间,所述尾水管与所述进气端连接,所述尾水管的管口低于所述转轮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系统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具有输出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电连接,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所述进气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监控系统电连接。
10.一种水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组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轮机,所述供水组件与所述蜗壳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机体具有多个所述补气口,所述补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补气管段、主管段和多个补气管分段,所述电控阀设置在所述补气管段上,所述压力测定仪设置在所述补气管分段上,每个所述补气管分段的一端与所述主管段连接,每个所述补气管分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补气口连接,多个所述补气口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水轮机体的外周壁上,多个所述补气口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补气管分段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和所述电控阀沿所述排气端至所述进气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所述第一球阀、所述单向阀、所述电控阀和所述第二球阀沿所述排气端至所述进气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补气管上,所述第一球阀和所述第二球阀均为常开球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系统为原电站的低压气系统,所述第一球阀、所述单向阀、所述电控阀依次设置在所述补气管段上,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安海,高芝国,杨雪松,曾学杰,张春锐,徐册利,周涛,汪巧,何聪慧,杨豪,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