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色Micro-LED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479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2
本技术公开了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的一种三色Micro‑LED器件,该三色Micro‑LED器件包括:衬底、n型GaN层、掩膜层、n型GaN纳米以及包覆层,每个n型GaN纳米柱设置在一个掩膜层的窗口内并背向衬底延伸;包覆层包括: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与p型GaN层,量子阱层设置在n型GaN纳米柱的外表面;其中,量子阱层包括相互隔离的Ga面、N面和m/a面,从Ga面、N面和m/a面出射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电子阻挡层设置在量子阱层的外表面;p型GaN层设置在电子阻挡层的外表面。本技术获得具有多个LED发光结构的三色Micro‑LED器件,每个LED发光结构具有三个相互隔离的p型区,使得能够调控每一个p型区p型电极的电流密度,以辅助实现调节不同波长光的亮度、灰度,并能够保证器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发光二极管,尤其涉及一种三色micro-led器件。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持续进步,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led)因其高亮度、高对比度、长寿命和低能耗等特性,已经逐渐成为未来显示
的重要发展方向。实现micro-led技术在全彩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关键在于如何在同一基板上高效集成rgb三色micro-led芯片。为了达到显示屏上高分辨率的全彩显示效果,需要将数以万计的微小led从其原生长衬底精确转移至目标衬底上,这一技术过程被称为“巨量转移”。

2、从理论层面看,巨量转移技术为高效制造micro-led显示器提供了可能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首要,为了确保显示画面的色彩均匀性和一致性,对单个micro-led的捡选与放置精度要求极高。此外,在处理数以亿计的微小led时,即便是微小的损坏率也可能导致显著的缺陷和不良品率,因此,转移过程中的损坏率控制也是一个技术问题。

3、目前,实现rgb全彩显示的主流方法之一是采用ingan材料制造蓝光和绿光led,同时利用inp材料制造红光led。然而,ingan和inp基led之间存材料不匹配问题。由于ingan基led和inp基led在生长条件、加工工艺和驱动方式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将它们集成到同一显示系统中时,会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可能导致在不同温度下工作时产生应力,进而严重影响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4、鉴于巨量转移技术的复杂性和成本考虑,以及ingan和inp材料之间不匹配的问题,研究者们探索了不依赖巨量转移技术,直接在同一衬底上叠层生长rgb三色量子阱,以集成rgb三色micro-led的技术方案。然而不同波长的量子阱层叠加可能导致晶格不匹配和应力累积,从而影响材料的质量和器件性能。此外,叠层生长rgb三色量子阱的界面处可能出现的缺陷和非辐射复合中心,会进一步降低器件的发光效率。同时,叠层生长的量子阱结构在工作时也可能产生较多热量,热量的累积和不均匀分布将严重影响器件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色micro-led器件,用于获得具有多个led发光结构的三色micro-led器件,且每个led发光结构具有三个相互隔离的p型区,使得能够调控每一个p型区p型电极的电流密度,并能够避免因热量分布不均影响器件性能的情况。

2、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技术公开一种三色micro-led器件,包括:

4、衬底;

5、n型gan层,所述n型gan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6、掩膜层,所述掩膜层设置在所述n型gan层上,所述掩膜层上开设多个使所述n型gan层部分裸露的窗口;

7、多个led发光结构,所述led发光结构包括:n型gan纳米柱与包覆层,每个所述n型gan纳米柱设置在一个相应的窗口内并背向所述衬底延伸;所述包覆层包括:

8、量子阱层,所述量子阱层设置在所述n型gan纳米柱的外表面;其中,所述量子阱层包括相互隔离的ga面、n面和m/a面,从所述ga面、所述n面和所述m/a面出射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

9、电子阻挡层,所述电子阻挡层设置在所述量子阱层的外表面;

10、p型gan层,所述p型gan层设置在所述电子阻挡层的外表面。

11、进一步的,所述led发光结构还包括:

12、p型电极,用于连接外置电源的正极;其中,所述p型电极包括第一p型电极、第二p型电极以及第三p型电极,所述第一p型电极设置在位于所述m/a面的p型gan层上;所述第二p型电极抵接位于所述ga面的p型gan层,且设置在所述掩膜层上;所述第三p型电极抵接位于所述n面的p型gan层,且设置在所述掩膜层上;

13、n型电极,所述n型电极设置在所述n型gan层上,用于连接外置电源的负极。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p型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一子电极耦接的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设置于所述掩膜层上,所述第二子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子电极上,且抵接位于所述ga面的p型gan层;和/或

15、所述第三p型电极包括第三子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三子电极耦接的第四子电极,所述第三子电极设置于所述掩膜层上,所述第四子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三子电极上,且抵接位于所述n面的p型gan层。

16、进一步的,所述窗口为多个且呈点阵间隔排列,各所述窗口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方向对应所述n型gan层的m/a面方向,所述长方形的短边方向分别对应所述n型gan层的c面方向和-c面方向。

17、进一步的,所述长方形的长边长度为1~10μm,所述长方形的短边长度为100~500nm,所述长方形的长边方向上相邻两个窗口之间的距离为1~5μm,所述长方形的短边方向上相邻两个窗口之间的距离为2~10μm。

18、进一步的,所述量子阱层的ga面或n面的面积大于侧壁非极性面的面积。

19、进一步的,所述衬底为r面蓝宝石衬底、a/m面gan衬底或a/m面aln衬底;和/或

20、所述n型gan层的厚度为500nm~2μm;和/或,

21、进一步的,所述掩膜层的厚度为30~200nm,所述掩膜层的材料是sinx、sio2或al2o3;

22、所述n型gan纳米柱的高度为500~5000nm;

23、进一步的,所述量子阱层包括循环周期为1~10的交替层叠的ingan层和gan层,其中,所述ingan层的厚度为2~3nm,所述gan层的厚度为8~15nm;

24、进一步的,所述电子阻挡层的厚度为10~30nm,所述电子阻挡层为algan电子阻挡层;

25、进一步的,所述p型gan层的厚度为50~300nm。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7、本技术的制作方法能够获得具有多个led发光结构的三色micro-led器件,且每个led发光结构具有三个相互隔离的p型区,通过调控各led发光结构的p型电极的电流密度,实现调节不同波长光的亮度、灰度。

28、进一步的,本技术具有非极性面n型gan纳米柱,具有ga面、n面和m/a面三种不同极性面,实现在单个的n型gan纳米柱上rgb三种颜色的micro-led器件的集成,大幅提高了像素的集成密度,有利于实现更小尺寸、更高分辨率的micro-led器件,例如micro-led显示屏。

29、进一步的,本技术同一基板上具有多个led发光结构,并在每个led发光结构的n型gan纳米柱的不同晶面上具有3个相互隔离的p型区,利用in原子在不同晶面方向上并入效率的不同,能够实现各led发光结构的三种颜色的分离控制,使得在电流驱动和热管理上更加容易控制,又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结构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为多个且呈点阵间隔排列,各所述窗口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方向对应所述n型GaN层(2)的m/a面方向,所述长方形的短边方向分别对应所述n型GaN层(2)的c面方向和-c面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的长边长度为1~10μm,所述长方形的短边长度为100~500nm,所述长方形的长边方向上相邻两个窗口之间的距离为1~5μm,所述长方形的短边方向上相邻两个窗口之间的距离为2~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为r面蓝宝石衬底、a/m面GaN衬底或a/m面AlN衬底;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结构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色micr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为多个且呈点阵间隔排列,各所述窗口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方向对应所述n型gan层(2)的m/a面方向,所述长方形的短边方向分别对应所述n型gan层(2)的c面方向和-c面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阳王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