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449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包括框架单元、外窗和电池模块,外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抱框柱,抱框柱的顶部与框架单元固定连接,空心安装块包括靠近建筑室内的内侧钢板和靠近建筑室外的外侧钢板,外侧钢板上设置有多个滑动的电池模块,且电池模块利用导线相互串联,导线的输出端贯穿内侧钢板进入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空心安装块及其内部滑动的电池模块来实现老旧墙体的升级,电池模块利用导线相互串联,实现了电池模块的灵活安装和高效利用。同时,通过设置包括自保温砌块层、空心安装块和砌筑砖层的砌块层,实现了绿色、节能、环保的改造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具体为一种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


技术介绍

1、绿色建筑储能技术中要求将电能进行储存,但是在建筑室内专门寻找空间会浪费建筑使用面积,目前已经出现了在建筑外墙(包括非承重围护墙及承重围护墙)中设置电池安装设备的技术需求,此类建筑外墙可以使得电池模块在建筑外墙中拆卸及安装。

2、目前,大量老旧公共建筑尚处服役年限之内,老旧公共建筑的外窗-外墙体系(如图1)结构较为简单,老旧外窗的四周与建筑框架单元之间多采用砌体砖结合保温层及防水层而组成,这些建筑外墙的墙厚普遍为200mm~500mm之间,这样的构造不仅保温效能较弱,而且难以适应现代建筑的绿色节能需求。近年来,老旧公共建筑已经有了许多增设光伏设备的改造技术,但是老旧建筑的外墙尚不具备内包电池模块的功能,限制了老旧建筑绿色升级改造的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老旧建筑外墙无法安装电池模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包括框架单元、外窗和电池模块,外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抱框柱,抱框柱的顶部与框架单元固定连接,抱框柱与框架单元的框架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扁钢框架,外窗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扁钢框架;第一扁钢框架与外窗之间设置有自保温砌块,自保温砌块位于抱框柱朝向室外的一侧;第三扁钢框架内部设置有砌块层,砌块层由室外到室内依次为自保温砌块层、空心安装块和砌筑砖层;

4、空心安装块包括靠近建筑室内的内侧钢板和靠近建筑室外的外侧钢板,外侧钢板上设置有多个滑动的电池模块,且电池模块利用导线相互串联,导线的输出端贯穿内侧钢板进入室内。

5、优选的,砌块层的厚度大于原有建筑外墙的厚度,空心安装块和砌筑砖层均位于原本老旧建筑外框线的内侧。

6、优选的,外侧钢板靠近内侧钢板的一侧采用连接肋板固定连接有工字形连接滑槽,工字形连接滑槽上设置有滑轮,电池模块与滑轮连接,一个电池模块对应设置有两个滑轮,两个滑轮分别设置于电池模块的两侧。

7、优选的,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伸缩轴线与工字形连接滑槽的长度轴线平行。

8、优选的,滑轮的外侧设置有与其转动轴线同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滑轮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池连接件,电池连接件与电池模块可拆卸配合。

9、优选的,自保温砌块设置于由第一构造钢板、第二构造钢板、第三构造钢板和第一扁钢框架靠近外窗的侧边共同形成封闭的保温空间中,其中,第二构造钢板和第三构造钢板平行设置于第一扁钢框架靠近外窗的一侧,第二构造钢板与第一扁钢框架的上端连接,第三构造钢板与第一扁钢框架的下端连接。

10、优选的,第一扁钢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砌块层。

11、优选的,当外窗的顶部与框架单元无接触时,两个抱框柱之间设置有过梁,过梁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扁钢框架。

12、优选的,第二扁钢框架中设置有自保温砌块层。

13、优选的,第三扁钢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砌块层。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专利技术一种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通过设置空心安装块及其内部滑动的电池模块来实现老旧墙体的升级,电池模块利用导线相互串联,实现了电池模块的灵活安装和高效利用。同时,通过设置包括自保温砌块层、空心安装块和砌筑砖层的砌块层,既可以实现保温功能,又为电池模块的安装提供了空间,还保证改造后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实现了绿色、节能、环保的改造目标。

16、进一步的,对砌块层及其位置进行限定确保了改造后的墙体与原有建筑结构的协调性。

17、进一步的,当外窗的顶部与框架单元无接触时,两个抱框柱之间设置有过梁,并在过梁的上方设置第二扁钢框架,第二扁钢框架用于安装自保温砌块,用于增强整个墙体的保温功能。

18、进一步的,第一扁钢框架和第三扁钢框架的内部均设置有砌块层,进一步增强了墙体的结构稳定性和保温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单元、外窗(2)和电池模块(67),外窗(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抱框柱(1),抱框柱(1)的顶部与框架单元固定连接,抱框柱(1)与框架单元的框架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扁钢框架(8),外窗(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扁钢框架(12);第一扁钢框架(8)与外窗(2)之间设置有自保温砌块,自保温砌块位于抱框柱(1)朝向室外的一侧;第三扁钢框架(12)内部设置有砌块层,砌块层由室外到室内依次为自保温砌块层(4)、空心安装块(6)和砌筑砖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砌块层的厚度大于原有建筑外墙的厚度,空心安装块(6)和砌筑砖层(5)均位于原本老旧建筑外框线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外侧钢板(63)靠近内侧钢板(61)的一侧采用连接肋板(641)固定连接有工字形连接滑槽(64),工字形连接滑槽(64)上设置有滑轮(65),电池模块(67)与滑轮(65)连接,一个电池模块(67)对应设置有两个滑轮(65),两个滑轮(65)分别设置于电池模块(67)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67)之间设置有弹性件(68),弹性件(68)的伸缩轴线与工字形连接滑槽(64)的长度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滑轮(65)的外侧设置有与其转动轴线同轴的连接杆(69),连接杆(69)的一端与滑轮(65)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池连接件(66),电池连接件(66)与电池模块(67)可拆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保温砌块设置于由第一构造钢板(7)、第二构造钢板(20)、第三构造钢板(22)和第一扁钢框架(8)靠近外窗(2)的侧边共同形成封闭的保温空间中,其中,第二构造钢板(20)和第三构造钢板(22)平行设置于第一扁钢框架(8)靠近外窗(2)的一侧,第二构造钢板(20)与第一扁钢框架(8)的上端连接,第三构造钢板(22)与第一扁钢框架(8)的下端连接,第一构造钢板(7)连接于第二构造钢板(20)与第三构造钢板(2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扁钢框架(8)的内部设置有砌块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外窗(2)的顶部与框架单元无接触时,两个抱框柱(1)之间设置有过梁(3),过梁(3)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扁钢框架(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扁钢框架(11)中设置有自保温砌块层(4)。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扁钢框架(12)的内部设置有砌块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单元、外窗(2)和电池模块(67),外窗(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抱框柱(1),抱框柱(1)的顶部与框架单元固定连接,抱框柱(1)与框架单元的框架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扁钢框架(8),外窗(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扁钢框架(12);第一扁钢框架(8)与外窗(2)之间设置有自保温砌块,自保温砌块位于抱框柱(1)朝向室外的一侧;第三扁钢框架(12)内部设置有砌块层,砌块层由室外到室内依次为自保温砌块层(4)、空心安装块(6)和砌筑砖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砌块层的厚度大于原有建筑外墙的厚度,空心安装块(6)和砌筑砖层(5)均位于原本老旧建筑外框线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外侧钢板(63)靠近内侧钢板(61)的一侧采用连接肋板(641)固定连接有工字形连接滑槽(64),工字形连接滑槽(64)上设置有滑轮(65),电池模块(67)与滑轮(65)连接,一个电池模块(67)对应设置有两个滑轮(65),两个滑轮(65)分别设置于电池模块(67)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67)之间设置有弹性件(68),弹性件(68)的伸缩轴线与工字形连接滑槽(64)的长度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旧公共建筑外墙改造为内包电池模块墙体的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莹黄坚骆文君左森文石海丽席嘉诚白恒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