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负压供水,具体为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1、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一种先进的水泵系统,利用矢量变频技术进行电机控制,具备智能管理功能,能够在供水过程中避免负压,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2、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通常包括矢量变频控制器、无负压水箱、智能监控系统、电动泵和电动泵等,通过矢量变频控制器,能够精确调节水泵的运行,保证供水系统各处的水压稳定;利用矢量变频技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水泵的运行速度和输出流量,实现能效优化,降低能耗。
3、目前,供水设备中用于连接管道和设备(如泵、阀门)之间,通常通过螺纹拧紧和密封垫圈确保连接的密封性和稳固性,但是连接方式比较单一,若连接不紧密,后续在使用时可能会漏水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具备的使得对管道进行多次对接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供水设备中用于连接管道和设备(如泵、阀门)之间,通常通过螺栓和密封垫圈确保连接的密封性和稳固性,但是连接方式比较单一,若连接不紧密,后续在使用时可能会漏水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侧的多级水泵机组,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侧的稳流调节器,座上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稳流调节器侧部安装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侧部分别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多级水泵机组连接的第一连接管,
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外侧开设有卡合槽,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卡合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管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若干个所述连接槽呈环形整列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表面,所述连接槽内部活动安装有卡合块。
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卡合块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角矩形,所述连接槽内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卡合块侧部对称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
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槽之间安装有连接柱,所述滑动块滑动配合在所述连接柱表面,所述连接柱表面活动套设有用于所述卡合块复位的复位弹簧。
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环内壁一体化设置有卡合环,所述卡合槽内部活动套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上端面与所述卡合环接触。
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内部安装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表面安装有密封圈。
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侧部安装有用于抵触所述卡合块的斜块,所述第一连接管侧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卡合块卡合的凹槽,所述斜块邻近设置在所述凹槽上侧。
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外侧开设有对接螺纹段,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壁开设有连接螺纹段,所述对接螺纹段与所述连接螺纹段对应设置。
10、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在对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时,通过手动向下拉动连接环,连接环在移动的过程中对连接弹簧进行挤压,连接环从而失去对卡合块的限制,第二连接管的端部与第一连接管对接,在对接的过程中,安装在第一连接管侧部的斜块对卡合块抵触,尽可能避免卡合块影响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对接,随着对接的继续,斜块失去对卡合块抵触,并且第一连接管处的凹槽与卡合块对应,使得卡合块与凹槽卡合,与此同时,操作者松开的连接环的拉动,连接环通过连接弹簧对其进行复位,因此连接环的侧壁继续对卡合块进行限制,尽可能避免卡合块由于位移影响与凹槽卡合的,实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的稳定;本方案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在对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时,通过手动向下拉动连接环,实现了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对接的稳定,节省时间和劳动成本。
12、2、该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对接时,通过环形块和密封圈的配合,可以有效防止液体泄漏,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通过对接螺纹段和连接螺纹段的设置,使得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完成卡合对接后,还可以使得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发生螺纹安装,进一步提高对接稳定性,减少漏水的可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底座(110),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10)上侧的多级水泵机组(120),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110)上侧的稳流调节器(130),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调节器(130)与所述多级水泵机组(120)之间安装有用于水流通的管道(140),所述底座(110)上侧安装有进水管(111),所述稳流调节器(130)侧部安装有出水管(112),所述进水管(111)侧部分别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多级水泵机组(120)连接的第一连接管(150),所述多级水泵机组(120)侧部安装有用于与所述进水管(111)内部水流相通的第二连接管(151),所述第二连接管(15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50)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管(15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50)外侧安装有连接环(152),所述连接环(152)用于使得第二连接管(151)和第二连接管(151)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51)外侧开设有卡合槽(160),所述连接环(152)与所述卡合槽(160)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管(151)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162)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角矩形,所述连接槽(161)内壁开设有滑动槽(163),所述卡合块(162)侧部对称安装有滑动块(164),所述滑动块(164)与所述滑动槽(163)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163)之间安装有连接柱(170),所述滑动块(164)滑动配合在所述连接柱(170)表面,所述连接柱(170)表面活动套设有用于所述卡合块(162)复位的复位弹簧(17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52)内壁一体化设置有卡合环(180),所述卡合槽(160)内部活动套设有连接弹簧(181),所述连接弹簧(181)的上端面与所述卡合环(180)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51)内部安装有环形块(190),所述环形块(190)表面安装有密封圈(19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50)侧部安装有用于抵触所述卡合块(162)的斜块(210),所述第一连接管(150)侧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卡合块(162)卡合的凹槽(211),所述斜块(210)邻近设置在所述凹槽(211)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50)外侧开设有对接螺纹段(220),所述第二连接管(151)内壁开设有连接螺纹段(221),所述对接螺纹段(220)与所述连接螺纹段(221)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底座(110),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10)上侧的多级水泵机组(120),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110)上侧的稳流调节器(130),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调节器(130)与所述多级水泵机组(120)之间安装有用于水流通的管道(140),所述底座(110)上侧安装有进水管(111),所述稳流调节器(130)侧部安装有出水管(112),所述进水管(111)侧部分别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多级水泵机组(120)连接的第一连接管(150),所述多级水泵机组(120)侧部安装有用于与所述进水管(111)内部水流相通的第二连接管(151),所述第二连接管(15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50)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管(151)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50)外侧安装有连接环(152),所述连接环(152)用于使得第二连接管(151)和第二连接管(151)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51)外侧开设有卡合槽(160),所述连接环(152)与所述卡合槽(160)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管(151)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槽(161),若干个所述连接槽(161)呈环形整列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151)表面,所述连接槽(161)内部活动安装有卡合块(1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矢量变频智能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162)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圆角矩形,所述连接槽(161)内壁开设有滑动槽(163),所述卡合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诺赛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