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氮化炉,具体为高效氮化炉。
技术介绍
1、现有模具、量具、刀具等为了增加器耐磨性能都会进行氮化处理,其在制造过程中均通过氮化炉进行氮化,氮化炉具有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的特点,性质:高疲劳极限和良好的耐磨性,氮化炉在制造时会产生大量废气,均会对废气进行净处理,中国专利文件“202221561483.9”内部使用设置在净化筒内过滤网、过滤芯进行净化,该结构在后期维护清理时,操作复杂,维护难度较大,维护效率低下,且无法对净化筒内壁等形成彻底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氮化炉,对废气形成过滤净化,且维护工作更高效,实用性更好。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高效氮化炉,包括内罐体,所述内罐体顶端可拆卸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远离顶盖的一端设置有管式过滤器,所述管式过滤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过滤网、过滤网筒,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开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包边和第二环形包边,所述第一环形包边一侧与第一壳体内侧壁相抵触,另一侧与第二环形包边相抵触,所述第二环形包边另一侧与第二壳体内侧壁相抵触,所述过滤网设置在第一环形包边内部,所述过滤网筒设置在第二环形包边内部,所述管式过滤器远离排放口的一端设置有净化壳体,所述净化壳体内部对称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两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活性碳板,所述净化壳体前端面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壳体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4、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筒的过滤精度高于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筒外表面与第二壳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隔空间。
5、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底端的中心处设置有扇叶,所述顶盖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扇叶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内罐体内部自上而下间隔布置有多个出气管,所述内罐体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多个出气管相连通的送气管,所述内罐体外侧设置有与送气管相连通的进气管。
7、进一步的,所述内罐体外部设置有炉壳体,所述内罐体设置在炉壳体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炉壳体一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驱动端设置有竖向臂,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臂,所述竖向臂顶端与横向臂底端相连接,所述横向臂底端通过连接柱与顶盖相连接。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通过管式过滤器、净化壳体、夹板、通孔、活性碳板、开关门的配合设置,废气通过排放口进入管式过滤器过滤,再进入净化壳体内穿过夹板上的通孔被活性炭板吸附净化,管式过滤器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过滤网、过滤网筒、限位台阶组成,过滤网、过滤网筒通过限位台阶直接,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形成螺纹连接时,固定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连接处,拆卸安装便捷,后期维护可以对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过滤网、过滤网筒进行全面的清理维护,维护更加简单高效,且过滤网筒与过滤网相互配合,双层过滤,过滤效果更好,通过开关板可将活性碳板从两夹板之间抽出,后期更换维护操作更加简单高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高效氮化炉,包括内罐体(1),所述内罐体(1)顶端可拆卸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上设置有排放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口(3)远离顶盖(2)的一端设置有管式过滤器(4),所述管式过滤器(4)包括第一壳体(401)、第二壳体(402)、过滤网(403)、过滤网筒(404),所述第一壳体(401)与第二壳体(40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401)与第二壳体(402)的连接处开设有限位台阶(405),所述限位台阶(405)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包边(406)和第二环形包边(407),所述第一环形包边(406)一侧与第一壳体(401)内侧壁相抵触,另一侧与第二环形包边(407)相抵触,所述第二环形包边(407)另一侧与第二壳体(402)内侧壁相抵触,所述过滤网(403)设置在第一环形包边(406)内部,所述过滤网筒(404)设置在第二环形包边(407)内部,所述管式过滤器(4)远离排放口(3)的一端设置有净化壳体(5),所述净化壳体(5)内部对称设置有夹板(501),所述夹板(501)上均匀开设有通孔(502),两所述夹板(501)之间设置有活性碳板(503),所述净化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氮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401)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壳体(402)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氮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筒(404)的过滤精度高于过滤网(403),所述过滤网筒(404)外表面与第二壳体(402)内壁之间留有间隔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氮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底端的中心处设置有扇叶(6),所述顶盖(2)顶端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驱动端与扇叶(6)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氮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体(1)内部自上而下间隔布置有多个出气管(801),所述内罐体(1)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多个出气管(801)相连通的送气管(802),所述内罐体(1)外侧设置有与送气管(802)相连通的进气管(8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氮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体(1)外部设置有炉壳体(9),所述内罐体(1)设置在炉壳体(9)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氮化炉,其特征在于:炉壳体(9)一侧设置有液压杆(10),所述液压杆(10)的驱动端设置有竖向臂(11),所述顶盖(2)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臂(12),所述竖向臂(11)顶端与横向臂(12)底端相连接,所述横向臂(12)底端通过连接柱(13)与顶盖(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氮化炉,包括内罐体(1),所述内罐体(1)顶端可拆卸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上设置有排放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口(3)远离顶盖(2)的一端设置有管式过滤器(4),所述管式过滤器(4)包括第一壳体(401)、第二壳体(402)、过滤网(403)、过滤网筒(404),所述第一壳体(401)与第二壳体(40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401)与第二壳体(402)的连接处开设有限位台阶(405),所述限位台阶(405)内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包边(406)和第二环形包边(407),所述第一环形包边(406)一侧与第一壳体(401)内侧壁相抵触,另一侧与第二环形包边(407)相抵触,所述第二环形包边(407)另一侧与第二壳体(402)内侧壁相抵触,所述过滤网(403)设置在第一环形包边(406)内部,所述过滤网筒(404)设置在第二环形包边(407)内部,所述管式过滤器(4)远离排放口(3)的一端设置有净化壳体(5),所述净化壳体(5)内部对称设置有夹板(501),所述夹板(501)上均匀开设有通孔(502),两所述夹板(501)之间设置有活性碳板(503),所述净化壳体(5)前端面铰接有开关门(5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氮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401)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张牛山,陈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凯斯炉业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