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组件及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4152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器设备,涉及控制电器元件技术领域,该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待调节件、连接轴承和支撑件;按键本体连接于待调节件的调节轴上,待调节件的固定部连接于固定件上;按键本体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调节轴沿调节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及带动调节轴绕调节轴的轴线方向旋转;连接轴承的内圈与按键本体连接;支撑件连接于连接轴承的外圈上;支撑件用于与固定件抵接配合,以阻碍调节轴沿调节轴的轴线方向移动。该按键组件可解决现有的控制电器元件均只能在单一自由度上进行操控,适用性较差,无法满足设备的多样化控制需求,导致设备应用受限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控制电器元件,具体涉及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1、各类电子设备及电气设备上通常设置有控制电器元件,用户可通过控制电器元件向设备输入信号,以触发设备执行开启、关闭、运行、停止等操作。按钮和旋钮均为常用的控制电器元件,其中,按钮可在用户的按压操作下接通或断开相应的控制电路,旋钮可在用户的旋拧操作下选择性地接通相应的控制电路或对阻值等参数进行线性调节,以此实现对电信号传输的控制。

2、随着电子设备及电气设备功能的日益多样化,设备上可供用户选择的命令越来越多,如此便对控制电器元件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借助设备上有限的控制电器元件完成更多不同的信号触发操作。然而,现有的按钮、旋钮等控制电器元件均只能在单一自由度上进行操控,即只能按压或只能旋拧,适用性较差,无法满足设备的多样化控制需求,从而导致设备应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控制电器元件均只能在单一自由度上进行操控,适用性较差,无法满足设备的多样化控制需求,导致设备应用受限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包括:

4、待调节件,所述待调节件包括调节轴及固定部;

5、固定件,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固定件;

6、按键本体,连接于所述待调节件的调节轴上,所述待调节件的固定部连接于固定件上;所述按键本体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调节轴沿所述调节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及带动所述调节轴绕所述调节轴的轴线旋转;

7、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的内圈与所述按键本体连接;

8、支撑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上;所述支撑件用于与所述固定件抵接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调节轴上,所述按键本体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

10、所述按键本体具有第一扣接部,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二扣接部,所述第一扣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扣接部穿设于所述连接轴承的内圈中,所述第一扣接部抵接于所述连接轴承的内圈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第二扣接部抵接于所述连接轴承的内圈的另一侧端面上。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设有连接凹腔,所述连接凹腔套合于所述调节轴上。

12、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本体设有定位凹腔,所述连接座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插接于所述定位凹腔中。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凹腔设置于所述连接座朝向所述调节轴的一侧,所述定位凸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背向所述调节轴的一侧;

14、在所述调节轴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定位凸台的投影轮廓覆盖所述连接凹腔的投影轮廓。

15、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本体包括顶壳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一体成型于所述顶壳上,所述第一扣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

16、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具有螺纹段和光孔段,所述螺纹段和所述光孔段沿远离所述连接座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连接座通过螺纹紧固件锁接于所述螺纹段上,所述光孔段延伸至所述顶壳处。

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抵接所述固定件,以阻碍所述按键本体沿所述调节轴的轴线方向靠近所述固定件。

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弹性体,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挤压所述弹性体,且所述限位凸起用于在所述弹性体的弹性作用力下沿所述调节轴的轴线方向远离所述固定件。

1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设有限位卡扣,所述固定件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卡扣用于扣接在所述限位凸缘上,以阻碍所述按键本体沿所述调节轴的轴线方向远离所述固定件。

2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设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具有连接环和横向凸缘,所述连接环沿所述连接轴承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凸缘设置于所述连接环的内环面上;

21、所述连接环的内环面与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所述横向凸缘抵接于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的至少一侧端面上。

22、对应地,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器设备,所述电器设备包括如前述的按键组件。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本技术提出的按键组件,按键本体与支撑件之间通过连接轴承进行连接,用户可通过按压或拉动按键本体而带动待调节件的调节轴相对固定部轴向移动,从而可借助调节轴的轴向移动实现信号输入,用户亦可通过旋拧按键本体而带动待调节件的调节轴相对固定部旋转,从而可借助调节轴的旋转实现信号输入;在调节轴沿轴向移动的过程中,支撑件可通过与固定件的抵接配合而限制按键本体的移动行程,可避免因按键本体的移动超过预设范围而造成相应的器件损坏;而当支撑件与固定件已然处于抵接配合状态时,按键本体仍然可基于连接轴承内圈与外圈的相对转动而带动调节轴旋转,即按压或拉动按键本体的操作与旋拧按键本体的操作之间互不干涉。基于上述设置,增加了按键本体的活动自由度,提高了按键本体的适用性,使得按键本体可带动待调节件的调节轴通过轴向移动方式和旋转方式实现信号输入,如此可更好地满足设备的多样化控制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调节轴上,所述按键本体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有连接凹腔,所述连接凹腔套合于所述调节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腔设置于所述连接座朝向所述调节轴的一侧,所述定位凸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背向所述调节轴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包括顶壳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壳连接,所述第一扣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抵接所述固定件,以阻碍所述按键本体沿所述调节轴的轴线方向靠近所述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弹性体,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挤压所述弹性体,且所述限位凸起用于在所述弹性体的弹性作用力下沿所述调节轴的轴线方向远离所述固定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限位卡扣,所述固定件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卡扣用于扣接在所述限位凸缘上,以阻碍所述按键本体沿所述调节轴的轴线方向远离所述固定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具有连接环和横向凸缘,所述连接环沿所述连接轴承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凸缘设置于所述连接环的内环面上;

10.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调节轴上,所述按键本体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有连接凹腔,所述连接凹腔套合于所述调节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腔设置于所述连接座朝向所述调节轴的一侧,所述定位凸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背向所述调节轴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包括顶壳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壳连接,所述第一扣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抵接所述固定件,以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翠丽王军贤李进波肖桔红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