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407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包括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支承偏转机构(2);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能向下偏转所需的角度,最大能偏转90度或超过90度,提供推力矢量技术的一种方案;能将水平方向的推力转变为垂直方向的升力,为垂直起降航空器提供垂直方向的升力;结构简单,重量轻,推力损失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喷气发动机尾喷口


技术介绍

1、《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主要目标: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产业生态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装备体系基本完善,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到 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2、垂直起降是当今趋势之一,要求航空器进行变革。

3、本申请涉及的一种喷气发动机尾喷口至少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涉及的一种喷气发动机尾喷口能向下偏转所需的角度,最大能偏转90度或超过90度,提供推力矢量技术的一种方案;能将水平方向的推力转变为垂直方向的升力,为垂直起降航空器提供垂直方向的升力;结构简单,重量轻,推力损失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气发动机尾喷口, 能向下偏转所需的角度,最大能偏转90度或超过90度,提供推力矢量技术的一种方案;能将水平方向的推力转变为垂直方向的升力,为垂直起降航空器提供垂直方向的升力;结构简单,重量轻,推力损失小。p>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包括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支承偏转机构(2);

3、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由多个(三个或三个以上)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成;圆台是指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后,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原圆锥底面称为圆台的下底面,截面称为圆台的上底面,上、下底面均为圆,通过上、下底面圆心的直线称为圆台的轴线,底面与截面之间原圆锥的侧面称为圆台的侧面;中空圆台是指圆台的内部是空心的,上、下底面之间是贯通的,中空圆台的侧面有内表面,称为中空圆台侧面内表面,中空圆台侧面的外表面称为中空圆台侧面外表面,中空圆台侧面内表面与中空圆台侧面外表面的距离称为中空圆台的厚度,中空圆台上、下底面均为圆环,原圆台的轴线是中空圆台的轴线;中空棱台是指棱台的内部是空心的,上、下底面之间是贯通的,中空棱台的侧面有内表面,称为中空棱台侧面内表面,中空棱台侧面的外表面称为中空棱台侧面外表面,中空棱台侧面内表面与中空棱台侧面外表面的距离称为中空棱台的厚度,中空棱台上、下底面均为多边形环,通过原棱台上、下底面中心的直线是中空棱台的轴线;

4、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的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下底面(或靠近下底面的侧面)与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后部连接;从所述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看向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前方就是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前方,后方就是就是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后方;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上方是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上方,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下方是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下方,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左方是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左方,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右方是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右方;

5、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的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下底面朝前,上底面朝后;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安装在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后面,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内表面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外表面接触(或靠近);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之间有导向限位机构,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能相对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向下偏转一定角度,偏转到最大角度时,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内表面的上前部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外表面的上后部接触(或靠近),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内表面的下前部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外表面的下前部接触(或靠近);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的第二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安装在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后面,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的第三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安装在第二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的后面,如此反复,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的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安装在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后面;

6、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前连接座与所述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前部连接,或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前连接座与与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后部连接,或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前连接座与发动机吊架(或固定架)连接;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后连接座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后部连接,或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后连接座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后部相连的其它喷口或其它部件连接;

7、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主要功能是支承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传递(或间接传递)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产生(或受到)的力和力矩到喷气发动机机匣(或发动机吊架、固定架)、控制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偏转角度等;

8、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偏转角度为0度时,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后连接座相对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前连接座偏转0度;所述第二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叠(或类似叠)在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后面,所述第三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叠(或类似叠)在第二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后面,如此反复,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叠(或类似叠)在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后面;所述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所述第二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所述第三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等直至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轴线重合(或类似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包括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支承偏转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由多个(三个或三个以上)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成。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书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的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下底面(或靠近下底面的侧面)与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后部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书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的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下底面朝前,上底面朝后;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安装在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后面,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侧面内表面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外表面接触(或靠近);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之间有导向限位机构,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能相对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向下偏转一定角度,偏转到最大角度时,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内表面的上前部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外表面的上后部接触(或靠近),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内表面的下前部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外表面的下前部接触(或靠近)。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书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前连接座与所述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前部连接,或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前连接座与与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后部连接,或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前连接座与发动机吊架(或固定架)连接;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后连接座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后部连接,或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后连接座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后部相连的其它喷口或其它部件连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书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主要功能是支承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传递(或间接传递)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产生(或受到)的力和力矩到喷气发动机机匣(或发动机吊架、固定架)、控制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偏转角度等。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书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偏转角度为0度时,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后连接座相对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前连接座偏转0度;所述第二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叠(或类似叠)在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后面,所述第三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叠(或类似叠)在第二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后面,如此反复,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叠(或类似叠)在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后面;所述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所述第二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所述第三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等直至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轴线重合(或类似重合);所述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侧面内表面、所述第二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内表面的后部、所述第三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内表面的后部、等直至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侧面内表面的后部围成一个通道,称为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气道;从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后部排出的较高速气流通过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气道后,最后喷出气流的流向相对气流刚进入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时的流向未发生改变(或类似偏转角度为0度)。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书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要向下偏转所需要的角度时,所述支承偏转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包括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支承偏转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由多个(三个或三个以上)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成。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书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的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下底面(或靠近下底面的侧面)与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后部连接。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书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的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下底面朝前,上底面朝后;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安装在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后面,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侧面内表面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外表面接触(或靠近);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之间有导向限位机构,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能相对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向下偏转一定角度,偏转到最大角度时,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内表面的上前部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外表面的上后部接触(或靠近),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内表面的下前部与前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侧面外表面的下前部接触(或靠近)。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书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前连接座与所述第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前部连接,或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前连接座与与喷气发动机排气机匣(或喷口)后部连接,或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前连接座与发动机吊架(或固定架)连接;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后连接座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的后部连接,或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后连接座与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最后一个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后部相连的其它喷口或其它部件连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书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偏转机构(2)的主要功能是支承所述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圆台或类似中空棱台)组(1)、传递(或间接传递)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产生(或受到)的力和力矩到喷气发动机机匣(或发动机吊架、固定架)、控制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偏转角度等。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书中任一项所述的喷气发动机尾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发动机尾喷口的偏转角度为0度时,所述支承偏转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一玲黄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鲸南宁航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