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方向大位移补偿的S型隔震金属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38515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16
本技术涉及管道隔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方向大位移补偿的S型隔震金属软管,包括:伸缩管道,所述伸缩管道的两端均通过接管设置有法兰,利用法兰能够与外部的管道相连接,所述伸缩管道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具有形变功能的变形约束机构。本技术通过将S型金属柔性软管和可变形约束机构进行组合,对安装或位移变形进行有效的控制,使该产品既能吸收轴向大位移,又能吸收横向大位移,满足隔震柔性单元位移补偿方向任意且位移补偿量大的需求,提高了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疲劳寿命,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具有实质性特点,填补了隔震柔性管道位移补偿产品的一项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隔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方向大位移补偿的s型隔震金属软管。


技术介绍

1、隔震技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我国工程项目上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项技术已在我国公共建筑等领域的大量重要建筑上推广应用,尤其是《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必将推动隔震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2、管道就像一幢建筑的血管,结构隔震正在催生管道隔震技术的规范发展,对应穿越隔震层和跨越隔震缝(沟)的管道柔性化处理是最典型也最为重要的构造措施,可保证建筑在震后基本不经修理即可继续服役,将地震的影响降到最低。

3、传统的管道柔性件基本上仅用于吸收管道的热胀冷缩变形,变形量较小且变形过程缓慢,相当于拟静态变形。近年来,随着隔震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日益广泛应用,穿越隔震层和跨越隔震缝的管道隔震难题随之凸显。管道隔震必然通过柔性元件来实现;柔性元件许用变形能力的加大,势必导致管道柔性元件长度增加、刚度降低,极易引发柔性元件的柱状稳定性问题。另外,地震的位移方向是不可预测的,隔震柔性件的变形能力必须满足任意方向的预设位移量。

4、通常建筑内管道密布且空间狭小,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内解决很大且方向随机的地震位移补偿问题一直是个技术难题;本技术是将柔性件和一种变形约束机构经过巧妙的组合,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难题,同时实现柔性件的变形控制,提高柔性件的疲劳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管道隔震技术中,要求柔性件位移补偿方向任意且位移补偿量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多方向大位移补偿的s型隔震金属软管。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适用于多方向大位移补偿的s型隔震金属软管,包括伸缩管道,所述伸缩管道的两端均通过接管设置有法兰,利用法兰能够与外部的管道相连接,所述伸缩管道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具有形变功能的变形约束机构,使得变形约束机构6能够跟随伸缩管道发生形变,对安装和位移变形进行有效控制。

4、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管道设置为s型的金属软管。

5、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软管设置为波纹管。

6、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所述变形约束机构的中部通过抱箍与所述加强管转动连接,所述四连杆机构的两端均通过固定杆与所述法兰转动连接,能够进行形变转动。

7、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变形约束机构包括两组相连接的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为四边形结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四组通过销轴首尾相连的铰链板,通过销轴8连接可以保证管道轴向伸缩变形和横向变形,相邻两组铰链板9通过销轴8转动连接,有利于转动,使得变形约束机构6能够跟随波纹管5发生形变,所述四连杆机构中的各组的铰链板的轴向开口移动距离和横向开口移动距离不大于所述伸缩管道的移动距离,即变形约束机构6中各组的铰链板9的轴向开口距离和横向开口距离皆应满足柔性管道轴向和横向最大位移量要求。

8、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管设置为金属外编织网套,所述加强管通过压环与所述接管连接。

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本技术可以在安装时预设侧向挠曲,进而控制补偿软管的挠曲半径,实现包括拉伸、压缩、横向、挠曲在内的任意方向位移功能。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s型金属软管和变形约束机构进行组合,对安装或位移变形进行有效的控制,使该产品既能吸收轴向大位移,又能吸收横向大位移,满足隔震柔性单元位移补偿方向任意且位移补偿量大的需求,提高了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疲劳寿命,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具有实质性特点,填补了建筑隔震柔性管道位移补偿产品的一项空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方向大位移补偿的S型隔震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管道,所述伸缩管道的两端均通过接管(2)设置有法兰(1),所述伸缩管道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管(4),所述加强管(4)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具有形变功能的变形约束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方向大位移补偿的S型隔震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道设置为S型的金属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方向大位移补偿的S型隔震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设置为波纹管(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方向大位移补偿的S型隔震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约束机构(6)的中部通过抱箍(7)与所述加强管(4)转动连接,所述变形约束机构(6)的两端均通过固定杆与所述法兰(1)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方向大位移补偿的s型隔震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管道,所述伸缩管道的两端均通过接管(2)设置有法兰(1),所述伸缩管道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管(4),所述加强管(4)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具有形变功能的变形约束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方向大位移补偿的s型隔震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道设置为s型的金属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秦阳翟锁金查佳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艾斯雷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