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3734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15
本技术涉及粉体物料转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卸料装置,包括第一仓体、隔离箱、对接组件、第二仓体和负压吸尘组件。第一仓体可移动设置;隔离箱内部形成密封空间,隔离箱开设有安装孔;对接组件的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于密封空间内,卸料装置具有卸料状态和空闲状态,在卸料状态,第一仓体插入安装孔内并与对接组件的第一端连通,在空闲状态,第一仓体与对接组件和隔离箱分离;第二仓体与对接组件的第二端连通;负压吸尘组件与隔离箱连通。本技术在完成卸料工作后,关闭第一仓体的阀门,对接组件的第一端移动与第一仓体脱离,通过负压吸尘组件将第一仓体与对接组件的对接口以及隔离箱内部进行清洁,防止粉体物料由隔离箱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体物料转移,具体涉及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粉体物料转移过程中,通常采用专业的对接机构实现密闭无尘作业。然而,在对接处的表面会附着部分粉体物料,当对接机构脱离对接设备时,这些粉体物料会暴露并漂浮于工作空间内,会对工作空间的环境进行污染,尤其是在进行有毒害的粉体物料转移过程中,这些粉体物料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卸料装置,以解决对接机构脱离对接设备时,附着在对接处表面的粉体物料会暴露到工作空间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卸料装置,包括:第一仓体,可移动设置;隔离箱,内部形成密封空间,所述隔离箱开设有安装孔;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的第一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密封空间内,所述卸料装置具有卸料状态和空闲状态,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第一仓体插入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对接组件的第一端连通,在所述空闲状态,所述第一仓体与所述对接组件和所述隔离箱分离;第二仓体,与所述对接组件的第二端连通;负压吸尘组件,与所述隔离箱连通。

3、有益效果:在完成卸料工作后,关闭第一仓体的阀门,对接组件的第一端移动与第一仓体脱离,通过负压吸尘组件将第一仓体与对接组件的对接口以及隔离箱内部进行清洁,防止粉体物料由隔离箱泄漏,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提高了粉体物料转移的安全性。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箱包括箱体和隔离门,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隔离门可开闭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设置,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隔离门远离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空闲状态,所述隔离门遮蔽所述安装孔。

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箱还包括导向件,所述隔离门与所述安装孔间隔设置,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与所述隔离门之间,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导向件与所述第一仓体的外壁抵接。

6、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向件,便于将第一仓体快速穿入安装孔;导向件还承受一定侧压力,对第一仓体起到保护作用。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箱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箱体与所述导向件之间,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密封件密封于所述第一仓体的外壁和所述箱体之间。

8、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密封件,提高了卸料装置在卸料状态时的密封性,进一步防止粉尘由隔离箱内漏出。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伸缩部,所述伸缩部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仓体连通,在所述空闲状态,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仓体连通。

10、有益效果:可以通过调节伸缩部的长度调节对接组件的长度,提高对接组件的适配性。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接组件还包括法兰件和导杆,所述法兰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法兰件可滑动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箱连接。

12、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杆,对法兰件的移动起定向引导作用。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接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法兰件与所述隔离箱之间。

14、有益效果:在连接第一仓体和对接组件时,第一连接部向下移动,弹性件压缩,储存弹性势能,第一仓体和对接组件连接完成后,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势能可以进一步加固对接组件与第一仓体的连接。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吸尘组件包括吸尘过滤器和吸管,所述吸尘过滤器与所述吸管连通,所述吸尘过滤器设置于所述隔离箱的外侧,所述吸管的吸尘端插入至所述密封空间内。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箱的至少一个侧面为透视结构,所述隔离箱上开设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设置有密封手套。

17、有益效果:隔离箱的至少一个侧面为透视结构,再通过设置操作口,便于在隔离箱的密封环境下进行观察操作。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与所述第一仓体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箱(20)包括箱体(21)和隔离门(22),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箱体(21)上,所述隔离门(22)可开闭设置在所述箱体(21)上并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设置,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隔离门(22)远离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空闲状态,所述隔离门(22)遮蔽所述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箱(20)还包括导向件(23),所述隔离门(22)与所述安装孔间隔设置,所述导向件(23)设置于所述箱体(21)与所述隔离门(22)之间,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导向件(23)与所述第一仓体(10)的外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箱(20)还包括密封件(24),所述密封件(24)设置于所述箱体(21)与所述导向件(23)之间,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密封件(24)密封于所述第一仓体(10)的外壁和所述箱体(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30)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伸缩部(33),所述伸缩部(33)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31)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第一仓体(10)连通,在所述空闲状态,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1)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与所述第二仓体(4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30)还包括法兰件(34)和导杆(35),所述法兰件(34)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上,所述导杆(35)的一端与所述法兰件(34)可滑动连接,所述导杆(35)的另一端与所述隔离箱(2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30)还包括弹性件(36),所述弹性件(36)设置于所述法兰件(34)与所述隔离箱(2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尘组件(50)包括吸尘过滤器(51)和吸管(52),所述吸尘过滤器(51)与所述吸管(52)连通,所述吸尘过滤器(51)设置于所述隔离箱(20)的外侧,所述吸管(52)的吸尘端插入至所述密封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箱(20)的至少一个侧面为透视结构,所述隔离箱(20)上开设有操作口(25),所述操作口(25)设置有密封手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升降机(60),所述升降机(60)与所述第一仓体(10)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箱(20)包括箱体(21)和隔离门(22),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箱体(21)上,所述隔离门(22)可开闭设置在所述箱体(21)上并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设置,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隔离门(22)远离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空闲状态,所述隔离门(22)遮蔽所述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箱(20)还包括导向件(23),所述隔离门(22)与所述安装孔间隔设置,所述导向件(23)设置于所述箱体(21)与所述隔离门(22)之间,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导向件(23)与所述第一仓体(10)的外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箱(20)还包括密封件(24),所述密封件(24)设置于所述箱体(21)与所述导向件(23)之间,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密封件(24)密封于所述第一仓体(10)的外壁和所述箱体(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30)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和伸缩部(33),所述伸缩部(33)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31)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卸料状态,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成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龙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