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用铁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水转移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向铸铁中加入添加剂称为孕育处理,孕育处理是指在凝固过程中,向液态金属中添加少量其他物质,促进形核、抑制生长,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可促进石墨化,减少白口倾向,改善石墨形态和分布状况。孕育一般是包括三个节点,如申请公布号cn106282472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铸铁用铁水孕育工艺,包括步骤(1)在球铁包中加入一定量的孕育剂进行球化处理;(2)中间包孕育,中间包内加入一定量的孕育剂,待孕育剂完全熔化后将铁水转入下一步;(3)将步骤(2)中的铁水加入浇注包,并加入一定量的孕育剂。
2、球铁包到中间包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一般是借助铁水包配合一移动小车,将步骤(1)和(2)对应工位的铁水进行转移。如授权公告号cn219074354u的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铁水转运倒包车,转运倒包车在一个工位接满铁水包后,根据控制程序移动到下一个指定工位;回转装置在程序控制下驱动电机转动,铁水包的包嘴转向制动方向,提升机构带动提升架和翻转装置上升,升到指定高度后,纵向移动装置向前移动,使包嘴靠近铁水空包的包口,然后翻转装置驱动铁水包倾翻,将铁水倒入空包内。铁水倾倒完毕后,包体回正,纵向移动装置退回到中心位置,回转装置在电机的驱动下,回转到原始位置;提升架在提升机构驱动下,铁水包降到指定高度;移动小车移动到放空包工位,放下空包,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利用该铁水转运倒包车是能够完成两个工序间的铁水转移,但在步骤(2)对应的工位处,目前还需要借助人工定量添加孕育剂,且需要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在铁水转运过程中能够实现孕育剂的自动添加,解决孕育工艺的中间一孕育环节需要人工参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包括转移小车、铁水包,转移小车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及回转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平台、横向驱动电机,横向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沿横向位移,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纵向移动平台、纵向驱动电机,纵向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纵向移动平台沿纵向位移,回转机构包括壳体、回转支承,壳体的下侧设置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上,纵向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回转支承的上侧,铁水转移输送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悬臂,支撑悬臂能够进行升降动作,支撑悬臂上安装有翻转机构及所述铁水包,铁水包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轴、传动轴,所述驱动轴与翻转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一端设有第一齿轮;
4、孕育剂添加机构,包括料筒、位于料筒下侧的支架以及自动拨料机构,料筒是圆筒结构,料筒的外周于靠近料筒底端位置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有一个下料滑板,下料滑板倾斜设置,下料滑板用于引导定量孕育剂落入中间包中;自动拨料机构包括转料盘、转轴、齿轮组件,转料盘位于料筒内的底部并由所述转轴驱动旋转,转料盘的外缘设有下料槽口,下料槽口与所述出料口对应时便可下料,转轴通过所述齿轮组件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以实现铁水包向前翻转倾倒铁水时使得所述转料盘旋转。
5、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是竖向固定在所述纵向移动平台的上侧,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上部是与所述支撑悬臂连接,支撑悬臂呈工字形结构,支撑悬臂包括平行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之间通过中间臂连接,所述中间臂与活塞杆的上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平台的上侧还设有定位立柱,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均设有定位滑槽,定位滑槽与所述定位立柱在第一支撑臂的长度方向限位配合,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分别供所述驱动轴、传动轴装配,所述传动轴伸出第二轴承座的一端装配有所述第一齿轮。
6、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件包括齿轮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是圆柱直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均是锥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均装配在齿轮轴上,第四齿轮装配在所述转轴上,第二齿轮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齿轮轴与转轴的轴线是垂直布置。
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防护壳及支腿,防护壳位于料筒的下侧,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位于防护壳内,所述齿轮轴穿过防护壳,所述第二齿轮位于防护壳的外侧;所述支腿顶端与所述料筒底端连接,且支腿与防护壳的外侧壁连接,支腿的下端是向下延伸并伸出所述防护壳。
8、进一步地,所述转料盘的下料槽口设有两组,每组包含两个下料槽口,两组下料槽口在转料盘的圆周方向间隔180度设置,同一组的下料槽口在转料盘的圆周方向间隔一定角度;转料盘的中心设有向上凸起的分流块,分流块的外周为球面结构,下料槽口的槽底壁是内高、外低的倾斜面。
9、进一步地,所述转料盘的底部于外周壁上设有环槽,用于安装密封圈,密封圈与料筒内壁接触配合。
10、进一步地,在所述铁水包翻转倾倒一次的过程中,使得转料盘旋转180度并依靠其中一组下料槽口完成孕育剂的添加。
11、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移动平台上设有缓冲支撑组件,缓冲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环体、缓冲弹簧及自动夹持件,支撑环体依靠所述缓冲弹簧浮动安装在纵向移动平台上,自动夹持件设有至少三个,各自动夹持件沿支撑环体的周向分布,自动夹持件具有铰接部及抵接部,所述铰接部是铰接在所述支撑环体的一段上并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在铁水包即将下降到位时能够触碰所述抵接部,并带动所述铰接部顺时针旋转至抵接部顶抵所述铁水包外周。
12、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夹持件的铰接部是一套筒,套筒的一端设有限位口,所述支撑环体上具有铰接轴,套筒是套设在所述铰接轴上,铰接轴上设有止转块,止转块卡入所述限位口,在铰接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止转块分别与限位口的其中一侧限位配合,以实现对铰接部旋转角度范围的限制;所述自动夹持件是一偏心件,在无施加的外力时能够自动逆时针旋转并保持该旋转后的状态。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体的外周壁设有若干个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各所述连接耳处设有一个螺栓,螺栓的螺纹端头螺纹装配在所述纵向移动平台上,螺栓的非螺纹段从连接耳中穿过,使得螺栓可限制所述支撑环体向上浮动的最大行程。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5、本专利技术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在完成两个工位之间的铁水转移时,能同步进行孕育剂的定量添加。不需要人工进行孕育剂的添加,减少人工成本。铁水包翻转时通过齿轮组件带动转料盘旋转一定角度,依靠机械结构实现孕育剂的添加,不需要借助电子传感器等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包括转移小车、铁水包,转移小车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及回转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平台、横向驱动电机,横向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沿横向位移,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纵向移动平台、纵向驱动电机,纵向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纵向移动平台沿纵向位移,回转机构包括壳体、回转支承,壳体的下侧设置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上,纵向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回转支承的上侧,其特征在于:铁水转移输送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悬臂,支撑悬臂能够进行升降动作,支撑悬臂上安装有翻转机构及所述铁水包,铁水包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轴、传动轴,所述驱动轴与翻转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一端设有第一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是竖向固定在所述纵向移动平台的上侧,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上部是与所述支撑悬臂连接,支撑悬臂呈工字形结构,支撑悬臂包括平行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之间通过中间臂连接,所述中间臂与活塞杆的上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平台的上侧还设有定位立柱,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齿轮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是圆柱直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均是锥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均装配在齿轮轴上,第四齿轮装配在所述转轴上,第二齿轮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齿轮轴与转轴的轴线是垂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防护壳及支腿,防护壳位于料筒的下侧,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位于防护壳内,所述齿轮轴穿过防护壳,所述第二齿轮位于防护壳的外侧;所述支腿顶端与所述料筒底端连接,且支腿与防护壳的外侧壁连接,支腿的下端是向下延伸并伸出所述防护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料盘的下料槽口设有两组,每组包含两个下料槽口,两组下料槽口在转料盘的圆周方向间隔180度设置,同一组的下料槽口在转料盘的圆周方向间隔一定角度;转料盘的中心设有向上凸起的分流块,分流块的外周为球面结构,下料槽口的槽底壁是内高、外低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料盘的底部于外周壁上设有环槽,用于安装密封圈,密封圈与料筒内壁接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铁水包翻转倾倒一次的过程中,使得转料盘旋转180度并依靠其中一组下料槽口完成孕育剂的添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平台上设有缓冲支撑组件,缓冲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环体、缓冲弹簧及自动夹持件,支撑环体依靠所述缓冲弹簧浮动安装在纵向移动平台上,自动夹持件设有至少三个,各自动夹持件沿支撑环体的周向分布,自动夹持件具有铰接部及抵接部,所述铰接部是铰接在所述支撑环体的一段上并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在铁水包即将下降到位时能够触碰所述抵接部,并带动所述铰接部顺时针旋转至抵接部顶抵所述铁水包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夹持件的铰接部是一套筒,套筒的一端设有限位口,所述支撑环体上具有铰接轴,套筒是套设在所述铰接轴上,铰接轴上设有止转块,止转块卡入所述限位口,在铰接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止转块分别与限位口的其中一侧限位配合,以实现对铰接部旋转角度范围的限制;所述自动夹持件是一偏心件,在无施加的外力时能够自动逆时针旋转并保持该旋转后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体的外周壁设有若干个连接耳,连接耳上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各所述连接耳处设有一个螺栓,螺栓的螺纹端头螺纹装配在所述纵向移动平台上,螺栓的非螺纹段从连接耳中穿过,使得螺栓可限制所述支撑环体向上浮动的最大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包括转移小车、铁水包,转移小车包括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及回转机构,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平台、横向驱动电机,横向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沿横向位移,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纵向移动平台、纵向驱动电机,纵向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纵向移动平台沿纵向位移,回转机构包括壳体、回转支承,壳体的下侧设置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上,纵向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回转支承的上侧,其特征在于:铁水转移输送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悬臂,支撑悬臂能够进行升降动作,支撑悬臂上安装有翻转机构及所述铁水包,铁水包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轴、传动轴,所述驱动轴与翻转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一端设有第一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是竖向固定在所述纵向移动平台的上侧,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上部是与所述支撑悬臂连接,支撑悬臂呈工字形结构,支撑悬臂包括平行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之间通过中间臂连接,所述中间臂与活塞杆的上部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平台的上侧还设有定位立柱,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均设有定位滑槽,定位滑槽与所述定位立柱在第一支撑臂的长度方向限位配合,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分别供所述驱动轴、传动轴装配,所述传动轴伸出第二轴承座的一端装配有所述第一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齿轮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是圆柱直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均是锥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均装配在齿轮轴上,第四齿轮装配在所述转轴上,第二齿轮用于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齿轮轴与转轴的轴线是垂直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水转移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防护壳及支腿,防护壳位于料筒的下侧,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位于防护壳内,所述齿轮轴穿过防护壳,所述第二齿轮位于防护壳的外侧;所述支腿顶端与所述料筒底端连接,且支腿与防护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卓涵,孙科,周育江,万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钱潮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