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13702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包括光伏面板单元、支架、连接件和导水压板,支架具有排水腔,排水腔上部成型有豁口并弯折有承载部,光伏面板单元承载于承载部上并构成排水屏障,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之间具有纵向间隙,纵向间隙通过豁口与排水腔连通,支架上成型有连接部,导水压板压设在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上并通过连接件与连接部锁紧连接。就有防水效果好、避免型材腐蚀且组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1、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或者表面的黑子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太阳能具有资源充足、长寿、分布广泛、安全、清洁和技术可靠等优点,由于太阳能可以转换成多种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太阳能获得电力,需通过太阳电池进行光电变换来实现。

2、现有的光伏系统大都是先搭设好支架系统,然后从支架系统上方铺装光伏面板组件,而为了保证整个光伏系统的防水完整性,会通过一通条的防水盖板压紧在相邻光伏面板组件表面,并将防水盖板与下方的支架连接,从而既固定了光伏面板组件,又使通条的防水盖板与光伏面板组件形成完整的防水面。然而这样会在防水盖板、相邻光伏面板组件和支架之间形成狭窄的封闭空间,进入到该封闭空间内的水容易形成“蒸笼效应”,从而加速型材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避免型材腐蚀且组装方便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包括光伏面板单元、支架、连接件和导水压板,所述支架具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上部成型有豁口并弯折有承载部,所述光伏面板单元承载于承载部上并构成排水屏障,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之间具有纵向间隙,所述纵向间隙通过豁口与排水腔连通,所述支架上成型有连接部,所述导水压板压设在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上并通过连接件与连接部锁紧连接。

<p>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所述光伏面板单元包括光伏面板以及包覆在光伏面板边缘的纵向边框和横向边框,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的纵向边框之间构成纵向间隙,所述纵向边框承载于承载部上,所述导水压板压于纵向边框上并通过连接件与连接部锁紧连接。

6、所述排水腔两侧弯折有侧边,所述侧边底部弯折有排水槽。

7、相邻所述横向边框下方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搭设在相邻两支架的排水槽上并与排水槽相通。

8、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设在导水压板上并与连接部螺纹连接。

9、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上设有与连接螺栓相匹配的螺纹槽。

10、所述连接部包括卡接台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卡接在卡接台上,所述连接螺栓与连接座螺纹连接。

11、相邻所述横向边框下方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搭设在相邻两支架的承载部上并与排水腔相通。

12、所述连接件包括拉锚螺栓、连接压板和紧固螺栓,所述连接压板横跨豁口搭设在承载部上,所述纵向边框承载于连接压板上,所述连接压板两端弯折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贴合于承载部侧壁上并通过紧固螺栓锁紧固定,所述拉锚螺栓穿设在导水压板上并与连接部拉锚连接。

13、所述承载台具有腔体,所述紧固螺栓破壁连接在腔体一侧腔壁上并隐置在腔体内。

14、所述连接部包括拉锚槽,所述拉锚槽内设有锁紧螺母,所述拉锚螺栓与锁紧螺母螺纹紧固。

15、所述导水压板两端成型有导水坡面。

16、所述侧边设置为叠壁结构。

17、相邻所述横向边框之间设置有胶条。

18、所述防水支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下方的基体,所述基体通过连接组件与支架紧固连接。

19、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栓和压块,所述压块一端压于排水槽内、另一端压于基体上,所述连接螺栓穿设在压块上并与基体紧固连接。

20、一种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包括光伏面板单元、支架、连接件和导水压板,所述支架具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上部成型有集水槽并弯折有承载部,所述光伏面板单元承载于承载部上并构成排水屏障,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之间具有纵向间隙,所述纵向间隙与集水槽连通,所述导水压板压设在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支架锁紧连接。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22、所述光伏面板单元包括光伏面板以及包覆在光伏面板边缘的纵向边框和横向边框,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的纵向边框之间构成纵向间隙,所述纵向边框承载于承载部上,所述导水压板压于纵向边框上并通过连接件与支架锁紧连接。

23、所述排水腔两侧弯折有侧边,所述侧边底部弯折有排水槽。

24、相邻所述横向边框下方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搭设在相邻两支架的排水槽上并与排水槽相通。

25、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设在导水压板上并与集水槽底壁连接。

26、所述导水压板两端成型有导水坡面。

27、所述侧边设置为叠壁结构。

28、相邻所述横向边框之间设置有胶条。

29、所述防水支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下方的基体,所述基体通过连接组件与支架紧固连接。

30、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栓和压块,所述压块一端压于排水槽内、另一端压于基体上,所述连接螺栓穿设在压块上并与基体紧固连接。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32、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系统通过导水压板将光伏面板单元压紧固定在支架上,其本身构成排水屏障,可将雨水快速排走避免推积渗漏,防水效果好,即使雨水向下渗入,纵向间隙内的雨水也可通过豁口排入排水腔中排出,避免雨水在纵向间隙内残留留产生蒸笼效应,避免型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架上成型连接部,在进行组装时,直接采用连接件来连接导水压板和连接部,安装操作简单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面板单元(1)、支架(2)、连接件(3)和导水压板(4),所述支架(2)具有排水腔(21),所述排水腔(21)上部成型有豁口(22)并弯折有承载部(23),所述光伏面板单元(1)承载于承载部(23)上并构成排水屏障,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1)之间具有纵向间隙(5),所述纵向间隙(5)通过豁口(22)与排水腔(21)连通,所述支架(2)上成型有连接部(24),所述导水压板(4)压设在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1)上并通过连接件(3)与连接部(24)锁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面板单元(1)包括光伏面板(11)以及包覆在光伏面板(11)边缘的纵向边框(12)和横向边框(13),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1)的纵向边框(12)之间构成纵向间隙(5),所述纵向边框(12)承载于承载部(23)上,所述导水压板(4)压于纵向边框(12)上并通过连接件(3)与连接部(24)锁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腔(21)两侧弯折有侧边(25),所述侧边(25)底部弯折有排水槽(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横向边框(13)下方设置有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搭设在相邻两支架(2)的排水槽(26)上并与排水槽(26)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接螺栓(31),所述连接螺栓(31)穿设在导水压板(4)上并与连接部(2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4)包括连接台(241),所述连接台(241)上设有与连接螺栓(31)相匹配的螺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4)包括卡接台(242)和连接座(243),所述连接座(243)卡接在卡接台(242)上,所述连接螺栓(31)与连接座(243)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横向边框(13)下方设置有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搭设在相邻两支架(2)的承载部(23)上并与排水腔(21)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拉锚螺栓(32)、连接压板(33)和紧固螺栓(34),所述连接压板(33)横跨豁口(22)搭设在承载部(23)上,所述纵向边框(12)承载于连接压板(33)上,所述连接压板(33)两端弯折有连接板(331),所述连接板(331)贴合于承载部(23)侧壁上并通过紧固螺栓(34)锁紧固定,所述拉锚螺栓(32)穿设在导水压板(4)上并与连接部(24)拉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3)具有腔体(231),所述紧固螺栓(34)破壁连接在腔体(231)一侧腔壁上并隐置在腔体(231)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4)包括拉锚槽(244),所述拉锚槽(244)内设有锁紧螺母,所述拉锚螺栓(32)与锁紧螺母螺纹紧固。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压板(4)两端成型有导水坡面(4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25)设置为叠壁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横向边框(13)之间设置有胶条(7)。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支撑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支架(2)下方的基体(8),所述基体(8)通过连接组件(9)与支架(2)紧固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9)包括连接螺栓(91)和压块(92),所述压块(92)一端压于排水槽(26)内、另一端压于基体(8)上,所述连接螺栓(91)穿设在压块(92)上并与基体(8)紧固连接。

17.一种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面板单元(1)、支架(2)、连接件(3)和导水压板(4),所述支架(2)具有排水腔(21),所述排水腔(21)上部成型有集水槽(27)并弯折有承载部(23),所述光伏面板单元(1)承载于承载部(23)上并构成排水屏障,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1)之间具有纵向间隙(5),所述纵向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面板单元(1)、支架(2)、连接件(3)和导水压板(4),所述支架(2)具有排水腔(21),所述排水腔(21)上部成型有豁口(22)并弯折有承载部(23),所述光伏面板单元(1)承载于承载部(23)上并构成排水屏障,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1)之间具有纵向间隙(5),所述纵向间隙(5)通过豁口(22)与排水腔(21)连通,所述支架(2)上成型有连接部(24),所述导水压板(4)压设在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1)上并通过连接件(3)与连接部(24)锁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面板单元(1)包括光伏面板(11)以及包覆在光伏面板(11)边缘的纵向边框(12)和横向边框(13),相邻两光伏面板单元(1)的纵向边框(12)之间构成纵向间隙(5),所述纵向边框(12)承载于承载部(23)上,所述导水压板(4)压于纵向边框(12)上并通过连接件(3)与连接部(24)锁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腔(21)两侧弯折有侧边(25),所述侧边(25)底部弯折有排水槽(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横向边框(13)下方设置有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搭设在相邻两支架(2)的排水槽(26)上并与排水槽(26)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接螺栓(31),所述连接螺栓(31)穿设在导水压板(4)上并与连接部(2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4)包括连接台(241),所述连接台(241)上设有与连接螺栓(31)相匹配的螺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4)包括卡接台(242)和连接座(243),所述连接座(243)卡接在卡接台(242)上,所述连接螺栓(31)与连接座(243)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横向边框(13)下方设置有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搭设在相邻两支架(2)的承载部(23)上并与排水腔(21)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拉锚螺栓(32)、连接压板(33)和紧固螺栓(34),所述连接压板(33)横跨豁口(22)搭设在承载部(23)上,所述纵向边框(12)承载于连接压板(33)上,所述连接压板(33)两端弯折有连接板(331),所述连接板(331)贴合于承载部(23)侧壁上并通过紧固螺栓(34)锁紧固定,所述拉锚螺栓(32)穿设在导水压板(4)上并与连接部(24)拉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23)具有腔体(231),所述紧固螺栓(34)破壁连接在腔体(231)一侧腔壁上并隐置在腔体(231)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4)包括拉锚槽(244),所述拉锚槽(244)内设有锁紧螺母,所述拉锚螺栓(32)与锁紧螺母螺纹紧固。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光伏面板支撑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惠强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