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3666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14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属于自然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壳体、采集电路板、图像采集模块和集成电路板;采集电路板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安装腔内,采集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传感器;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安装腔;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集成电路板分别与采集电路板和图像采集模块电信连接。在使用时,采集电路板上的传感器监测气象参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图像信息,并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实时反馈至用户,将图像采集模块和多种传感器集成为一体设备,不需要单独制作支架,方便运输和安装;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然灾害监测装置需要外挂成品摄像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然灾害监测,具体涉及一种自然灾害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使人群或生物种群受到威胁或损害的现象。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表现为灾害行为,例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突发性自然灾害。

2、现有技术中,通过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对周边环境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输出给用户。

3、然而,现有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不能对周边环境的图像进行采集,通常外挂成品的摄像机,需要单独制作支架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自然灾害监测装置需要外挂成品摄像机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自然灾害监测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安装腔;

4、采集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采集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传感器;

5、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6、集成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所述集成电路板分别与所述采集电路板和图像采集模块电信连接。

7、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机,所述摄像机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信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摄像机的镜头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

8、可选地,所述摄像机上还设置有红外光组件,所述红外光组件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信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红外光组件的发射器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

9、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用于使所述壳体内外空气流通。

10、可选地,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安装板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信连接。

11、可选地,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光学雨量传感器,所述光学雨量传感器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信连接。

12、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安装在监测位置。

13、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14、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锁入紧固件;

15、连接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16、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铰接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导向销,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销嵌入所述导向槽内。

18、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9、1.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壳体对安装腔内的采集电路板、图像采集模块和集成电路板进行保护,采集电路板上的传感器对周边环境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进行监测,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对周边环境的图像进行采集,上述参数及图像信息传输至集成电路板上的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实时反馈至用户,通过将多种传感器集成至采集电路板,并设置图像采集模块,使装置的体积及重量更小,不需要单独制作支架,方便运输和安装;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然灾害监测装置需要外挂成品摄像机的问题。

20、2.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图像采集模块的摄像机通过壳体上的第一通孔对周围环境进行图像采集。

21、3.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红外光组件通过第二通孔向壳体外部发射红外光线,能够增加摄像机的夜视功能。

22、4.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通过壳体上的通风使壳体内外保持空气流通,能够方便监测空气pm2.5参数。

23、5.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支撑架的安装板与壳体间隔设置,使风能够从安装板与壳体之间穿过,安装板底部的风速传感器对风速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集成电路板,能够避免壳体的阻挡影响风速。

24、6.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通过安装板顶部的光学雨量传感器对雨量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集成电路板。

25、7.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通过固定组件将装置安装在监测位置,不需要设置支架,安装方便快捷。

26、8.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通过在固定件的固定孔内紧固件,将固定件安装在监测位置,通过调节连接件的角度,使装置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27、9.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通过固定件的第一连接板与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板铰接连接,使连接件可以转动,从而装置调整至合适的位置。

28、10.本技术提供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当连接件转动时,导向销沿着导向槽移动,能够使连接件的转动更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3)包括:摄像机(5),所述摄像机(5)与所述集成电路板(4)电信连接,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7),所述摄像机(5)的镜头与所述第一通孔(7)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5)上还设置有红外光组件(6),所述红外光组件(6)与所述集成电路板(4)电信连接,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8),所述红外光组件(6)的发射器与所述第二通孔(8)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9),所述通风孔(9)用于使所述壳体(1)内外空气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安装板与所述壳体(1)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风速传感器(11),所述风速传感器(11)与所述集成电路板(4)电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光学雨量传感器(12),所述光学雨量传感器(12)与所述集成电路板(4)电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13),所述固定组件(13)用于安装在监测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3)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4)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7),所述连接件(16)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8),所述第一连接板(17)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8)铰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7)上设置有导向销(19),所述第二连接板(18)上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槽(20),所述导向销(19)嵌入所述导向槽(20)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3)包括:摄像机(5),所述摄像机(5)与所述集成电路板(4)电信连接,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7),所述摄像机(5)的镜头与所述第一通孔(7)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5)上还设置有红外光组件(6),所述红外光组件(6)与所述集成电路板(4)电信连接,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8),所述红外光组件(6)的发射器与所述第二通孔(8)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9),所述通风孔(9)用于使所述壳体(1)内外空气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安装板与所述壳体(1)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风速传感器(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哲苗金虎林祥勇郑棉泽庞煜利林剑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和达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