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其包括一滑道梁、滑车、拉杆和固定座,所述滑道梁为一直梁,所述滑道梁上设滑道,其中可沿其滑道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每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的两侧,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通过固定座使得本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连接,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棚的龙门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具有提高客车铰接棚的刚度,并使得在车辆转弯时能够使得铰接棚两侧的变形均匀、安全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公路大型客车
,提供一种大型客车连接前后车厢的客车 铰接棚,特别是提供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客车铰接棚,其棚体一般都是由例如帆布或人造革等软织物缝制而 成,其横向断面为“门”字形状,即棚体的底部是敞开式。这种铰接棚存在以下缺点1.棚体软,支撑强度低,很容易变形,从而影响棚体的外观整体性和美观,在车辆 转弯时,铰接棚内侧和外侧的变形不均勻。2.目前我国引进的后置车辆,铰接棚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安装维护麻烦,且维护成 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客车铰接棚的强 度和刚度,并使得在车辆转弯时能够使得铰接棚两侧的变形均勻、安全可靠、使得铰接棚结 构简单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包括一滑道梁、滑车、拉杆和固定座,所 述滑道梁为一直梁,所述滑道梁上设滑道,其中可沿其滑道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 滑车,每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 的两侧,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通过固定座使得 本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连接,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 棚的龙门框上。与本等角机构配合的客车铰接棚包括一龙门框,该龙门框的两侧对称地与两组可 伸缩的铰接棚的一侧相连接,该两个可伸缩的铰接棚的另一侧分别与前后车厢固联。在本铰接棚与客车的前后车厢连接时,前后两个可伸缩的铰接棚与前后车厢的端 壁对应固联,所述龙门框上设置的所述吊架与后车厢上的连接体相连接,所述等角机构中 的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所述龙门框上的两个支撑脚轮支撑在车 内地板平台上。所述客车铰接棚,其中龙门框包括闭合框架,在下横框中心上通过关节轴承连接 的吊架连接后车厢,在龙门框的前后两侧分别对称地连接一可伸缩的铰接棚;等角机构中 的滑道梁与龙门框内侧的两边框上方固联,两个滑车设于滑道梁上,滑车铰接拉杆一端,拉 杆另一端通过固定座连接前后车厢;可伸缩的铰接棚与龙门框对应固联。本等角机构的作用原理是当车辆直线行驶时,所述两个滑车相对于所述龙门框 对称地设置在滑道梁中,四根拉杆组成一个正方形。相应地,龙门框两侧的两个可伸缩铰接 棚的伸缩程度是均勻一致的。当车辆转弯时,处于对应转弯内侧滑车沿滑道梁向外滑动,同3时,处于对应转弯外侧滑车沿滑道梁向内滑动,且向外滑动量等于向内滑动量。由此,龙门 框两侧的两个可伸缩铰接棚以龙门框为对称轴伸展或收缩。在龙门框两边的两个可伸缩铰 接棚的伸展量是相等的,同样,收缩量也是相等的。由于等角机构,就使得可伸缩铰接棚在 转弯时的变形为均勻的,该等角机构和龙门框配合,可以使得可伸缩铰接棚在车辆行驶过 程中处于稳定和安全的状态。在所述等角机构中,所述滑车与拉杆和/或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还设有球面连接结 构,通过球面体的外球面与相应的铰接孔匹配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拉杆与滑车之间和/或 拉杆与固定座之间可以有相对摆动以补偿车辆运行中的车厢和铰接棚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在所述滑车与所述拉杆和/或拉杆与固定座连接的部 位上其中一个部件上固联一球面体,另一个部件上设一相匹配的具有球面的铰接孔,通过 该球面体与所述的铰接孔套接,使得所述拉杆与所述滑车之间和/或拉杆与固定座之间通 过匹配的球面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所述拉杆和固定座之间的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连接的 部位上固联一球面体,通过球面体与所述拉杆上的铰接孔套接,使得所述拉杆和所述固定 座之间可具有相对摆动的运动;或者,在所述拉杆的与固定座连接的端部固设一球面体,所 述固定座上设有匹配的孔,所述球面体设于所述孔中。所述滑车和所述拉杆之间的球面连接结构可以为所述滑车包括支架、滑轮和铜 球,所述支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梁的滑道中,在该支架上铰接所述拉杆,铰接点的结 构是这样的在所述支架和拉杆上设孔,在该支架上的孔中相匹配地设该铜球,该铜球的球 壁与孔壁匹配吻合,所述铜球上设孔与所述拉杆上的孔对应,在所述拉杆和铜球上的孔中 设铰接轴,在所述拉杆和支架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在该支架和拉杆的上下邻接面之间 设有间隙,其间设置橡胶垫。两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前后车厢的对应位置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结 构为,所述固定座上设孔,孔中设铜球,在该铜球上设孔与所述拉杆上设的铰接孔对应,所 述固定座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端构成榫接结构,所述拉杆的上下的榫接结构连接面与相邻的 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橡胶垫,在所述拉杆和铜球的对应孔中螺接铰接轴。在该支架上通过芯轴可转动地固设两个滑轮,该滑轮的侧壁与所述滑道梁的侧壁 相匹配构成嵌合的滚动运动副。在本技术中,将龙门框安设在可伸缩的铰接棚的中间,起到支撑和加强铰接 棚强度的作用,同时还保证了铰接棚的转动。龙门框安设在整个铰接棚前后的中心点上,在 车辆行驶过程中同时要衔接两个转动体的反向转动,主要是通过吊架机构和支撑脚轮实现 的,吊架机构被安设在铰接车辆的后车连接体上,通过关节轴承保证了龙门框相对于车厢 的灵活转动,而支撑脚轮被安设在车内地板平台上,在支撑龙门框的同时,靠脚轮的滚动来 保证平台的正常转动,同时也保证了龙门框在运动中的稳定。等角机构被安设在龙门框的上方,即可防止龙门框向前后方向倒斜,又可加强龙 门框运动的稳定性,其运动的灵活性是靠滑车与拉杆和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设有球面连接结 构的滚动或相邻的球面间的运动保证的,其连接的强度是靠各个关节的连接点的连接结构 例如螺栓保证的。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具有提高客车铰接棚的刚度,并使得在车辆转弯时能够使得铰接棚两侧的变形均勻、安全可靠的优点。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等角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以及顶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除去滑道梁后的等角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a为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c为图3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等角机构设置在客车铰接棚中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客车铰接棚总装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等角机构与龙门框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9a为客车直行时等角机构的状态示意图;图9b为客车转弯时等角机构的状态示意图;图9c为客车转弯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等角机构2包括一滑道梁20、滑车21、拉杆22和固定 座23,所述滑道梁20为一直梁,其两端与所述龙门框内侧的两边框上方的左右框架杆112、 113固联,如图8所示,例如通过角钢和螺栓固定。所述滑道梁20朝上的滑道上可沿其直线 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21,每个所述滑车21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22的一端,同一滑 车21上的两个拉杆22位于所述滑道梁20的两侧,滑道梁20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22的另 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23上。在所述等角机构中,所述滑车与拉杆和固定座与拉杆之间还设有球面连接结构, 通过球面体的外球面与铰接孔连接,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滑道梁、滑车、拉杆和固定座,所述滑道梁为一直梁,所述滑道梁上设滑道,其中可沿其滑道直线方向移动地设置两个所述滑车,每个所述滑车上铰接两根所述拉杆的一端,同一滑车上的两个拉杆位于所述滑道梁的两侧,滑道梁同侧的两根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固定座上,通过固定座使得本等角机构与前后车厢连接,所述四根拉杆长度相等;所述滑道梁的两端固定在支撑铰接棚的龙门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