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劈刀加工装置及劈刀的加工方法,劈刀加工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以及第三旋转组件。第一旋转组件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二旋转组件设于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能够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三旋转组件设于第二旋转组件,第三旋转组件能够绕第三轴线转动,第三旋转组件用于固定劈刀。劈刀上开设有内孔,内孔的中心线与第一轴线、第二轴线、第三轴线均平行,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三旋转组件能够带动劈刀绕第三轴线转动,直至内孔的中心线与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而后第二旋转组件能够带动劈刀绕第二轴线转动以使内孔的中心线与第一轴线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劈刀加工装置及劈刀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引线键合是半导体封装中的一项重要工序,而劈刀则是引线键合工序的关键耗材,劈刀是一种在半导体封装领域中至关重要的耗材,主要用于ic封装过程中金线、银线以及合金线的引线键合焊接。劈刀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封装工艺的可靠性和产品的性能,因此对其加工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劈刀的生产工艺流程较长,自动化水平偏低,主要依赖有经验的员工进行手动或半自动生产,这必然导致劈刀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昂。
2、劈刀的使用特性要求其关键参数tip、fa和or必须与内孔h保持高度同心,一般要求同心度≤3μm,而与柄部的同心度要求相对宽松,一般要求同心度≤15μm。然而,在传统的劈刀毛胚的制造过程中,无法保证劈刀毛胚内孔和柄部的同心度,通常仅能满足同心度≤15μm的要求。传统的劈刀加工通常采用夹持柄部的方式,通过砂轮成型磨或走刀磨进行加工,因此不可避免地使用了柄部作为加工的基准面,这样只能管控加工尺寸与柄部的同心度,而无法管控加工尺寸与内孔的同心度,无法满足劈刀关键尺寸的同心度要求。
3、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并且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劈刀加工装置及劈刀的加工方法。
2、本申请提供一种劈刀加工装置,其包括:
3、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p>4、第二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能够绕第二轴线转动;
5、第三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三旋转组件能够绕第三轴线转动,所述第三旋转组件用于固定劈刀,所述劈刀上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三轴线均平行,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
6、其中,所述第三旋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劈刀绕所述第三轴线转动,直至所述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而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劈刀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以使所述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重合。
7、上述劈刀加工装置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8、在将劈刀安装在第三旋转组件上,并使得劈刀的内孔的中心线与第三轴线平行后,便可进行后续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半导体领域对精度要求极高,劈刀本身尺寸便很小,其上所开设的内孔更是极为微小,所以对于劈刀本身来讲,其上的内孔可能是一个偏心孔,即劈刀上的内孔的开孔位置可能并非在劈刀的正中心处。
9、需要强调的是,当第二旋转组件绕第二轴线转动时,与第二旋转组件连接的第三旋转组件的第三轴线也会一起绕第二轴线转动,由于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则意味着第三轴线环绕第二轴线的转动行程也必然会和第一轴线有重合之处,即第一轴线必然是位于第三轴线环绕第二轴线的转动行程上。
10、因此,需要先将利用第三旋转组件带动劈刀绕第三轴线转动,直至劈刀上的内孔的中心线与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换言之,这是将劈刀的内孔的中心线挪动至第三轴线环绕第二轴线的转动行程上。而后,便可利用第二旋转组件带动劈刀绕第二轴线转动,即劈刀的内孔的中心线在第三轴线环绕第二轴线的转动行程上移动,而上文提及第一轴线必然是位于第三轴线环绕第二轴线的转动行程上的,则劈刀的内孔的中心线最终便能够与第一轴线重叠,即内孔的中心线最终能够与第一轴线具有极高的重合度。当劈刀的内孔的中心线完成最终的调整而与第一轴线重合时,便可启动第一旋转组件,此时第一旋转组件便能带动劈刀绕第一轴线转动,从而使得劈刀的外侧周面被切削掉。由于劈刀在定位时是以其内孔的中心线为基准,故加工后的劈刀的横截面上的圆心与内孔的中心线便能具有极高的同心度。
11、该劈刀加工装置的第一旋转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和第三旋转组件是已经精确定位装配好的机械机构,则第一轴线、第二轴线和第三轴线的相对位置也是精确无误的,这可以大幅提高了调整后的劈刀的内孔的中心线与第一轴线的同心度,满足高端半导体封装对劈刀同心度的严格要求,还可以确保每次调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降低了人为误差,提高了生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升了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劈刀加工装置还包括切削件,当所述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重合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劈刀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切削件用于对所述劈刀的外侧周面进行切削。通过设置切削件,当劈刀的内孔的中心线与第一轴线重合时,第一旋转组件带动劈刀绕第一轴线转动,使切削件能够对劈刀的外侧周面进行精确切削。由于切削过程是以内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确保了劈刀的横截面上的圆心与内孔的中心线具有极高的同心度,满足高精度要求。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劈刀加工装置还包括视觉识别组件,所述视觉识别组件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三轴线和所述中心线的所在位置。所述视觉识别组件包括但不限于ccd相机(即charge-coupled device camera/电荷耦合器件相机)。视觉识别组件能够实时识别和监测第一轴线、第二轴线、第三轴线以及劈刀内孔中心线的位置,通过视觉反馈系统,确保各轴线及中心线的精确定位,从而大幅提升劈刀的调心精度和加工精度。视觉识别组件能够提供实时数据,使得系统可以自动调整各旋转组件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劈刀内孔的中心线与第一轴线、第二轴线和第三轴线的精确对齐,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了人工干预。通过视觉识别组件的高精度定位和实时监测,确保劈刀在加工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内孔中心线与加工后劈刀横截面圆心的同心度,满足半导体领域对高精度的要求。视觉识别组件能够自动识别和校正定位误差,减少了人工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提高了加工一致性和稳定性。自动化的视觉识别和定位系统也使得调节和加工过程更加顺畅和高效,减少了调试时间和人工操作步骤,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此外,视觉识别组件还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劈刀,通过实时识别和调整,确保各类劈刀的精确加工,增加了装置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为50mm-200mm。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三轴线之间的距离为50mm-200mm。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且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转盘。通过将第二旋转组件设于第一转盘上,第一转盘由第一驱动件驱动绕第一轴线转动,确保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避免了因多组件独立运作而引起的振动和不稳定。由于第二旋转组件设于第一转盘上,第一驱动件能够精确控制第一转盘的旋转,实现对第二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且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转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盘的第二驱动件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且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三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转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转盘的第三驱动件和夹具,所述夹具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且能够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下绕第三轴线转动,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劈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层叠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转盘背向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均呈圆盘状且半径相同,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转盘的周缘重合,所述第三轴线与所述第二转盘的周缘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劈刀加工装置还包括视觉识别组件,所述视觉识别组件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三轴线和所述中心线的所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劈刀加工装置还包括切削件,当所述内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轴线重合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劈刀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切削件用于对所述劈刀的外侧周面进行切削。
10.一种劈刀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所述劈刀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且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转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盘的第二驱动件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且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三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转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转盘的第三驱动件和夹具,所述夹具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且能够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下绕第三轴线转动,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劈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劈刀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层叠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鹏文,厉学广,韩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