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耐高温材料,具体涉及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玻璃纤维材料具有有机械强度高、延伸性小、抗腐蚀、抗冲击性能好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航天航空和电子电器等领域。虽然玻璃纤维材料拉伸强度高,但动态摩擦因数大,弯曲刚度也大,所以在纺织过程中容易产生毛羽以及乱纱缠绕的现象。
2、公开号cn110863360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制备工艺,将普通无碱纤维布浸胶于聚硅氧烷乳液5-35%,表面活性剂0.5-5%,乙胺醇溶液3-20%,硅烷偶联剂1-5%,余量为水的胶液,再经过酸处理,二次浸胶于环氧树脂8-15%,黄原胶1-5%,edta 0.5-2.5%,丙二醇0.1-1%,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8%,稳定剂0.1-0.5%,抗静电剂0.1-0.5%,硅烷偶联剂1-12%,余量水的胶液,最后表面处理制成单位面积重量为100-200g/m2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公开号cn11748440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砂轮网片,由玻璃纤维网布和环保型酚醛树脂胶构成,环保型酚醛树脂胶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配方组成:30-35%热固性酚醛树脂,4-6%乳化剂,0.4-0.6%增稠剂,0.1-0.3%偶联剂,4-6%溶剂,55-60%水。但现有技术存在没有通过玻璃纤维浸润剂和酚醛树脂成分改性,以改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抗氧化、耐高温和耐磨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包含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按质量份,包括以下原料:80~100份玻璃纤维布、20~30份改性浸润剂、20~30份酚醛树脂改性胶、1~3份乌洛托品固化剂和5~6份阻燃抗氧化填料;
4、玻璃纤维布由玻璃纤维纱经平织或绞织制成,玻璃纤维纱按质量份,包括以下原料:64~66份二氧化硅、15~18份氧化铝、5~6份氧化硼、5~8份氧化镁和5~8份碳酸钙;
5、改性浸润剂按质量份,包括以下原料:20~25份改性成膜剂、0.5~1份抗菌剂、0.5~1份抗静电剂、0.5~1份消泡剂和7~10份润滑溶剂;
6、所述抗菌剂为二丁基马来酸锡、三丁基氧化锡、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二羧甲基铵乙内酯、硬脂基三甲基季铵盐、抗静电剂1631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消泡剂为df-696、df-420、ac-10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7、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将二氧化硅、氧化铝、硼酸、氧化镁和碳酸钙放入搅拌机中搅拌30~50min,得到玻璃混合料,将坩埚预热至1200~1300℃,分多次加入玻璃混合料,加料间隔20~40min,加料完毕后升温至1500~1600℃,保温4~8h,将熔融的玻璃溶液排出气泡后,通过多孔漏板使玻璃溶液呈丝流出,将丝状玻璃纤维通过涂油辊涂上改性浸润剂,用收丝轮收束拉丝制得玻璃纤维丝;
9、s2、将玻璃纤维丝通过整经机经除杂和绕线整理,制成玻璃纤维纱,将玻璃纤维纱作为经纱和纬纱,通过织布机纺织为玻璃纤维布;
10、s3、酚醛树脂改性胶加入乌洛托品固化剂后将玻璃纤维布浸润,玻璃布两面粘结阻燃抗氧化填料,固化制得复合阻燃抗氧化填料粗品;
11、s4、将复合阻燃抗氧化填料粗品裁剪成所需规格,制得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产品。
12、作为优选,所述s1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3.8~4:1,氧化镁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0.9~1:1。
13、作为优选,所述s1中收丝轮的拉丝速率为40~50m/min,玻璃纤维丝的平均直径为5~15μm。
14、作为优选,所述s2中经纱和纬纱的单纱密度为27~30tex。
15、作为优选,所述s2中玻璃纤维布目数为6~7,克重为200~220g/m2。
16、作为优选,所述s3中固化在150~170℃下反应1~2h。
17、作为优选,所述s1中改性浸润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s11、按照质量份,将15~20份蓖麻油和4.1~5.8份甲醇加入反应釜中,搅拌状态下升温至60~70℃,加入0.2~0.5份的碱催化剂,反应1~2h后,加入5wt%的稀硫酸至反应体系ph为2~3,静置20~24h分层,取上层液体,水洗至中性,低压分馏除杂得到蓖麻油甲酯,将15~20份的蓖麻油甲酯和1.5~3份的二丁酯共混得到润滑溶剂;
19、s12、按照质量份,将10~20份的直链含量为55~60%的淀粉加入80~100份的去离子水中,低速搅拌均匀后滴加6~12份的苯基琥珀酸酐丙酮溶液,并用10wt%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为8.4~8.6,于2~3h内滴完,于30~35℃反应2~3h后滴加5wt%的稀硫酸至ph为6.5~7,过滤并依次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于30~40℃烘干,粉碎过筛得到改性成膜剂;
20、s13、按照质量份,将20~25份的改性成膜剂、0.5~1份的消泡剂、0.3~0.5份的抗菌剂和0.5~1份的抗静电剂加入7~10份润滑溶剂中,于搅拌状态下升温至85~95℃下糊化1~2h,制得改性浸润剂。
21、作为优选,所述s11中蓖麻油和甲醇的质量比为10:2.7~2.9。
22、作为优选,所述s11中碱催化剂为二甲基胺、4-二甲氨基吡啶、四甲基氢氧化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23、作为优选,所述s3中酚醛树脂改性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s21、按照质量份,将10~15份的4-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50~55℃,滴加0.5~2份的催化剂和8~14份的1,1,3,5,5-五甲基-3-苯基三硅氧烷,升温至80~90℃反应2~3h得到硅烷改性4-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
25、s22、按照质量份,将100~115份的苯酚和10~15份的硅烷改性4-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50~55℃,苯酚完全融化后加入0.5~2份的金属盐催化剂和60~70份的37wt%甲醛溶液,于100~110℃反应4~8h,得到酚醛树脂粗品;
26、s23、将酚醛树脂粗品用去离子水洗涤后,减压蒸馏,加入50~80份的乙醇稀释得到酚醛树脂改性胶。
27、作为优选,所述硅烷改性4-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的合成路程如下所示:
28、
29、经质谱分析结果为:m/z:630.25 (100.0%),631.25 (49.1%),632.25 (17.6%),632.26 (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包括以下原料:80~100份玻璃纤维布、20~30份改性浸润剂、20~30份酚醛树脂改性胶、1~3份乌洛托品固化剂和5~6份阻燃抗氧化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二丁基马来酸锡、三丁基氧化锡、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二羧甲基铵乙内酯、硬脂基三甲基季铵盐、抗静电剂1631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3.8~4:1,氧化镁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0.9~1:1,收丝轮的拉丝速率为40~50m/min,玻璃纤维丝的平均直径为5~15μm;所述S2中经纱和纬纱的单纱密度为27~30tex,玻璃纤维布目数为6~7,克重为200~220g/m2;所述S3中固化在150~170℃下反应1~2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玻璃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中蓖麻油和甲醇的质量比为10:2.7~2.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酚醛树脂改性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1中催化剂为铂氯酸、环辛二烯镍、卡斯特铂金催化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S22中金属盐催化剂为醋酸锌、酒石酸镁、草酸锡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阻燃抗氧化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2中氧化铝陶瓷粉平均粒径为1~3μm,碳黑粉的平均粒径为10~3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包括以下原料:80~100份玻璃纤维布、20~30份改性浸润剂、20~30份酚醛树脂改性胶、1~3份乌洛托品固化剂和5~6份阻燃抗氧化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二丁基马来酸锡、三丁基氧化锡、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抗静电剂为烷基二羧甲基铵乙内酯、硬脂基三甲基季铵盐、抗静电剂1631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玻璃纤维纱的复合耐高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3.8~4:1,氧化镁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0.9~1:1,收丝轮的拉丝速率为40~50m/min,玻璃纤维丝的平均直径为5~15μm;所述s2中经纱和纬纱的单纱密度为27~30tex,玻璃纤维布目数为6~7,克重为200~220g/m2;所述s3中固化在150~170℃下反应1~2h。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以冉,郑孝法,任玉玲,柳清馨,王玉娟,江浩,任明爱,毕玉祥,沈启忠,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安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