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加工及天然植物提取,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鲜竹沥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鲜竹沥为禾本科植物粉绿竹phylostachys glauca mc clure、净竹pnuda mcclure及同属数种植物的鲜杆经加热后自然沥出的液体,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鲜竹沥中含有酚酸类、氨基酸类、糖类、醇类、酮类、黄酮类等成分。早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就有关于“竹汁”的记载。传统生产鲜竹沥的方法为火烤,因其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目前大部分鲜竹沥生产厂家采用干馏法,也有少数厂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等方法。
2、1. 传统制备方法的局限性
3、传统的鲜竹沥制备方法多采用干馏法、物理压榨法或蒸煮法,这些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4、浪费原材料:干馏法需要大量的新鲜竹竿才能烤制出少量竹沥水,并且该过程不环保,可能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5、低提取率:物理压榨法无法有效破坏竹材的坚硬结构,导致活性成分的释放不足,提取效率较低。
6、活性成分损失:高温蒸煮过程中,部分热敏性成分易分解,导致活性物质的流失。
7、杂质较多:直接蒸煮或压榨所得鲜竹沥含有较多杂质,需进一步精制,增加了工艺复杂度。
8、2. 水热法的优势
9、水热法是指在高温高压下,利用水作为介质对生物质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水热法具有以下优势:
10、高效细胞破碎:水热处理可以在细胞壁中引入微小孔洞和裂隙
11、低环境污染:水热法不需添加有机溶剂,避免了化学污染,绿色环保。
12、热敏成分保护:适当控制水热温度可以减少热敏性成分的分解,保持鲜竹沥的活性成分稳定性。
13、鉴于水热法的优势,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鲜竹沥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鲜竹沥的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提取效率,能够保证活性成分含量,减少杂质含量,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鲜竹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原料准备:选择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的新鲜竹材(如刚采伐的毛竹),清洗干净、去除表面杂质后切碎或者粉碎,以增加水热反应的接触面积;
7、s2、水热处理:将经过s1处理的竹材加入到水热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在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在水热处理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使竹材的细胞壁结构逐渐破坏,促进竹材中的活性成分溶出到水中;
8、s3、冷却过滤:水热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减压冷却至室温,然后打开反应釜,取出反应液;通过抽滤法对反应液进行过滤,去除反应液中残留的竹材颗粒和大分子杂质,获得澄清的鲜竹沥溶液;
9、s4、浓缩纯化:将经过s3过滤后的鲜竹沥溶液在40℃至60℃下减压浓缩,直至浓缩至原体积的1/5至1/3,用以进一步去除杂质并提高活性成分的相对浓度;
10、s5、产品包装:将经过s4浓缩后的鲜竹沥通过无菌过滤后装入无菌瓶中,密封包装,避光保存,得到最终的鲜竹沥。
11、优选地,所述s1中,切碎后的竹材的块径为3~5 cm,粉碎后的竹材的粒径为5~10mm。
12、优选地,s2中所述去离子水与竹材的质量比为10:1~30:1。
13、优选地,s2中所述水热反应的具体条件为:
14、反应温度:120~150℃,优选为125℃;压力:自生压力,一般维持在0.2~0.4 mpa;反应时间:50~60 min,优选为55 min。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鲜竹沥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提高提取率:本专利技术在水热条件下实现了竹材细胞结构的有效破坏,使活性成分更容易溶出,显著提高了提取率。
18、(2)保留活性成分:在适当的水热温度下提取,有效减少了对热敏成分的损害,最大程度保留了竹材中有益的活性物质。
19、(3)减少杂质:水热法的选择性溶解特性减少了杂质含量,获得的鲜竹沥纯度高,减少了后续的精制工序。
20、(4)绿色环保:无需有机溶剂,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2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竹材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效率,保持鲜竹沥的药效成分和纯度,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鲜竹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鲜竹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切碎后的竹材的块径为3~5cm,粉碎后的竹材的粒径为5~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鲜竹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去离子水与竹材的质量比为10:1~3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鲜竹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水热反应的具体条件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鲜竹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鲜竹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切碎后的竹材的块径为3~5cm,粉碎后的竹材的粒径为5~1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兴,刘伟伟,褚寿晶,阳倩,王序,聂登攀,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