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公路自卸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防撞装置、车架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矿用自卸车为一种非公路的矿用自卸车,适用于颠簸、泥泞、崎岖等恶劣的环境。由于非公路自卸车在矿山使用过程中的道路、照明等环境条件都非常恶劣,导致自卸车辆常常发生磕碰甚至剧烈碰撞的情况,轻则造成自卸车辆的驾驶室、发动机及底盘系统局部受损,重则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现有技术使用设置在车辆前方的前防护钢梁或车辆防撞装置对自卸车驾驶室、发动机及底盘系统等进行防护,这些前防护装置均为固定形式,通过螺栓连接与车架进行连接,但是卸车采用的前防护装置均为固定形式,当需要翻转驾驶室或者对车辆前端进行维护保养时,都需要将前防护装置进行拆除,使维护时间延迟,增加了维护成本。
2、因此,一种无需拆除即可在需要翻转驾驶室或者对车辆前端进行维护保养时使用,且能够保证碰撞强度的车辆防撞装置、车架和车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防撞装置、车架和车辆,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当需要翻转驾驶室或者对车辆前端进行维护保养时,都需要将前防护装置进行拆除,使维护时间延迟,增加了维护成本的问题。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防撞装置。
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车辆防撞装置,用于车辆,车辆防撞装置安装在车辆的前侧,车辆
6、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防撞装置,用于车架,车辆防撞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总成,与车架连接;第二防护总成,设置在第一防护总成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第二防护总成与第一防护总成转动连接,第二防护总成能够绕第一防护总成向车辆的前侧转动。第二防护总成设置在第一防护总成的上方,且能够相对转动,即第二防护总成能够向前翻转。现有技术中,自卸车的驾驶室能够向前翻转,而常规的车辆防撞装置会对在翻转的过程中形成阻碍,而本申请中的车辆防撞装置,设置的第二防护总成能够和驾驶室一样向前翻转,而第一防护总成则不会对驾驶室产生遮挡,通过第二防护总成的翻转,清除了对驾驶室翻转时的阻碍。同时通过设置的车辆防撞装置能够提高驾驶室的安全。
7、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二防护总成相对于第一防护总成的转动角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60°。
8、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防护总成相对于第一防护总成的转动角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60°,第二防护总成的翻转角度需要大于驾驶室的翻转角度,因此最大的转动角度只要大于驾驶室的翻转角度即可。
9、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二防护总成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与第一防护总成连接;连接座包括第一开口;当第二防护总成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开口靠近车辆的侧边与第一防护总成对应结构的形状相适配。
10、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防护总成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与第一防护总成连接;连接座包括第一开口;第二防护总成具有两种位置,当第二防护总成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防护总成和第一防护总成处于同一直线,第一开口靠近车架的侧边与直线平行,当第二防护总成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防护总成与第一防护总成具有角度。即在第一位置时,第二防护总成能够搭靠在第一防护总成上,且形成接触面,提高该接触面的受力强度,由于车辆的撞击往往是在相对靠上的位置发生的碰撞,车辆防撞装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位置相对靠上的发动机和驾驶室,因此为了设置较大的接触面能够更好的提高第二防护总成对发动机和驾驶室的保护力度。
11、进一步地,第一防护总成和第二防护总成之间为间隙配合,间隙的尺寸大于0毫米,且小于等于5毫米。同时,第一防护总成和第二防护总成的接触面在直线方向上的长度需要大于等于40毫米,且小于等于60毫米。通过限定第一防护总成和第二防护总成的接触面在直线方向上的长度能够极大的提高接触面的面积,提高第一防护总成和第二防护总成的受力情况。同时由于长的接触面不利于加工和翻转。
12、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连接轴,连接座与第一防护总成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销轴,用于将第一防护总成和第二防护总成锁定在第一位置。
13、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防撞装置还包括,连接轴,用于转动连接连接座与第一防护总成;销轴,用于将第二防护总成固定在第一位置。通过连接轴对将第一防护总成和连接座连接在一起,使得连接座能够与第一防护总成转动,同时设置了销轴,通过销轴能够将第二防护总成固定在第一位置,销轴容易拆卸,通过销轴拆卸即可实现第二防护总成的转动。
14、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销轴设有螺纹,连接座设有螺纹孔,销轴的一端与螺纹孔配合。
15、在该技术方案中,销轴与连接座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销轴和连接座能够方便的将销轴拆卸,同时能够避免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由于振动而导致销轴掉落,导致的销轴掉落的情况。
16、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车辆还包括车架,车架包括:前防撞梁和第一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前防撞梁后侧,第一防护总成包括:第一防护梁,与前防撞梁连接;第二防护梁,与第一连接件连接。
17、在该技术方案中,车架包括:前防撞梁和第一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前防撞梁的后侧上,第一防护总成包括:第一防护梁,与前防撞梁连接;第二防护梁,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防护梁与前防撞梁连接,由于前防撞梁的位置往往处于碰撞的主体,因此将第一防撞梁设置在前防撞梁上,能够极大的提高第一防撞梁的强度。进一步地,第二防撞梁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设置在第一防撞梁相对靠后的位置上。由于本申请中的连接处均设在车架相对靠下的位置上,为了保证强度,需要设置第二防撞梁与第一连接件连接,保证车辆防撞装置的强度。
18、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防护梁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与前防撞梁连接;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与第一连接件连接。
19、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防护梁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与前防撞梁连接;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与第一连接件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对第一防护梁和第二防护梁受到的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缓冲,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韧性要强于第一防护梁和第二防护梁,而第一防护梁和第二防护量的刚度要强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其中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为空心方管。具体而言,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长宽比为1:5,同时壁厚至少需要4毫米,如长度300毫米的第一支座,需要使用长度300毫米,宽高为60毫米,壁厚为5毫米的空心方管。
20、在一些可能的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车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后侧,第二防护梁还包括拉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车辆,所述车辆防撞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辆的前侧,所述车辆防撞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总成相对于所述第一防护总成的转动角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总成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防护总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防护总成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座设有螺纹孔,所述销轴的一端与所述螺纹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防撞梁和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设置
9.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车辆,所述车辆防撞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辆的前侧,所述车辆防撞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总成相对于所述第一防护总成的转动角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总成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防护总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防护总成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设有螺纹,所述连接座设有螺纹孔,所述销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林,吴桐,李龑,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