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和别墅。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别墅建筑物上,为了进一步优化别墅中的地下建筑构造采光和通风,一般均设置有集成通风和采光功能为一体的通风采光井,现有的别墅普遍为至少两层地下建筑构造公用一个通风采光井,但是此举会造成不同层地下建筑构造会存在气味互窜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两层地下建筑构造公用一个通风采光井,会造成不同层地下建筑构造会存在气味互窜的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和别墅。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包括至少两层地下建筑构造,每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均分别连通有通风采光井。
4、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通过将每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分别单独设置通风采光井,以实现每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单独通风,以避免不同层气味互窜。
5、优选地,还包括下沉空间,所述下沉空间侧面或顶部具有敞口设置,所述通风采光井上部侧面设置有通风采光窗,所述通风采光窗位于所述下沉空间的侧壁上。
6、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通过将每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分别单独设置通风采光井,以实现每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单独通风,以避免不同层气味互窜。在此基础上,所述下沉空间侧面或顶部具有敞口设置,外部光线能够通过敞口进入所述下
7、优选地,将其中竖向相邻两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分别定义为地下建筑构造层一和地下建筑构造层二,其中:
8、与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层一相连通的通风采光井为第一通风采光井,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上部侧面设置的所述通风采光窗为第一通风采光窗;
9、与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层二相连通的通风采光井为第二通风采光井,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上部侧面设置的所述通风采光窗为第二通风采光窗;
10、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均位于所述下沉空间的侧壁上。
11、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高程高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高程。
12、优选地,所述下沉空间一侧设置有玻璃采光结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下沉空间的敞口进入所述下沉空间并照射在玻璃采光结构上,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均设置于所述下沉空间中与所述玻璃采光结构相对的侧面。
13、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镜面和第二镜面,所述第一镜面位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中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相对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镜面位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中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同侧的内壁上。
14、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镜面和第四镜面,所述第三镜面位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中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相对的内壁上,所述第四镜面位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中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同侧的内壁上。光线进入下沉空间后,部分光线通过所述玻璃采光结构反射进入第一通风采光窗和/或第二通风采光窗,进入第一通风采光窗的光线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镜面和第二镜面反复折射及反射,最终使得进入地下建筑构造层二的光线强度更好;进入第二通风采光窗的光线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三镜面和第四镜面反复折射及反射,最终使得进入地下建筑构造层一的光线强度更好。
15、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的内壁上没有第一镜面和第二镜面的位置可以涂浅色涂料层,进一步增加进入地下建筑构造层二的光线强度。
16、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的内壁上没有第三镜面和第四镜面的位置可以涂浅色涂料层,进一步增加进入地下建筑构造层一的光线强度。
17、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的内壁上涂覆有白色涂料层。
18、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的内壁上涂覆有白色涂料层。
19、优选地,最上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层结构,所述第一层结构位于所述下沉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一层结构与所述下沉空间之间通过第一侧墙隔开,所述玻璃采光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墙上。
20、在此情况下,光线进入所述下沉空间后不仅能够为所述地下建筑构造提供光线支持,而且能够为所述下沉空间一侧的所述第一层结构提供光线支持。
21、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结构上方还具有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二层结构与所述第一层结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层板隔开,所述第一层结构底部具有第二层板,所述下沉空间远离所述第一层结构的一侧具有第一室外构造,所述第一室外构造的地面高程位于所述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
22、优选地,所述第一室外构造的地面与所述第一层板之间高差为h1,所述第一室外构造的地面与所述第二层板之间高差为h2,h1≤h2。
23、优选地,k=h1/(h1+h2),0.3≤k≤0.5。
24、优选地,所述第二层板与所述第一室外构造的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楼梯。
25、优选地,第二层结构与所述第一室外构造的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楼梯。
26、如此设置,本申请所述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使得住户人员能够很快通过所述第一层结构和所述第二层结构到达所述第一室外构造的地面上,能够使户内人员更方便的到室外活动,而且一旦出现火灾能够更容易疏散人群。
27、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包括竖向通道,所述竖向通道顶部连通有横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上方,所述第一室外构造的地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横向通道上方。以增大所述第一室外构造的面积。
28、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沿竖向齐平设置。
29、优选地,所述下沉空间底部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底部低于所述第二层板高程。
30、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和第二通风采光井之间通过第二侧墙隔开,所述第二侧墙封闭设置。
3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别墅,包括如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33、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通过将每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分别单独设置通风采光井,以实现每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单独通风,以避免不同层气味互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地下建筑构造,每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均分别连通有通风采光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2)高程高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7)高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空间(1)一侧设置有玻璃采光结构(14),光线能够通过所述下沉空间(1)的敞口进入所述下沉空间(1)并照射在玻璃采光结构(14)上,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2)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7)均设置于所述下沉空间(1)中与所述玻璃采光结构(14)相对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6)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镜面(22)和第二镜面(23),所述第一镜面(22)位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6)中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7)相对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镜面(23)位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6)中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7)同侧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3)的内壁上涂覆有白色涂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最上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层结构(8),所述第一层结构(8)位于所述下沉空间(1)的一侧,所述第一层结构(8)与所述下沉空间(1)之间通过第一侧墙(13)隔开,所述玻璃采光结构(14)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墙(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8)上方还具有第二层结构(16),所述第二层结构(16)与所述第一层结构(8)之间通过第一层板(9)隔开,所述第一层结构(8)底部具有第二层板(10),所述下沉空间(1)远离所述第一层结构(8)的一侧具有第一室外构造(11),所述第一室外构造(11)的地面(12)高程位于所述第一层板(9)和第二层板(1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构造(11)的地面(12)与所述第一层板(9)之间高差为H1,所述第一室外构造(11)的地面(12)与所述第二层板(10)之间高差为H2,H1≤H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K=H1/( H1+H2),0.3≤K≤0.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板(10)与所述第一室外构造(11)的地面(12)之间设置有第一楼梯(1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二层结构(16)与所述第一室外构造(11)的地面(12)之间设置有第二楼梯(17)。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6)包括竖向通道(18),所述竖向通道(18)顶部连通有横向通道(19),所述横向通道(19)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3)上方,所述第一室外构造(11)的地面(1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横向通道(19)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2)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7)沿竖向齐平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空间(1)底部设置有排水沟(20),所述排水沟(20)底部低于所述第二层板(10)高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3)和第二通风采光井(6)之间通过第二侧墙(21)隔开,所述第二侧墙(21)封闭设置。
17.一种别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地下建筑构造,每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均分别连通有通风采光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2)高程高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7)高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空间(1)一侧设置有玻璃采光结构(14),光线能够通过所述下沉空间(1)的敞口进入所述下沉空间(1)并照射在玻璃采光结构(14)上,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2)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7)均设置于所述下沉空间(1)中与所述玻璃采光结构(14)相对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6)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镜面(22)和第二镜面(23),所述第一镜面(22)位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6)中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7)相对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镜面(23)位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井(6)中与所述第二通风采光窗(7)同侧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镜面(24)和第四镜面(25),所述第三镜面(24)位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3)中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2)相对的内壁上,所述第四镜面(25)位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3)中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窗(2)同侧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采光井(3)的内壁上涂覆有白色涂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最上层所述地下建筑构造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层结构(8),所述第一层结构(8)位于所述下沉空间(1)的一侧,所述第一层结构(8)与所述下沉空间(1)之间通过第一侧墙(13)隔开,所述玻璃采光结构(14)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墙(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结构(8)上方还具有第二层结构(16),所述第二层结构(16)与所述第一层结构(8)之间通过第一层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淞,欧阳唯志,舒凌,刘雨晴,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滨江瑞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