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和变速箱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2125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42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和变速箱总成,涉及齿轮制造领域。齿轮结构包括齿轮主体,齿轮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齿轮主体包括内套、腹板和外圈。内套设置有用于穿设轴体的内孔。腹板设于内套和外圈之间并同时连接于内套和外圈。外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旋向的多个齿条,相邻齿条之间形成齿槽,齿槽用于将润滑油从第一侧导向第二侧。腹板的对应于第一侧的侧面上凸设有第二旋向的搅油件,搅油件用于将位于第一侧的润滑油朝远离齿轮主体的方向引导;第一旋向与第二旋向相反。该齿轮结构能够将润滑油液导向齿轮的两侧,从而对两侧的轴承均起到有效润滑;相比改进箱体结构和设置强制润滑点的现有方案,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齿轮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和变速箱总成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汽车减速箱中,齿轮箱的内齿轮及轴承等零部件主要采用齿轮搅油飞溅润滑,但是因为齿轮本身为斜齿轮,其搅油带动的油液流动方向会以齿轮的旋向指向其中一侧,并且与该齿轮啮合的副齿轮,二者的旋向相反,同时二者的旋转方向也相反,如此,使得副齿轮同样是把润滑油导向相同的一侧,会造成另一侧的轴承润滑不良。现有技术方案中,一般采用在箱体上设置复杂的导油结构或增加强制润滑喷油点来提高另一侧轴承的润滑效果,在箱体上设计导油结构会增加箱体的复杂程度,增加制造成本;若增加强制润滑喷油点,同样还会有额外的成本支出。

2、此外,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不使用发动机,没有发动机的噪音,乘客会对变速箱的噪音更敏感,要求变速箱有更低的噪音,而电机转速远远高于发动机,所以更容易产生啸叫噪音,因此需求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齿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和变速箱总成,其能够将润滑油液导向齿轮的两侧,从而对两侧的轴承均起到有效润滑;相比改进箱体结构和设置强制润滑点的现有方案,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2、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包括:

4、齿轮主体,所述齿轮主体在其轴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齿轮主体包括内套、腹板和外圈,所述内套设置有用于穿设轴体的内孔;所述腹板设于所述内套和所述外圈之间并同时连接于所述内套和外圈;所述外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旋向的多个齿条,所述多个齿条围绕所述外圈的轴线间隔排布,相邻所述齿条之间形成齿槽,所述齿槽用于将润滑油从所述第一侧导向所述第二侧;

5、所述腹板的对应于所述第一侧的侧面上凸设有第二旋向的搅油件,所述搅油件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一侧的润滑油朝远离所述齿轮主体的方向引导;所述第一旋向与第二旋向相反。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腹板的对应于所述第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在所述第二旋向上间隔排布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边缘的前方,所述搅油件凸设于所述第二边缘处。

7、基于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凹槽,既可以减轻从齿轮主体的重量,节省材料,降低加工制造成本,还可以通过第一凹槽储存部分润滑油液,延长润滑油液停留在齿轮主体第一侧的时间,增加位于第一侧的润滑油液的量,利于通过搅油件将润滑油液朝远离第一侧的方向搅动,从而利于对位于齿轮主体的第一侧的轴承进行有效润滑。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腹板的对应于所述第二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

9、基于上述方案,通过在齿轮主体的第二侧设置第二凹槽,能够进一步减轻齿轮主体的重量,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齿轮主体的周向上交替排布。

11、基于上述方案,通过将多个第一凹槽和多个第二凹槽交替排布,使腹板形成具有多个弯折部的折弯状结构板,能够增强腹板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齿轮主体的结构强度,齿轮主体不易变形损坏,齿轮主体的使用寿命延长,且能够减弱齿轮主体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腹板设置为在所述第二旋向上的螺旋形板。

13、基于上述方案,将腹板设置为螺旋形板,且腹板的旋向与搅油件的旋向一致,如此一来,齿轮主体运行过程中,腹板和搅油件配合一起将润滑油液朝齿轮主体的远离第一侧的方向搅动,从而将润滑油液导向与齿轮主体的第一侧对应的轴承处,对该侧轴承进行有效润滑。也就是说,腹板上具有多个第一凹槽,通过多个第一凹槽配合腹板的螺旋形结构,既增大了润滑油液的储油量,还能够提高搅油效果,进一步提高位于齿轮主体的第一侧的轴承的润滑效果。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油件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套和所述外圈抵接。

15、基于上述方案,搅油件在齿轮主体的径向上的长度较长,搅油件转动过程中扫过的面积大,搅油面积大,从而有效提高搅油效果,利于轴承的润滑。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油件的靠近所述外圈的端部与所述齿轮主体的齿根圆的距离设置在(1mm-3mm)之间。

17、基于上述方案,搅油件的在齿轮主体的径向上的长度长,且不影响齿轮主体的正常装配,搅油件转动过程中扫过的面积大,搅油面积大,从而有效提高搅油效果,利于轴承的润滑。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腹板和所述搅油件的拔模斜度设置在(3-7°)之间。

19、基于上述方案,制造齿轮主体的过程中,拔模工序时不易损伤齿轮主体的边缘位置,从而提高搅油件和腹板的搅油效果,进而提高轴承的润滑效果。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内花键。

21、基于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内花键,当轴体穿设在内孔中时,轴体上的外花键能够与内孔中的内花键卡接配合,装配方便,结合牢固稳定,不易打滑,利于扭矩传递。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变速箱总成,所述变速箱总成包括:

23、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

24、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25、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通过在腹板的第一侧设置与齿条旋向相反的搅油件,齿轮主体转动过程中,在齿条的带动下,部分润滑油液能够从齿轮主体的第一侧顺着齿槽运动至齿轮主体的第二侧,从而对齿轮主体的第二侧的轴承进行有效润滑。同时,在此过程中,部分润滑油液与搅油件接触,在搅油件的带动下,该部分润滑油液沿远离齿轮主体的第一侧的方向运动,也即在搅油件的带动下,部分润滑油液沿从第二侧向第一侧的方向上运动,对齿轮主体的第一侧的轴承进行润滑。如此一来,当齿轮主体转动过程中,部分润滑油液通过齿槽被引导至第二侧,对第二侧的轴承进行润滑,而部分润滑油液被搅油件引导至第一侧的轴承处,对第一侧的轴承进行润滑,齿轮主体两侧的轴承均能够得到有效润滑,提高润滑效果,延长轴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变速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总成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生超张晓超姜才俊张涛李月飞赵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高齿新能源汽车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