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分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2110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42
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分级结构,属于浮法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翻转轴、多条输送臂、驱动电机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梁和多个升降单元;支撑梁的高度可上下调整,升降单元包括输送臂下侧且能沿输送臂所在方向的调整座、支撑梁后侧的引导组件、调整座下侧后部的引导板和支撑梁上的升降气缸,输送臂的下侧置于支撑梁的上侧;升降气缸铰接在支撑梁上,其伸缩杆与调整座的下侧前部铰接;引导组件包括两块塑料块和两块固定板,两块塑料块分别位于引导板下部的左右两侧的相邻外侧且其均位于支撑梁的后方,两块固定板分别位于两块塑料块的外侧且其前端固定在支撑梁的后侧;引导板的下部能在两块塑料块之间前后向和竖向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浮法玻璃生产,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分级结构


技术介绍

1、浮法玻璃生产需经历原料配合——熔窑内进行高温溶化成玻璃液——浮法成形锡槽内拉制定形——退火窑内进行退火——冷却裁切、包装、入库等工序。由于浮法玻璃工艺本身的原因,玻璃可能出现翘曲、厚度不一、气泡、颜色不一致等问题,通常需要在裁切后根据需要进行分选。

2、如申请号为cn202121450618.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玻璃原片的多级分选系统,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玻璃输送装置和由前至后依次设于玻璃输送装置上的检测装置与裁切装置;还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粉碎装置、分级装置和抽检平台,所述分级装置由前后依次串联的多个分级单元构成;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前分层输送结构、粉碎结构和上下并排设置的前上层输送结构与前下层输送结构,所述前上层输送结构与前下层输送结构设于前分层输送结构的正后方且均沿前后向设置;所述前分层输送结构沿前后向设置,其前端与玻璃输送装置的后端相接且其转动设于对应的翻转轴上,其后端能上下运动并分别与前上层输送结构的前端和前下层输送结构的前端相接;所述粉碎结构设于前下层输送结构的后端;所述分级单元包括后分层输送结构、横向换向输送结构和上下并排设置的后上层输送结构与后下层输送结构,所述后上层输送结构和后下层输送结构均位于后分层输送结构的正后方且均沿前后向设置;所述后分层输送结构沿前后向设置,其前端转动设于对应的翻转轴上,其后端能上下运动;第一级分级单元的后分层输送结构的前端与前上层输送结构的后端相接,剩余分级单元的后分层输送结构的前端与前一级的后下层输送结构的后端相接,所述后分层输送结构的后端上下运动时分别与后上层输送结构的前端和后下层输送结构的前端相接,所述抽检平台位于最后一级分级单元的后下层输送结构的后端,所述后上层输送结构的后端沿左右向设有定位挡板且其后部设有将玻璃沿左右向输出的横向换向输送结构。所述前上层输送结构由前至后斜向上设置,所述前下层输送结构由前至后斜向下设置;所述后上层输送结构的前部由前至后斜向上设置且其后部水平设置,所述后下层输送结构水平设置;所述后分层输送结构翻转至低位时水平且其与后下层输送结构平齐,所述后分层输送结构翻转至高位时其与对应的后上层输送结构的前部位于同一倾斜面上;所述横向换向输送结构沿左右向设于后上层输送结构的下方并能向上运动至后上层输送结构的上方。所述前分层输送结构和后分层输送结构均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翻转轴、左右并排设置的多条固定输送臂、左右并排设置的多条升降输送臂、驱动翻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和同步驱动多条升降输送臂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固定输送臂和升降输送臂相间设置,所述固定输送臂水平固定且其上的链条与翻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输送臂的前端与翻转轴转动连接且其上的链条与翻转轴传动连接;多条固定输送臂共面且均沿前后向水平设置;多条升降输送臂共面且均沿前后向设置,其位于低位时与固定输送臂共面,其位于高位时翻转至固定输送臂的上方。

3、在上述专利中,在粉碎装置和分级装置处均设有分层输送结构(分别为前分层输送结构和后分层输送结构)。前分层输送结构和后分层输送结构可采用相同的升降分级结构来实现。但是,升降分级结构引用在不同位置时,其高位输出的高度和低位输送的高度可能需要适应性调整。另外,分层输送结构购买回来后,可能与现场的输送结构的高度不匹配,也可能需要对分层输送结构的高位输出高度和/或低位输出高度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分级结构,可调整高位输出的高度和低位输送的高度,具有更高的适应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分级结构,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翻转轴1、左右并排设置的多条输送臂2、驱动翻转轴1旋转的驱动电机和同步驱动部分输送臂2向上旋转的升降机构3;所述输送臂2由前至后斜向下设置,其前端转动设于转轴1上,其上的输送轮4与翻转轴1传动连接;偶数或奇数条输送臂2能由升降机构3驱动向上旋转;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支撑梁31及其上左右并排设置的多个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能驱动对应的输送臂2向上旋转;所述支撑梁31的高度可上下调整,所述升降单元包括输送臂2下侧且能沿输送臂2所在方向调整位置的调整座32、支撑梁31后侧的引导组件34、调整座32下侧后部且竖向设置的引导板35和支撑梁31上且竖向设置的升降气缸36,所述输送臂2的下侧置于支撑梁31的上侧;所述升降气缸36铰接在支撑梁31上,其伸缩杆的上端与调整座32的下侧前部铰接;所述引导组件34包括两块塑料块41和两块固定板42,所述塑料块41和固定板42均沿前后向设置,两块塑料块41分别位于引导板35下部的左右两侧的相邻外侧且其均位于支撑梁31的后方,两块固定板42分别位于两块塑料块41的外侧且其前端固定在支撑梁31的后侧;所述引导板35的下部能在两块塑料块41之间前后向和竖向滑动。

3、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输送臂2为中空结构且其下侧中部沿其所在方向设有安装条缝5;所述调整座32包括滑板6、滑板6前后两端中部且与安装条缝5配合的两个滑块7和滑板6下侧前部的铰接板8,所述滑板6紧靠在输送臂2的下侧;所述滑块7垂直设于滑板6的上侧,其嵌入安装条缝5中并能沿安装条缝5滑动;所述滑板6的中线上前后并排设有多个第一螺栓9;所述第一螺栓9垂直于滑板6设置,其头部位于输送臂2内并位于安装条缝5的上侧,其螺杆向下穿过安装条缝5和滑板6并通过滑板6下侧的螺母锁紧;所述支撑梁31为矩形中空梁,其上下两侧的中线上均沿左右向设有横向缝10;所述升降气缸36通过支撑梁31内且沿左右向的转轴铰接在支撑梁31上,其缸体的下部向下穿出下侧的横向缝10,其伸缩杆的上端向上穿出上侧的横向缝10;所述横向缝10能容置铰接板8;所述输送臂2置于支撑梁31上时,所述滑板6置于支撑梁31的上侧,所述铰接板8位于横向缝10中。

4、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滑板6为沿输送臂2所在方向设置的矩形板且其与输送臂2的下侧平行,所述铰接板8竖向设置且其所在的面沿输送臂2所在的方向设置。

5、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梁31的上侧且位于相邻两个升降气缸36之间设有封闭板11,所述封闭板11将上侧的横向缝10的对应处封闭。

6、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封闭板11为沿前后向设置的矩形板,其后部中间位置沿前后向设有条状缺口12;上侧的横向缝10的后缝边上左右并排设有多个支撑板,每块封闭板11的正下方对应设置一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螺栓13,所述第二螺栓13向下穿过条状缺口12;所述封闭板11的前后两端分别位于上侧的横向缝10的前方和后方,其置于支撑板上并通过第二螺栓13锁紧固定在支撑板的上侧。

7、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引导板35所在的面沿输送臂2所在的方向设置,其为上大下小的角形板或梯形板。

8、其中,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梁31的下侧左右并排设有多根升降支腿33,所述升降支腿33竖向设置且其可上下调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分级结构,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翻转轴(1)、左右并排设置的多条输送臂(2)、驱动翻转轴(1)旋转的驱动电机和同步驱动部分输送臂(2)向上旋转的升降机构(3);所述输送臂(2)由前至后斜向下设置,其前端转动设于转轴(1)上,其上的输送轮(4)与翻转轴(1)传动连接;偶数或奇数条输送臂(2)能由升降机构(3)驱动向上旋转;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分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臂(2)为中空结构且其下侧中部沿其所在方向设有安装条缝(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分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6)为沿输送臂(2)所在方向设置的矩形板且其与输送臂(2)的下侧平行,所述铰接板(8)竖向设置且其所在的面沿输送臂(2)所在的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分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31)的上侧且位于相邻两个升降气缸(36)之间设有封闭板(11),所述封闭板(11)将上侧的横向缝(10)的对应处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分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11)为沿前后向设置的矩形板,其后部中间位置沿前后向设有条状缺口(12);上侧的横向缝(10)的后缝边上左右并排设有多个支撑板,每块封闭板(11)的正下方对应设置一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螺栓(13),所述第二螺栓(13)向下穿过条状缺口(12);所述封闭板(11)的前后两端分别位于上侧的横向缝(10)的前方和后方,其置于支撑板上并通过第二螺栓(13)锁紧固定在支撑板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分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35)所在的面沿输送臂(2)所在的方向设置,其为上大下小的角形板或梯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分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31)的下侧左右并排设有多根升降支腿(33),所述升降支腿(33)竖向设置且其可上下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分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腿(33)包括大方形管(14)、小方形管(15)、沿左右向设置的两根横向杆(16)和前后并排设置且分别位于大方形管(14)前后两侧的两个支撑结构(17),所述大方形管(14)和小方形管(15)均竖向设置,所述大方形管(14)的上端固定在支撑梁(31)的下侧且其内下部上下并排设有两根横向杆(16);所述小方形管(15)的左右两侧的中部均沿竖直方向设有竖向缝(18),其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其上部插入大方形管(14)内下部,其前后两侧与大方形管(14)的对应侧之间均设有支撑结构(17);所述横向杆(16)位于竖向缝(18)内且其与竖向缝(18)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分级结构,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翻转轴(1)、左右并排设置的多条输送臂(2)、驱动翻转轴(1)旋转的驱动电机和同步驱动部分输送臂(2)向上旋转的升降机构(3);所述输送臂(2)由前至后斜向下设置,其前端转动设于转轴(1)上,其上的输送轮(4)与翻转轴(1)传动连接;偶数或奇数条输送臂(2)能由升降机构(3)驱动向上旋转;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分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臂(2)为中空结构且其下侧中部沿其所在方向设有安装条缝(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分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6)为沿输送臂(2)所在方向设置的矩形板且其与输送臂(2)的下侧平行,所述铰接板(8)竖向设置且其所在的面沿输送臂(2)所在的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分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31)的上侧且位于相邻两个升降气缸(36)之间设有封闭板(11),所述封闭板(11)将上侧的横向缝(10)的对应处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分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11)为沿前后向设置的矩形板,其后部中间位置沿前后向设有条状缺口(12);上侧的横向缝(10)的后缝边上左右并排设有多个支撑板,每块封闭板(11)的正下方对应设置一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平王波尹先鹏杨小莉
申请(专利权)人:沙洋弘润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