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205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包括封堵墙体和多个支撑短墙,封堵墙体包括封堵墙框架主体和嵌筑在封堵墙框架主体上的封堵墙砌体结构,支撑短墙包括与封堵墙框架主体连接的短墙框架和嵌筑在封堵墙框架主体上的短墙砌体结构;封堵墙框架主体为由多个第一钢筋混凝土柱和多个圈梁构成的框架式结构,短墙框架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柱和多个横撑,圈梁与地下廊道的底板之间以及圈梁与地下廊道的顶板之间均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防水效果显著,能够通过支撑短墙对封堵墙体进行支撑,保证封堵墙体的结构稳定性,能有效解决传统封堵构造存在后期破除时容易破坏底板、顶板及侧墙等原有结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下通道封堵构造,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


技术介绍

1、深基坑地下廊道封堵措施通常是根据建造时间的差异为确保现场施工安全及质量而进行的封堵构造。因为施工节点的差异,墙体封堵构造要保证整体施工前及施工后均能满足主体地下廊道的安全、耐久以及防水要求。然而,现有的地下廊道临时封堵构造多采用与主体地下结构一同现浇混凝土结构,由于结构等强问题,后期破除时对临时结构的拆除过程容易破坏底板、顶板及侧墙等原有结构,同时永久结构二次施工衔接的止水带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此外,临时封堵结构缺少可靠的防水措施,容易导致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内浸水。为此,需要提出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结构设计合理,防水效果显著,通过在封堵墙体的内侧设置多个支撑短墙作为封堵墙体的横向回顶措施,能够通过支撑短墙对封堵墙体进行支撑,保证封堵墙体的结构稳定性,该封堵构造采用砌体结构,能有效解决传统封堵构造存在的后期破除时容易破坏底板、顶板及侧墙等原有结构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下廊道一端的封堵墙体和设置在所述封堵墙体内侧的多个支撑短墙,所述支撑短墙与所述封堵墙体相互垂直,所述封堵墙体包括封堵墙框架主体和嵌筑在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上的封堵墙砌体结构,所述支撑短墙包括与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连接的短墙框架和嵌筑在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上的短墙砌体结构;

3、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为由多个第一钢筋混凝土柱和多个圈梁构成的框架式结构,所述短墙框架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柱和多个横撑,所述短墙框架中横撑的数量与圈梁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横撑连接在第二钢筋混凝土柱和与其相对布设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柱之间,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柱的下端均锚固在地下廊道的底板上;

4、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底部的一个圈梁与地下廊道的底板之间以及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顶部的一个圈梁与地下廊道的顶板之间均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

5、上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沿地下廊道的宽度方向均匀布设,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两侧的两个第一钢筋混凝土柱分别紧贴地下廊道的两侧侧墙端部布设。

6、上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两侧的两个第一钢筋混凝土柱与地下廊道的两侧侧墙之间均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

7、上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廊道的顶板、底板和侧墙上均开设有供中埋式止水带安装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预埋有止水钢板。

8、上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与圈梁之间以及横撑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均相互垂直。

9、上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之间连接有砌筑在封堵墙砌体结构内的水平拉筋,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和与其相对布设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柱之间连接有砌筑在短墙砌体结构内的水平拉筋。

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1、1、本技术通过在封堵墙体的内侧设置多个支撑短墙作为封堵墙体的横向回顶措施,能够通过支撑短墙对封堵墙体进行支撑,保证封堵墙体的结构稳定性。

12、2、本技术通过在封堵墙框架主体上嵌筑封堵墙砌体结构后形成封堵墙体,并在短墙框架上嵌筑短墙砌体结构后形成支撑短墙,在通过封堵墙框架主体和短墙框架保证主体结构稳定的同时,封堵墙砌体结构和短墙砌体结构的嵌筑,使得该封堵构造与地下廊道的主体结构之间不存在结构等强问题,进而能有效解决传统封堵构造存在的后期破除时容易破坏底板、顶板及侧墙等原有结构的问题。

13、3、本技术通过在圈梁与地下廊道的顶板之间以及圈梁与地下廊道的底板之间均设置中埋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能有效避免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内浸水。

14、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防水效果显著,通过在封堵墙体的内侧设置多个支撑短墙作为封堵墙体的横向回顶措施,能够通过支撑短墙对封堵墙体进行支撑,保证封堵墙体的结构稳定性,该封堵构造采用砌体结构,能有效解决传统封堵构造存在的后期破除时容易破坏底板、顶板及侧墙等原有结构的问题。

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下廊道一端的封堵墙体和设置在所述封堵墙体内侧的多个支撑短墙,所述支撑短墙与所述封堵墙体相互垂直,所述封堵墙体包括封堵墙框架主体和嵌筑在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上的封堵墙砌体结构(5),所述支撑短墙包括与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连接的短墙框架和嵌筑在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上的短墙砌体结构(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1)沿地下廊道的宽度方向均匀布设,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两侧的两个第一钢筋混凝土柱(1)分别紧贴地下廊道的两侧侧墙端部布设。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两侧的两个第一钢筋混凝土柱(1)与地下廊道的两侧侧墙之间均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7)和背贴式止水带(8)。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廊道的顶板、底板和侧墙上均开设有供中埋式止水带(7)安装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预埋有止水钢板(9)。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4)与圈梁(2)之间以及横撑(4)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柱(1)之间均相互垂直。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1)之间连接有砌筑在封堵墙砌体结构(5)内的水平拉筋,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柱(3)和与其相对布设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柱(1)之间连接有砌筑在短墙砌体结构(6)内的水平拉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下廊道一端的封堵墙体和设置在所述封堵墙体内侧的多个支撑短墙,所述支撑短墙与所述封堵墙体相互垂直,所述封堵墙体包括封堵墙框架主体和嵌筑在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上的封堵墙砌体结构(5),所述支撑短墙包括与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连接的短墙框架和嵌筑在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上的短墙砌体结构(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柱(1)沿地下廊道的宽度方向均匀布设,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两侧的两个第一钢筋混凝土柱(1)分别紧贴地下廊道的两侧侧墙端部布设。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基坑的地下廊道封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墙框架主体两侧的两个第一钢筋混凝土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尚智史宏强邹振忠贺苏超王浩石永宁吕扬军曹向征程龙欢姚玉康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